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以後官方以漢族、漢人自居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

特侖人生


“漢族”作為一個民族稱呼對中國來說開始於19世紀末,當時受到國際共產主義(斯大林說民族是“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生活以及表現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和民族主義的多重影響,被官方定義下來,而之前稱呼都是來自原當時出的朝代,如:周朝自稱周人,秦朝自稱秦人,唐朝為大唐人。

其實“漢人”"漢族"的稱謂自漢以後就有,不過僅限於周邊國家對於華夏人的稱呼,但是並不被當時的作為統治階級的官方認可。

華夏

在春秋戰國時期,“漢人”的稱謂雖然並沒有出現,但“漢人”的前身——華夏族已經出現,聽起來更為霸氣的華夏族是中華民族最早的民族稱號,華夏又叫“中夏”、“中華”、“中國”(《公羊傳·禧公四年》——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國。),華夏族是黃河流域的最早居民,上古時期,炎帝、黃帝所在的兩個部落大戰,最終黃帝戰勝炎帝,兩個部落逐漸融合成了華夏族,我們也經常自稱“炎黃子孫”。古代中原地區的華夏兒女為了區別,將尚未開化的人稱為“四夷”或者“四方胡人”,也就是“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強漢

漢朝被稱為“強漢”,大漢帝國國力強大,對外擴張、持久的強盛統一,“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帶領漢軍把匈奴打得“漠南無王庭,匈奴遠遁”。在強大的漢朝時期,我們自稱“漢人”,該時期漢人的血管裡流淌的是血性和勇武,所有外族都畏懼漢人,“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 “一漢敵五胡”於是人們並改“華夏族”為“漢族”,並且一直延續至今。

金元時期的漢人

金王朝是第一個曾真正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為了便於區分,他們把寧政權統治下的人民統稱為“漢”人。到了元代繼續這一稱呼,但概念上有些混亂。他們把治下民眾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漢人”抱括了生活在北方的漢人和契丹、女真高麗等族人,“南人”指南宋遺民,實際上也是“漢人”。滿族是又一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他們仍稱明政府統治下的民眾為漢人。因為元代的蒙古族和清代的滿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所以漢人使用的語言和文字便被稱作“漢語”、“漢字”,專門研究漢字音韻訓古和古文考據的學問被稱為“漢學”。

血統融合

中華民族或者炎黃子孫,在古代是專指漢族的。漢人在血統基本上屬於亞洲蒙古利亞人,而影響漢人血統的主要是四大民族:古漢人、韃靼人、東胡、古越人。

古漢人,即秦漢時代漢人,屬漢藏語系漢語語族;

韃靼人,主要包括匈奴人、蒙古人,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當然,關於匈奴人的語言問題,很多人還有不同的看法;

東胡,主要有鮮卑人、契丹人、女真人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

古越人可能有馬來亞語系,也可能有漢藏語系。從相貌、體質上看,古漢人方臉,面貌中正;韃靼人圓臉,面龐較大、粗放;東胡人長臉或瓜子臉,前額大,鰓及下巴較窄,小眼;古越人膚色稍黑,眼球突出,體毛少。所以今天漢人相貌千變萬化,有人博眾家之長,俊美;有人集眾家之短,醜陋。

此外,漢人血統中還有大量的同屬漢藏語系的羌、氐、党項血統,以及部分突厥血統,極少量黑人血統。

56個民族是一家

1950年到1954年,中國開始進行第一批民族識別,確定了38個少數民族。新疆的14個民族,除了塔蘭奇被歸併到維吾爾族中,達斡爾族待識別之外,其他的,都在這一批被確定。

1954年,開始第二批民族識別,到1978年年底,先後確定了16個民族,包括達斡爾。

到了1979年,確定了最後一個民族:基諾族。這樣,加上漢族,中國的56個民族最終確立。

由於漢族人口眾多(大致佔全國總人知口的91.6%),其它55個民族總人口偏少,約佔全國總人口的8.49%左右,所以習慣上把其餘55個民族統稱為少數民族,而56個民族之一便是漢族。


歷史迷了路


漢族這個名詞的產生,就在漢朝。漢武帝時期,漢人大批出現在亞洲各地,於是其他民族便把漢武帝派來的軍隊叫做漢兵,使者則叫做漢使,既不是漢兵又不是漢使,那便叫做漢人。

自然,這其實是外人對漢朝人的一種稱呼,就如同此前六國之人口中的秦人是一樣的。但因為漢朝實在久遠,從公元前202年一直延續到公元后220年,共歷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所以周邊各民族叫習慣了,便不再改變。

而返回到中國人自己這邊,因為漢朝滅亡之後戰亂連綿不斷,大家也確實挺懷念這個時代。所以在此後數百年中,中國人自己也以漢朝後裔自居(這一點,與秦人這個稱呼就不同了,中國人從來就沒有自稱過秦人,而秦王朝的直接後裔,也早已滅絕。對秦的崇拜,一直要到清末,中國人感受自己成為國際上著名的貧弱大國,由此受了刺激,於是便往前翻從來不看的史書,翻到秦這頁,那些人就覺得秦很牛逼,夠冷血、夠霸道,於是對秦的崇拜開啟新潮流,這股浪潮,直到現在還很流行)。

當然很多人有這種可笑的想法,其實很大原因是因為不讀書,實際上中國的朝代之中,很多朝代都比秦更強大,而且這種強大是持續性的(秦的強大是非持續性的),漢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們看漢朝的對外成績,由於秦末的戰亂,西漢初期的軍事實力確實比較弱,所以一度屈服於匈奴。但這種局面在漢武帝便開始轉變,並形成對匈奴的絕對優勢,這種優勢,一直持續到東漢末年。

當然,教科書是不會說這樣的,所以只看歷史教科書和歷史電視劇的人,對此便了解甚少。咱來列舉一下:

現如今的內蒙、新疆、甘肅、寧夏這些省份的大部分地區,是漢朝開始納入中國管轄的;現如今的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這些地區,是漢朝時期確立為中國領土的。

而就民族成分而言,漢朝的漢人也是最純粹的。在漢亡之後,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滿清的輪番入侵,極大的改變了漢人的內容,這個就是歷史書上所謂的融合。

也正是因為融合,出現了唐和清這樣的王朝。唐人,是五胡和漢人的混雜體。清人,則是滿漢混合。民國以後,這種混合漸漸得到共識,所以民國一成立,便有“五族共和”的口號。

至於漢之前,漢族的核心部分,其實是周朝的華夏族,與之對應的是東夷人(殷商就是東夷,秦也是東夷人之後)、南蠻(楚國)、西羌、北戎。在春秋戰國時代,大批戎人部族被北方的晉國消滅吞併,而南方的蠻人則在楚國的帶領下一步步與華夏族融合。所以到秦滅六國之後,楚已經成為華夏族的一部分。正因這個緣故,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既是楚人,也是華夏族。


歷史愛好者語墨


我是路遙知,有幸回答。

一般來說會用到漢族、漢人的稱呼,原因有二。

其一是少數民族統治時期,起義者喊出漢族、漢人的口號用於號召民族反抗外來少數民族入侵或少數民族專用於區分以示低人一等。

其二是民族大融合的時代,官方自稱用以區分各民族。

按照這兩個可能的原因,我覺得在唐、元、清這三個朝代從後往前去找比較合適。首先是滿族統治的清朝。

清朝

有一種說法,“漢族”的最早記載是在太平天國末年的侍王李世賢《致各協約國書》中,太平天國將滿清視為“韃虜”或者“滿妖”,對應的用“漢族”來號召漢人起義。

今幸天父皇上帝不棄漢族子孫,憤韃虜之胡行,命我主定鼎金陵,十餘年來,殲除韃虜,何止千萬。

我軍肩負責任,為上帝光復全國,不能棄寸土於不顧……我國所欲殄除者滿妖盜匪也,我國所欲恢復者中國也。今滿妖未除,偉業未竟。

接著往前找蒙古統治的元朝的記載。

元朝

元朝提到漢人的我找到了三條史料。

第一條是元朝的四等人制,元朝以蒙古人為第一等級,色目人第二,漢人第三,南人第四。其中漢人是指北方屬於元朝統治範圍內的漢人,南人就是南方的漢人。不過這條有待商榷,因為這條說法出自清朝屠寄寫的紀傳體史書《蒙兀兒史記》。

第二條是元朝的法令文書彙編《大元通制》中的《通制條格》,其中卷二十七雜令一是“漢人毆蒙古人”,卷二十八雜令二是“蒙古人毆漢人”。

第三條是元末明初權衡編撰的《庚申外史》,其中專門寫了當時漢族在少數民族統治下的壓迫。

禁漢人、南人不得持寸鐵。蒙古、色目毆漢人、南人,不得回手。

接下來就是再往前找民族大融合的盛唐了。

唐朝

唐朝時周邊的少數民族一般稱呼中國人為“唐人”,由於唐朝太過強盛,延續到宋代時外國也一般稱呼中國人為“唐人”,以致現在國外中國人聚居的街區一般叫做唐人街。

但是當時已經有不少以“漢”喻“唐”的文學作品,比較出名的有李白的《胡無人》和白居易的《長恨歌》,分別以“漢道”喻“唐”,以“漢皇”喻唐玄宗。所以應該當時自稱漢人也是有的。

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胡無人》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長恨歌》

結語

綜上,漢唐都是中國盛極一時的王朝。我們自稱漢人,而外國人一般稱呼我們為唐人。我們自稱漢人的萌芽應該起始於唐朝,但後世被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漢人”的稱呼一般是被少數民族蔑稱,直到太平天國喊出了漢族的口號,我們就一直延續下來了。


我是路遙知,原創不易,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轉發評論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