在北大街逛动物园 文

在北大街逛动物园  文/宋锚

看了这个标题,您可能感到很荒唐,繁华的北大街会有动物园?但答案却是肯定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北大街和西五路十字东南角,即现在的交大口腔医院往南一点,曾有过一个动物园。那时这里还是一片稍低于路面的空地。空地上约四、五亩大的面积被一圈白布圈了起来,白布上画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动物。一幅斗大字的横幅吸引着路人的眼球“江苏省苏州同法动物园”。消息像风一样在市民中刮过,随即掀起了观看的人海人潮。

那时西安解放不久,百废俱兴。翻身做主的老百姓向往好日子,对什么都感兴趣。观赏、了解各种动物,自古就是人们的一大乐趣。虽说当时莲湖公园西门内路南有几间栅栏房,关着几只懒恹恹的猴子、野鸡、老鹰等小动物,但根本满足不了市民的要求。现在西安猛然间出现这个大动物园,不仅有金钱豹、黑熊、猩猩等大型猛兽,还有珍稀的鳄鱼、大蟒、眼镜蛇,更有您听都没听过的飞龙、石龙、象鼻鸡、总共几十种,不轰动才怪呢!

我那时在位于尚德路的西安市实验小学上学。听说来了这个苏州同法动物园,我立即想起了几年前与这个动物园的一段渊源。

1948年,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弟兄从扶风回她的故乡苏州探亲。到苏州不久,大约是1948年的春末,小舅舅带我们出来玩,来到了观前街附近的花鸟市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鱼腥和若有若无的潮气,透出浓浓的江南水乡的韵味。路两边一溜木盆中,游着各种颜色、姿态的金鱼,还有各种品种的淡水鱼、乌龟、河蚌、螃蟹、鳖、虾。木架上挂的竹笼中,数不尽的珍禽异雀在欢唱跳跃,各种各样的鲜花闲草争相吐艳、姹紫嫣红,令我们这几个出生在闭塞的北方小县、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孩子,直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就在我们聚精会神地东瞅西望时,舅舅催促说:“看快点,前面还有个动物园。”话落不久,往前走路右边一块匾牌映入眼帘:“苏州同法动物园。”这里除了有动物展示,园主人还让一个浑身长黑毛的姑娘和两个先天脑子发育畸形的小头人出来展览、表演,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得到西安解放的消息后,母亲带我们从苏州回到了陕西。不久父亲从位于扶风县的绛帐火车站调到了西安火车站,我们从此成了西安居民。

如今,这个苏州同法动物园又来到了西安。过了几天,我到北大街的动物园去了。和几年前在苏州看的差不多,那只豹子可能还是苏州那只,狗熊大概也是苏州那只。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石龙其实是穿山甲。飞龙其实是前后肢之间有蹼,能从树上滑翔而下,叫鼯鼠,只是它已不关在铁笼里,而是成了一个固定在木板上的标本。象鼻鸡其实叫吐绶难,也叫火鸡,在美国等北美国家,是常见的肉用鸡,而当年参加表演的残疾人,则踪迹全无了。

听了我的介绍,母亲决定到北大街去看看。在动物园里,一位年长的工作人员听到母亲的乡音,热情接待了她。他告诉母亲,苏州解放没几天,军管会就把残疾人解救了,据说送到了当地的教养院(类似后来的收容所和救助站),然后设法找他们的家人。人民政府不准把人当动物展览,为此还把园主带走了几天才放回来。

此后,同法动物园就留在了西安。1956年,有关部门在革命公园西北角盖了正规的兽舍,它就在这儿落户了。在充实了其它一些动物后,“西安动物园”正式成立了。以后又陆续增加了熊猫、孔雀、老虎、狮子,还有一头脖子上长着一条腿两个蹄子的小黄牛,标牌上写着“五腿六脚牛”。更值得一提的是,还来了一只棕白相间的熊猫,单独展示,据说是中国唯一的一只,堪称“镇园之宝”。到了1977年,随着城市的发展,有关部门把东郊苗圃路(现叫金花北路)的一个大苗圃改建成了公园式的动物园。里面有猴池、熊山、熊猫苑、水禽湖、鹰房等,每天游人如织。河马、长颈鹿、大象、斑马等热带动物也陆续加盟。再后来,有关部门在长安区子午镇附近的秦岭北麓大兴土木,兴建现代化的自然生态动物园,大概是2004年,动物园搬了过去,更名为“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而金花北路的旧址,经改造成了今天的“长乐公园”。动物园猛兽搬迁的那天,得到消息来惜别的市民人山人海。在数辆警车引导下,一辆接一辆的大卡车拉着大型猛兽出门后缓缓向秦岭方向驶去,阵容颇为壮观。当东北虎出来时,它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环顾四周,突然长长地呜了一声,又低下头连续的呜呜。这决不是虎啸,而是哀鸣。一位上年纪的大妈说:“这老虎通人性,它舍不得走,在哭呢!”这句话顿时让周围的几位老年妇女泪水盈眶。

今天当您在秦岭北麓的野生动物园看到那些生龙活虎的动物时,可曾想到过面前这个动物园的发展历程?从北大街到如今的南山之下,从临时围栏里散落的铁笼到如今千亩大的万兽乐园,它的成长不正是我们古都成长壮大的一部分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