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发明一道菜,两百年后竟席卷美国成最受欢迎中餐,流传至今

话说在光绪二十二年五月,李鸿章带着一帮小弟,到俄国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从离开俄国后这老人家又辗转到英、法、德、美等国进行国事访问。

​​


就在这次出国访问中,李鸿章李中堂和美国一见钟情,李鸿章和他的小弟们在美国受到了热情款待,《纽约时报》为此还特意表达了对李鸿章这位老大爷的期待,说是美国人民已经迫不及待滴想见到老李了!


大清朝的李大爷经过这事儿简直开心到起飞,觉的也应该请美国人搓一顿,因此,为了答谢美国官方和民众的热情款待,李鸿章决定在纽约举办中式宴席来款待和答谢美国各界人士,并派人到华人聚居的唐人街置办酒席。而就在这次宴会中,李大爷一不小心创造出一道名菜,李中堂成了“李厨神”


那这到底是肿么一回事儿嘞?不举兄和诸君聊聊!

话说在举行宴会的那一天,唐人街那是人山人海 锣鼓喧天 鞭炮齐鸣呀,这事儿在当时引起了美国民众滴广泛关注。以往,美国人几乎是不去唐人街的,更别说搁那吃饭了。唐人街的酒食店主要是为旅居美国的华人服务的,使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品尝到中国的饮食,解解馋,缓缓思乡之苦。


到宴会上,色香味俱全、造型独特的中式菜点啪啪地端上来,美国人都懵了,那吃的狼吞虎咽,津津有味,一连吃了几个小时就是不舍离去。这让一旁的总管尴尬了,急忙凑近李鸿章耳边问道:“中堂大人,菜都吃完了,您说咋弄?”(这老家是河南的哈)李大爷不愧是李中堂不急不躁略加思索后,来了句儿:“把已经撤下去的残菜都给俺加热,用一个大盆子端上来。”(老李和总管是老乡耶)



不一会,一大盆热气腾腾的残汤剩菜大杂烩端了上来,洋人们争先恐后地品尝起来,并交口称赞,其中有一位洋人还问李鸿章:“中国的菜 为嘛老是把最好吃的放在后面儿?李哥,这道菜叫嘛?”李中堂第一次被夸懵了,一时语塞,便顺口说:“好吃多吃!好吃多吃!”。在场的洋人误以为这道菜名就叫“好吃多吃”(美国人也是直肠子)。谁聊想李老的无心之语,恰好歪打正着,原来呀“好吃多吃”与英语的“杂烩”(hotch-potch)发音正好相近。(你说招笑不招笑)

此后,许多美国人慕名而来唐人街品尝中餐点,每餐一定要点李鸿章宴请时用的“名菜”——大杂烩。唐人街酒食店的老板们,也趁机将错就错,用各种上等好材料组合精制而成“李鸿章大杂烩”。中国菜品原本讲究唯美、色鲜、益身,偶然间被李鸿章的名气渲染得众所周知,吸引了许多洋人到唐人街一饱口福,掀起一阵“李鸿章大杂烩”旋风,一时间使唐人街的饮食业日趋兴旺发达,每年有数百万美元的收入!



这样,大杂烩迅速在美国传来,仅是纽约杂烩馆先后达三四百家,而且还蔓延到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等地,成了旅居美国华人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后来,所有旅美华人酒食店莫不大书“李鸿章大杂烩”、“李鸿章面”、“李鸿章饭”等食单,以招揽崇拜名人和充满好奇心的西洋人光顾。


李中堂,您后人收您的代言费就足以存活喽!

努力将努力写成段子分享给你,我是不举兄,喜欢就点赞关注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