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奶奶竇氏為什麼能獨攬朝政這麼久?

森大科技總經理


說獨攬朝政便是有點言過其實了,更不用說有多久。實際上真相與文題所問大相徑庭,竇太后除卻在寵溺她小兒子梁孝王劉武犯了點錯外,大多數時候並不算太壞,乃至有很多人把她和先秦時羋月宣太后、滿清孝莊太后等歷史上拎出來排得上號的賢后放到一起相提並論,足見竇太后在歷史功勞簿上還是添了點料的。

最開始,竇太后的大富大貴的命運充滿了偶然性。太祖劉邦死後,呂雉把宮裡平日看不慣的妃嬪如戚夫人等連帶子嗣都處理了,就剩下薄姬與其子劉恆。竇太后最開始在呂雉手下做事,後來呂雉打算讓一批人自願到各諸侯國去勞役,她本來想申請到離老家近的地方方便尋找弟弟,卻被分配的人陰差陽錯分到了劉恆那。


劉恆和她還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先後生下長女館陶,長子劉啟,次子劉武。

有趣的是,漢少帝劉弘死的早,結果朝中被呂雉弄的竟無皇嗣可續,周勃他們才想起來劉恆。就這樣,劉恆不費吹灰之力成了後來的文帝。此時,更有趣的事發生了,先王后早死且並未留下子嗣。於是劉恆只能按有司建議立劉啟為太子,這不,有司又按照規矩說母以子貴,竇猗房得是皇后了才對。

文帝駕崩後,劉啟繼位是為後來漢景帝。景帝時期,竇猗房成了太后,時常以孝的名義掣肘景帝,縱容其小兒子劉武生下不臣之心。後來又以此,經常排擠不和她一起信黃老之術的人,因此景帝時期,景帝受孝的牽制,錯過了很多儒學大家和人才,儒家子弟多不得重用。

景帝駕崩,太子劉徹繼位。


說到劉徹的太子位,還是和竇太后有關係。最開始景帝並未下決心立劉徹為太子,但竇太后與館陶長公主有很大說話權,景帝多聽之。劉徹生母硬生生把劉徹和館陶長公主的女兒陳阿嬌拉到一起定了娃娃親,館陶與竇太后大喜,才再三建議景帝立了劉徹為儲。

到了劉徹登基,不過十五歲,很多時候是初生牛犢,眼光看不出長安。因此,這時候,竇太后算是稍微替他扶持了一下朝政,但很多時候只是以其家世與老資格的威望所致,從未做過垂簾聽政的事,她也時常以呂太后之禍自戒。比如漢武帝初登,根基不穩,沒有人,很多時候容易貪功冒進,打匈奴、革故鼎新推行新政等,竇太后都以其閱歷尚淺而制止。到後來劉徹羽翼漸豐,她不僅放權給了劉徹,還替他鋪路,鼓勵他新政與徵匈奴。


所以,很多時候,竇太后都以呂太后自戒,言傳身教告訴劉徹要提防外戚與婦人專政。漢武帝正是受她思想影響,晚年才會在立了劉弗陵後,殺勾弋夫人以防患於未然。


不書公子


首先,竇太后並沒有獨攬朝政很久,文帝與景帝在世的時候,竇太后雖然對朝政有所影響,但遠遠沒有到呂雉臨朝稱制的那種程度,不要把電視劇當做正史。


漢武帝能做皇帝,跟竇太后一族有很大關係,若非竇太后的女兒竇太主(館陶公主)的支持,劉徹也做不上儲君,榮登九五大位。

景帝死後,劉徹登基尚且年幼,朝政由竇太皇太后所掌控,當時的竇家勢力仍舊雄厚,劉徹根基不穩,太皇太后對當時的朝政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力,掌握著軍權。

劉徹想借漢朝當時強大的國力攻打匈奴卻被竇太皇太后所否決,除了竇氏信奉黃老,當時的漢朝與西域等地一無所知,很容易孤軍深入,年輕莽撞的漢武帝被竇氏所阻止,事實證明,後來也直到張騫通西域,漢朝才順利出兵西域,不得不說竇氏的確是個傑出的女政治家。



澹奕


先看一下這個小故事。

呂后在劉邦過世後,懲罰劉邦後宮得寵的女人,真的搞得"姬飛狗跳"。這還不解氣,又把宮中的侍女該嫁的嫁,該分給諸侯王的就分。代王劉恆就被分到五個美女。其中就有清河竇漪房,偏是四王子一見就對上了眼,這女人連二連三,一鼓作氣地生下劉嫖,劉啟,劉武。深得劉恆寵愛。而劉恆的王后,也生了幾個兒子,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全死了。這很奇怪的,什麼原因,誰也說不清道不明。而結果是竇漪房成了王后,劉啟成了王太子,這是明擺著的。

劉長是劉邦的小兒子,很強力,對皇上四兄很隨便,這讓朝臣很不爽。劉長殺闢陽侯審食其,嚇了一大幫人。連竇皇后也噤聲不言。但劉長"謀反",無人可救。竇氏才鬆了口氣,漢文帝欲治太尉周勃,竇太后罵兒子說太尉將南北軍手握百萬大軍不造反,現在在一塊巴掌大的地方還敢造反嗎?漢文帝趕緊放了周亞夫。

竇嬰是竇太后孃家子侄,很有才華,喜歡感情用事,因為皇家吃飯時插嘴讓姑媽窩火,不喜歡他了,他就去打獵釣魚了。吳楚七國叛亂,她首先想起竇嬰,說他有將才,能帶兵。竇嬰與周亞夫帶三十六將軍屯兵百萬於滎陽。擊敗叛亂後,竇嬰功封魏其侯。老太太有識人之才。

至於家事,不外乎想兩個兒都當皇帝。至於孫輩,孫子是皇太子,則外孫女就該是皇太子妃,未來的皇后。這一思路就是劉徹與阿嬌的故事。

竇太后是大漢的媳婦,所以母儀天下,很愛學習,信奉黃老,以至於官場,宮中,朝廷,地方,掀起了一場熱烈的學習高潮,在宗室外戚中的每一個人,必須人手一本老子著作。這讀書活動,無疑推動了"文景之治"的步伐奠定了輿論上的基礎。

兒子漢景帝駕崩,老太太第二次白髮人送黑髮人。傷心透了,又由於前太子劉榮的死而恨死漢武帝母親王夫人。這一家子只有女兒劉嫖在側,而大長主公又是個一點也跟不上母親的人。竇太后成了太皇太后,就只得死死抓住權利,控制朝廷,才保得住自己和女兒館陶公主一家。漢武帝初即位,獨遵儒術,明顯與老人家唱對臺戲。後來趙綰和王臧上臺,一句"無奏事東宮",直接觸怒老太太,這一怒,就宣告"建元新政"破產……那手段真是快,準,狠。應了一句話"薑是老的辣"。這瞎眼的太皇太后實在是個了不起的女人,明正言順干政,卻又沒有落下罵名,值!





劉一千五


我試著回答這個問題。竇太后之所以能參與把持朝政十幾年,是內部與外部因素、主觀與客觀因素疊加而形成的。

第一,內外因素。竇氏乃漢文帝之後、漢景帝之母、漢武帝之奶奶。漢景帝末期,由於倉促採納了晁錯的削藩政策,急功近利,導致三個劉姓王公開打著“清君側”旗號叛亂造反,後雖用周勃平叛,但各封地劉姓王侯暗窺朝局蠢蠢欲動,淮南王更是厲兵秣馬北勾匈奴風雨欲來。劉徹剛繼位後,由於年紀尚小,身子輕壓不住磨盤,竇太后也是被迫從後臺走向前臺,利用個人的威望與外戚的軍事力量,起到了震攝各劉姓封王、權衡了各種政治集團利益、增強了朝廷的凝聚力,穩定了朝局。漢武帝得以在比寬鬆的環境裡厲練成長,為他以後施展更大抱負打下了政治基礎。

第二,主客觀因素。竇氏歷經文、景兩朝50年,有相當的政治才能與手腕,善於協調各方政治勢力,自己又信奉黃老之術,倡導無為而治,休養生息,這在當時是非常適合大漢朝的思想,緩解了各劉姓王與朝廷乃至社會各階層的壓力。當然,人無完人,竇太后干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其弊端。她也做了一些糊塗過頭的事。主要發生在她的小兒子梁王身上。在內心深處,竇太后總是想法設法地想扶梁王為帝想廢了劉徹,並製造輿論萬事俱備,差點成功!她還限制推遲劉徹親政,後來在劉徹親政後,她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仍不放權,有點亂干政,後人評論說像呂后的影子!



我本狂草人


首先竇太后的獨攬朝政和呂雉的那種專權垂簾聽政是不同的。漢家幾代太后後人的評價是,呂后專權亂政,文帝親嘗藥石侍母以孝治天下,薄太后教兒有方,竇太后匡扶幼主有功於國家。王太后尊長愛下。


竇太后多方面的就是為了大漢的未來而計劃,也就如漢武帝說的,他的祖母其實沒那麼壞,只是太老謀深算和深謀遠慮。

有時候為了自己的兒子漢景帝和孫子漢武帝,以及大漢的未來,特別是武帝剛登基之時,各種複雜的關係,對朝政處理的不是那麼得當,而漢武帝有很想立即就一番做為,才有了竇太后處處的打壓漢武帝,是情願揹負後宮干政的罵名。後來漢武帝成熟了,也就理解了竇太后。

漢朝太后之所以能影響朝政,甚至於控制朝政。因為作為皇帝的母親,只有皇帝的父親能管的了她,如今的皇帝雖然貴為天子。卻對自己的母親也無可奈何!不然就是違背母意,是為不孝。

這就是母壯子幼的帶來的現象,小皇帝繼位,母親藉著兒子剛登基不能穩妥的處理朝政,以幫助皇帝之名,而發展自己孃家之人,也就是外戚。竇太后當然也不例外。所以後來漢武帝立了年幼的劉弗陵為太子,同時又賜死他的母親鉤弋夫人。

竇太后之所以能影響朝政那麼久,是因為他活的長,他是漢文帝的皇后,文帝駕崩,而景帝立,她就是皇太后。後來經歷景帝一朝,景帝死後武帝繼位,竇氏尊為太皇太后。所以地位更尊、權利更大。


中孚鑑


西漢的太后,從呂后開始,一直到西漢滅亡,可以說每一代帝王的太后都有干政的事件。正如題目所說,我們看看,漢武帝的奶奶憑什麼能把持朝政那麼多年?

我們先說漢武帝的奶奶竇氏是誰的皇后?

這個竇氏就是漢文帝的皇后竇漪房,她的輩分極其的高。要知道漢文帝可是劉邦的兒子,劉邦是漢代第一位皇帝。通過這層關係,知道她在西漢的地位了吧。

第二個就是漢代以“孝”著稱,漢代的每個皇帝諡號前,都有一個孝子,比如說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

中國歷史上所有的皇帝中,漢文帝是最孝順的一個,他的母親薄太后生病喝藥的時候,漢文帝都要親自喝一下,嘗一下味道,然後才敢讓母親喝。

就是在這種孝道的影響下,西漢太后的地位,就尤其的顯著了。

漢文帝死後,漢景帝當皇帝,這時候竇漪房就升級為竇太后了。

她在漢景帝朝,干政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想立自己的小兒子劉武為帝,也就是說等漢景帝百年之後,這個皇位要傳給劉武。

竇太后有這個想法,就告訴了漢景帝,作為兒子的漢景帝,也不敢反對母親,他就稀裡糊塗的答應了。

當時,他們一家人是在聚餐,參加聚餐的人還有竇太后的侄子竇嬰。

當竇嬰聽漢景帝說要把皇位傳給弟弟劉武的時候,竇嬰就不高興了。他說按照漢朝的祖制,皇位應該是父子相傳,怎麼能是兄弟相傳呢?

讓漢景帝罰酒三杯,因為漢景帝說錯了話。

竇嬰就這一句話,得罪了竇太后。竇太后把竇嬰的官職給免了,也不讓他隨便進入皇宮了。你看老太太是不是很有權威呀。

當然,最後這件事竇太后也沒有得逞,因為袁盎給老太太講了一個,關於宋國王位兄弟相傳,引起後代互相殘殺的故事。

竇太后聽了袁盎給他講的故事,就決口不提讓小兒子劉武當皇帝的事情了。

看來她也是一個明事理的人呀。

漢景帝死後,漢武帝登基,這時候作為奶奶的竇太后,輩份又增加了。她的地位在皇宮之中,更加的權威了。

漢武帝剛登基的時候,比較鬱悶,因為這時候的所有國家大事,都是有竇太后說了算,竇太后崇向黃老之學。

漢武帝看竇太后不順眼,想要獨攬大權,大搞獨尊儒術。為此,他還提拔了一批幹部,把竇嬰,田蚡和趙綰等人給提拔了上來。他們想幹一番事業。

這時候新上任的趙綰就給漢武帝提建議,說國家大事應該有皇帝做主,就不要讓竇太后參與了,結果這件事被竇太后知道了。

竇太后把衛綰給殺了頭,竇嬰和田蚡也罷了官。

竇太后又選了自己信任的人,當宰相管理朝政。並且還告訴漢武帝,你小子給我老實點,要不連你也給廢了。

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見到這種情況,也是讓漢武帝小心點,別人惹事生非了。

沒辦法漢武帝現在人在屋簷下,只能當個傀儡皇帝,反正他也不用急,畢竟老太太也活不了多久了。

這就是為什麼漢武帝在竇太后活著的時候,沒有任何功績可言的原因。到了竇太后死了,他才開始把大權給獨攬過來的。

這就是為什麼竇太后能獨攬大權這麼多年的原因。


史學達人


因為大臣們服她皇帝也服他

第一

一直都信奉天下是劉家的,都是兢兢業業的為劉家做事為劉家打工,如果你是老闆真心的有個人給你兢兢業業做事你會不要她嗎!而且她沒做出什麼特別有利於自己竇家的事情(小利就別說了,誰還沒有那麼一點私心)。

第二

明辨是非,對於政治軍事上的事情處理得當!跟大臣們的關係處理的好了,景帝死了以後還給了軍權她輔助武帝

第三

信奉黃老不搞暴政不像呂后會為了政權剷除異己,不做出什麼勞民傷財的事情,推崇與民生息! (這條最重要,要反國家反皇帝或者某個權臣大多數都是用,皇帝昏庸民不聊生暴政暴戾或者奸臣當道要清君側)

(圖片與內容無關,完全為了防摺疊)


愛狗人士親媽boom


這個跟漢朝的統治根基有關,有漢一代其外戚是作為統治力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了後期成為三大力量支柱(即外戚、士族和 宦官)之一,竇太后信奉的黃老之術,即無為而治,在當時情況下,很適合國家的國策,且其沒有胡亂插手朝政,更沒趁機擴大外戚的在朝中的力量,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明事理的女人,這樣就沒理由不長期攬朝政,因為下面的官員把她視為定海神針類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