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此人位列蜀汉“小五虎”,智勇不输姜维,生前最后一战成千古绝唱

众所周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是人们用来形容蜀汉后期没有名将的可悲局面,然而揭开历史的薄纱就会发现并非如此,在蜀汉有这么一位人物,他是继“五虎大将”之后蜀国后期的著名大将之一,此人就是张嶷。说起张嶷,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历史上张嶷是个很厉害的人物,曾官至蜀汉荡寇将军,封关内侯,和王平、马岱、廖化、张翼并称为蜀汉“小五虎”,算蜀汉后期名将了。

张嶷二十岁时,就成为记录考勤的小吏,当时的局势十分混乱,张嶷所任职的县遭到流民的围攻,县领导丢下子民和家小独自逃命了。张嶷在乱军之中不顾刀兵危险,保护着百姓安全突围, 单骑救人的英雄事迹也让张嶷从此名扬蜀中, 被刘备征召为辅佐州牧的州从事。

诸葛亮征服南中之后,曾利用当地少数民族的兵源,所组建了一支劲旅,他们皆身披铁甲,能翻山越岭,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擅长野战,也精于防守作战,这便是著名的蜀汉特种部队“无当飞军”,支部队的第一任统帅是王平,王平死后就交由张嶷指挥,张嶷也成为了“无当飞军”的最后一任统帅,可见朝廷对其忠心和能力的肯定。

张嶷从底层一步步做到蜀汉政权的高官,在作战中,张嶷剿抚并用,恩威并施,对顽固不化的首恶必办,对胁从者诱以恩信,获得朝廷上下以及当地民众的一致好评。以至于后来南方一有作乱,朝廷就会第一时间想到张嶷,派他领兵平叛。

后来,诸葛亮举兵北伐,在汉中驻军时,广汉,绵竹等地的山贼头领张慕带人偷盗军资,打起了劫军粮的主意。此时,张嶷以都尉的身份率兵征讨张慕,张嶷认为力争绝非上策,便决定智取,于是就假装跟贼人和好,张慕见蜀汉大将前来议和十分高兴,便大摆宴席款待张嶷,等到张慕开怀畅饮之时,张嶷身先士卒手刃张慕,仅用十天就一举拔掉蜀汉后方这根眼中钉。此役之后张嶷被提拔为牙门将。

不久后,汶山郡的羌族部落再度背叛蜀汉,张嶷又一次奉命平叛,仅率兵马三百人急驰至羌军要塞,亲自勘察地形、刺探军情。张嶷釆取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他亲自写了一篇告示,历数了近年来羌军屠杀平民的罪行,羌军统帅看过告示后,第一时间向张嶷投降。自此,张嶷凭借一篇告示便解除了成都方面的腹心之忧。

之后,魏国的李简写密信向蜀汉投降,然而蜀汉上下都质疑李简投降的诚意,唯有张嶷力挺李简,他认为李简不具备作为诱饵的资格,并且力劝姜维不可坐失良机,应尽快出师北伐,姜维也同意了张嶷的分析,并开始整军备战。可是,此时的张嶷已经患了类风湿病,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姜维让张嶷回去养病,张嶷却祈求随大军讨伐中原,在出发前,张嶷对刘禅说道:“如今臣身染重病,恐怕不久人世。请陛下垂怜,让老臣可以在前线开疆拓土。如果此战失利,臣当战死沙场以报圣恩。”此言一出, 刘禅瞬间热泪盈眶,被张嶷的赤诚忠心所打动。

就这样,老将张嶷随姜维出征,不出张嶷所料,李简果然出迎蜀军。此时,魏国也已获悉姜维北伐的消息,派徐质前往迎击,魏蜀两军正面交锋,为了掩护大军撤退,张嶷率领五千“无当飞军”挡住了曹军的猛攻,进行了最后一战,在敌方数倍兵力的压制下,“无当飞军”与两倍于己的曹军同归于尽,张嶷本人也是杀敌无数,但是最终也倒在了他魂牵梦绕的北伐战场上。这也是“无当飞军”最后的辉煌之战,也成了张嶷杀身成仁的最后绝唱。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称赞张嶷“慷慨豪烈,士人咸多贵之,识断明果”。清朝的理学名臣李光地,也曾评价“赵云张嶷不独有将略,其见事明决持重老成,实古重臣之选”。张嶷的一生驰骋沙场,所立战功无数,最后也是为了国家而英勇牺牲。百姓为了纪念他,为他建庙并且一年四季香火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