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東漢的皇帝都比較短命,爲什麼?

許都青年


光武帝劉秀


東漢皇帝順序表:


1.光武帝(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享年63歲。

25年—57年在位,共32年。原名劉繡,字文叔,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參加綠林起義軍後,在昆陽以少勝多,打敗王莽,25年劉秀稱帝。病死,葬於原陵。


2.明帝劉莊 (28年——75年),終年48歲。

57年—公元75年在位,共18年。初名劉陽,劉秀的第四子。明帝時在洛陽建白馬寺,這是佛教傳入我國建立的第一個佛寺。病死,終年48歲,葬於顯節陵。朝代故事:班超出使西域。


3.章帝劉炟(56年——88年),終年31歲。

75年—88年在位,共13年。明帝第五子,章帝喜歡儒術,並且實行與民修養的政策,人口迅速增長,在位時班超出使西域。章帝還是一位書法家,尤善草書,被後世稱“章草”。病死,葬於敬陵。


4.和帝劉肇(78年——105年),終年27歲。

88年—105年在位,共17年。章帝第四子,10歲即位,由竇太后臨朝稱制,外戚竇憲掌實權。後來殺掉竇憲自己掌權。病死,葬於慎陵。


5.殤帝劉隆(105年——106年),8個月夭折。

和帝的小兒子,即位時剛滿月,在位8個月就得病而死。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帝,葬於康陵。


6.安帝劉祜(94年——125年),終年32歲。

107年—125年在位,共18年。章帝孫,父清河孝王劉慶,即位時才13歲,由鄧太后掌權,他在太后死後掌權。於南下巡遊途中病死,葬於恭陵。朝代故事:蔡倫造紙。


7.嬰帝劉懿,(出生時間失考)由於在位在200多天,應該年齡不大,而且也不被正史所承認。

漢安帝去世後,太后閻姬為了把持國政,在閻顯支持下,迎立劉懿為帝。但即位二百餘日後就因病去世。


8.順帝劉保(114年——144年),終年30歲。

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安帝的兒子。順帝是由宦官扶持上臺的,朝政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敗。他下令宦官可以養義子,並且可以世襲封爵。後來宦官與外戚相互勾結,政治更加腐敗。病死,葬於憲陵。朝代故事:張衡和地動儀。


9.衝帝劉炳(143年——145年),3歲夭折。

144年—145年在位,不足1年。順帝的兒子,在位半年。病死,時年3歲,葬於懷陵。


10.質帝劉纘(138年——146年),9歲夭折。

145年—146年在位,不足1年。章帝的曾孫,渤海孝王劉鴻的兒子。即位時8歲,非常頗伶俐。因說大將軍梁翼為“跋扈將軍”,被梁翼毒死,葬於靜陵。


11.桓帝劉志(132年——167年),終年36歲

146年—167年在位,共21年。章帝的曾孫,蠡吾侯劉異的兒子。桓帝即位時15歲,當時外戚掌權,後來他依靠宦官誅殺外戚梁翼,此後又被宦官專政。病死,時年36歲,葬於宣陵。


12.靈帝劉宏(156年——189年),終年33歲。

168年—189年在位23年。章帝玄孫,桓帝死無子,劉宏即位。靈帝朝一團汙氣,宦官把持朝政,稱“十常侍”。靈帝常說:“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靈帝之世,民不聊生,買賣官爵,橫徵暴斂,社會矛盾激化,終於於184年,爆發了黃巾大起義。病死,葬於文陵。


13.少帝劉辯(176年——190年),15歲。

189年在位5個月。靈帝長子,又稱為皇子辯或弘農王。在董卓脅迫下自盡,時年僅十五歲,是東漢唯一被廢黜的皇帝,葬於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朝代故事:黃巾軍起義。


14.獻帝劉協(181年——234年),享年54歲。

190年—220年在位,共30年。靈帝的兒子,即位時9歲,董卓專權,後曹操迎獻帝於許昌。公元220年,曹操逝世,曹丕自立為帝,建立魏國,漢朝滅亡,劉協被貶為山陽公。病死,葬於禪陵。


從以上所列出的東漢皇帝情況看,連同史書不承認的皇帝一共是14位。但是非常之詭異,其中未滿16歲即位的皇帝竟多達9人,佔總數的四分之三,並且自和帝之下,皇帝均為幼年即位。14位皇帝中活過50歲(古代50歲以上算上壽)的皇帝僅僅2位,即開國皇帝劉秀和亡國之君漢獻帝劉協,這真的是非常諷刺的一件事。為什麼東漢的皇帝為什麼都那麼短命?這隻能用半科學的方法來解釋,在此說說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醫療條件侷限:

古代醫療條件有限,雖然皇族擁有當時全國範圍最好的醫療保障體系。但與現代成熟的醫療條件相比,仍然算差的,即使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康熙帝生下35個兒子,夭折了9個,活到成年的26個。夭折了四分之一,可見古代嬰兒的夭折率是非常高的。這也是漢朝幼年即位的皇帝容易夭折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皇位繼承製的危害:

封建王朝“父傳子,家天下”的繼承原則,保證最高權力不旁落。這個制度從秦始皇開始創立後到東漢已日趨成熟。這導致的後果是,如果起頭有一個皇帝才二三十歲就駕崩,那麼他可用來繼續皇位的兒子年齡就非常小,可選擇的範圍也很小。這樣幼年登基的皇帝由於醫療條件有限就很容易再出生夭折或早死的情況。如此惡劣循環,必然導致後面的繼位者接二連三都死得早。


三、縱慾荒蕩

東漢末年哲學家、文學家仲長統曾撰著《昌言》一書。《昌言》共34篇,約10萬餘字,其中涉及頗多養生的內容,特別是對當時的王侯貴族及其子弟多病短命的緣由作了精闢的分析:諸侯與帝王等貴族的宮廷裡,美女宮妃有好幾千人;士大夫家裡,妖姬豔妾也有好幾百人。上仿下效,長期縱慾,未成年就開始涉欲,導致精子質量下降,生出來的孩子先天就不足,如此一代又一代地殘害下去,是一代又一代的病殃殃的嬰兒皇帝出現。


四、母壯主少,後宮干政

帝王的權力令無數人瘋狂,歷史上為了爭奪至高無上皇權的位置,多少人父子反目,手足相殘。更不用說逮到可以垂簾聽政機會的太后們。東漢歷史上臨朝稱制的太后達六位之多。臨朝稱制有著和皇帝一樣的權力,作為這些太后和太后支持下的外戚自然喜歡“小皇帝”在臺上,任由太后和外戚的擺佈。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漢武帝早年被竇太后干政,為了讓昭帝不重複自己當年的老路,把昭帝生母只有20出頭的鉤弋夫人處死,避免“母壯主少”日後干政。


司馬談史君


都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哪怕是帝王,同樣如此,冥冥之中,生死富貴自有命數,但東漢的很多皇帝,命數卻掌握在外戚權臣手中。

作為西漢之後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東漢共享國195年(25年—220年),傳八世十四帝。


仔細看一下東漢的十四位皇帝,光武帝劉秀享年62歲、漢明帝劉莊48歲、漢章帝劉炟31歲、漢和帝劉肇27歲,漢殤帝劉隆1歲,漢安帝劉祜32歲,漢順帝劉保30歲。

漢衝帝劉炳2歲,漢質帝劉纘9歲,漢桓帝劉志36歲,漢靈帝劉宏33歲,漢少帝劉辯15歲,漢獻帝劉協54歲。

東漢皇帝活的都不久,一個是自身命數,另一個則是與當時東漢的政治局勢有關。

東漢中後期政治混亂,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親政,這就引發了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而豪強勢力大肆兼併土地,逐漸脫離中央管理,稱霸一方。

朝中權臣當道,像漢質帝劉纘就是被外戚權臣梁冀毒殺,而漢少帝劉辯則是被董卓毒害而死。

可見,政治制度的混亂,是東漢皇帝命短的重要原因之一,再一個,就是皇帝自身荒淫無度,像漢桓帝劉志就荒淫遊樂無度,他在位期間,宮女多達五六千人。

縱慾過度,自然也是皇帝活不久的又一個原因了。
那麼大家覺得,什麼原因,才是導致東漢皇帝大多英年早逝的罪魁禍首呢?


Ko蜀北一


這些要從多維角度看。第一,遺傳。第二,好色。第三,風水。第四,朝代命數!一般人是不可能完全能解析的。那時還沒有推背圖,不然可以參考


朱國清496


為了推動歷史的進程,就把東漢匆匆的扔到時間的長廊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