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声响彻海外,李鸿章去世之前还骂其误国,死后却被人供奉

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子木!提到李鸿章李中堂这个人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其名声可以说是人人皆知,就连当时的一些外国人对他的名号也是熟记于心的,可想而知其个人影响力是有多么的巨大。然而,在当时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其名声也传到了海外,并且在洋人眼里其名气并不亚于李中堂,此人就是当年的山西巡抚——毓贤。说到毓贤这个人,其背后的故事可谓是神乎其乎,李鸿章去世之前骂他“误国误民”,然而,在当地百姓的眼里却把他供奉为英雄,还为其修建庙堂,以便让世人怀念,那么此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李鸿章旧照

毓贤早年其实并不出名,只是一位小小的知府,然而,此人为官虽说还算清廉但却十分的严厉,经常使用残酷的刑法,断案甚至有点不分青红皂白,而正是他这一点也在乱世中为朝廷立下过不少的功劳,其中包括打击盗匪、镇压农民起义这类事情,受到朝廷方面的赏识后,便一路升到了山西巡抚。

▲毓贤画像

当他任职于山西巡抚时,朝廷已经是出于土崩瓦解的状态,慈禧太后为了逃命率着皇室人员逃往西安,此时毓贤作为护卫力量紧随其后。在此之前,一向对于农民起义厌恶至极的他在看到清朝政府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情况,于是便对当时的义和团起义军慢慢地开始表现出一种“包容”的态度,甚至上书慈禧太后说:“或可利用义和团之力以对抗洋人之威风”,在毓贤的上书下起初慈禧并未同意,毕竟义和团能不能受控于朝廷还是一个未知数,然而,经历了些许的变故后,慈禧也没有多犹豫,便把这个意见给稀里糊涂地听进去了。

▲慈禧旧照

有了慈禧太后在背后做依靠,义和团势力逐渐壮大,甚至打起了朝廷的旗号,而毓贤等人更是借助于义和团之力在当地对洋人实施大肆打压,各国洋人传教士、修女惨遭杀害。正是义和团做出的这些事情最终也导致了庚子事变的爆发,八国联军自此进犯北京,战后谈判也是态度强硬,赔钱要人,要的就是杀害洋人的毓贤,当然,不仅仅是毓贤,还有当时的端王载漪、载澜这些皇室人员。朝廷方面为了缓和洋人的态度只好下令对他们实行永不录用,并且发配新疆。然而,说到底他们这些人还是没有实行死刑,像端王这种皇室人员就算了,而毓贤这些人却仅仅发配一下就了事,洋人还是不答应,于是朝廷方面只好在发配途中把毓贤赐死了。

▲义和团旗子

总的来说,毓贤的死本来原本是可以躲得过的,组织义和团抵抗洋人有端王这些大人物,自己仅仅是一个巡抚,完全没必要去卷入这场闹剧之中。而他却在闹剧中以杀洋人出名了,在其死后还被当地的百姓为其修建了庙堂,常年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