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霸主是如何出現的?

多維元素z


周代,治理天下實行的是分封制。在分封制的最頂端,就是周王。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只要王室實力強大,周王國內就不會存在霸主。

可遺憾的是,西周晚期後,王道衰落;公元前771年,申侯甚至聯合西戎攻入渭河平原,滅了西周。從此後,周王室就徹底失去了渭河平原,周王畿僅限於成周洛邑周邊,僅與一箇中等諸侯國相當。更何況,“二王並立”的最終結局,是弒父篡位的周平王戰勝了叔叔攜王姬餘臣,成了天下唯一的王。實力不濟,再加上弒父篡位的原罪,即便是周平王贏得了最後勝利,可依然難以得到天下諸侯的真心擁戴。

甚至是對周平王東遷作出重大貢獻的鄭國,對周王室也是不恭不敬。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繼位的周桓王想命西虢公為執政卿,分鄭莊公之權。可鄭莊公卻不服,在這年夏秋兩季兩次派兵殺入王畿,搶收了王室的莊稼。鄭莊公此舉,是公然以武力威脅王室。在鄭莊公強大威懾之下,周桓王雖然氣憤難當,可還是嚇得放棄了分權的計劃。

鄭國都如此小視王室,天下那些以前支持攜王的諸侯國,對王室就更加漠不關心了。

由此而言,王室衰落是春秋霸主出現的首要條件。


周王國普遍實行分封制,在西周初時,周人“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國”。經歷了西周歷代周王的分封與領土擴張,在進入春秋後,諸侯國的數量以遠遠超出了這一數字。王室分封的諸侯國,有同姓有異姓,分散在東南西北各個方向。為了拉攏那些異姓諸侯國,周王室往往還通過聯姻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這就是所謂的“封建親戚,以番屏周室。”

然而,設想雖好,時間卻改變了一切。

分封出去的諸侯國,基本上就是一個獨立王國。在經歷了三百年的漫長歲月後,即便彼此是血脈相連的近親,到如今也成為了遠親,感情上日漸疏遠。天下各個諸侯國的領土犬牙交錯,日常治理中難免會因各種原因而產生矛盾。

周王室強大時,諸侯國之間的矛盾衝突,都可上升到王室層面來解決;可如今王室自身也陷入了衰退、無法服眾,諸侯國之間的這種矛盾還能依靠誰?只能靠自己來解決了!

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在鄢邑攻殺了弟弟姬段,卻引發了鄭、齊、魯、衛、宋、陳、蔡等等諸侯國長達十多年的大混戰,其實就是諸侯國之間矛盾衝突尖銳化以後的集中體現。

因此,各諸侯國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諸侯國的利益衝突,是霸主出現的第二項條件。


王室衰落,天下大亂,諸侯相攻,這就是後人熟知的“禮崩樂壞”時代。

天下大亂之際,諸侯們或投靠強者,或黨同伐異,或被人消滅等等,不一而足。但是,那些最先意識到危機的諸侯,選擇的是改革圖強——只有增強自身,才是在這種無序競爭的亂世中避免被淘汰的最佳辦法。

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那些主動或被動推行了改革的諸侯國快速發展起來,實力遠遠超過了一般諸侯國,理所當然地擁有了霸主潛質。

楚國創建了縣制,不斷對外瘋狂擴張、滅國為縣,在楚莊王時成為霸主之國;齊國管仲改革,讓齊桓公成為一代霸主;晉國先後推行了“無蓄公子”改革,“作爰田”、“作州兵”改革,在晉文公時登上了霸主之位;……。

雖然都是霸主,但進行了制度性改革的諸侯國,其國力維持得更加長久,如晉、楚、齊等等;沒有將改革舉措制度化的諸侯國,往往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如吳、越等等。

因此,春秋霸主出現的第三個條件,是國家競爭的大背景下,先進諸侯國的銳意改革圖強。


滿足了上述三個條件,還不能確保就一定成為霸主。

楚武王創立了縣制,當楚人成為霸主,卻在楚莊王時;晉獻公創立了“無蓄公子”制度,晉惠公推行了“作爰田”、“作州兵”改革,可當上春秋霸主的卻是晉文公;吳王闔閭勵精圖治,率領吳人差點滅了楚國,可最終當上霸主的卻是兒子夫差;……。

可見,雖然很多英明國君都勵精圖治,卻未必能當上霸主。這是因為,成為春秋霸主不光是要有實力,還得看時機。這種時機,往往是國內外各種條件促成,缺一不可。

楚成王時楚國極為強大,可在他執政早期碰上了齊桓公,中晚期又恰好對上了晉文公,最終錯了稱霸機會。可晉文公後晉國內亂頻頻,又在秦國拖累下無暇專心於中原爭霸,讓楚莊王抓住了時機成功稱霸。

在晉獻公與晉惠公時,東周齊、楚爭強,晉國內部矛盾重重,所以參與東周爭霸。但晉文公回國後,晉獻公、晉惠公兩代國君改革成效顯現,晉文公又能團結起眾多晉人,最終在齊國衰落後迅速填補其空白,城濮一戰而勝楚國,成為了東周霸主。

楚國和晉國稱霸的歷程證明,要想成為春秋霸主,還需要最後一點——這就是稱霸的時機。


欲雲談史論今


春秋歷史上,諸侯爭霸不斷,霸主層出不窮,霸權屢次迭興。究其原因:


1.自鄭武公一箭射掉周天子威嚴後,天子自顧不暇,周王室的凝聚力、號召力急劇下降。周天子再不能像以往那樣對諸侯頤指氣使、作威作福。

2.在周王室衰落的同時,一些諸侯國強大起來。“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依靠武力並憑藉著仁義之道的諸侯可以成為霸主,這樣的霸主必定產生於大國。春秋霸主的情況確乎如此,每一位霸主都毫無例外地是以其強盛國力為後盾的。

3.為了奪取更多的土地、財產和人口,爭當左右天下、支配別國的霸主,幾個大的諸侯之間,展開了長期的爭霸戰爭。春秋爭霸局面隨之出現。


自古以來對春秋時哪些諸侯國可以稱為霸主並無定論,有五霸之說,具體哪五國也有爭議;其原因在於後世對於“霸”的標準理解不一致。一般採用《史記》說法: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有的以成敗而論,邵雍說:“宋襄公圖霸而力微,卒為楚所敗,此不足論。”有的以則以尊王攘夷為標準,如有人說:“率諸侯而朝天子,天下化之興復中國,攘除夷狄,故謂之霸。”其實,所謂“霸”無非是較強的諸侯國而已。如齊桓、晉文等稱霸時間較長,在歷史上影響較大而已。


首先崛起的大國是齊國。因姜太公輔佐周文王、武王建立大業有功,被分封到齊國。自開國以來十分注重發展經濟,“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政治上,為政簡而不苛,平易近民。到齊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即位時,齊國有了更大的發展。在管仲輔佐下,對內政外交政策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方針策略。他合理徵收賦稅,減輕農民負擔,以達到民富、民安;又改進國家管理體制,發展民間武裝力量,並統一軍政的領導;還運用國家力量發展鹽鐵事業,增加財政收入。這為齊國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在外交上,接受了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的策略,即在尊重周王室權利的前提下,聯合其他國家攻打夷狄國家。桓公七年(前679年),諸侯與齊恆公在甄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齊桓公雖成為春秋第一霸主,但依舊能夠遵守禮制。比如,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夏,桓公與諸侯在葵丘(今山東)盟會。周襄王派人送賞賜給桓公,而且特許桓公不用下拜謝恩。桓公聽從管仲的勸告,還是下拜後才接受。桓公尊王,諸侯也得尊王,因此桓公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通過這次盟會,齊桓公再次確定了其中原霸主的地位。

齊桓公去世後,齊國逐漸衰落,霸主地位隨之旁落。



文史探微


春秋霸主出現的淵源要從周平王東遷洛邑說起。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死,西周滅亡,各諸侯擁立原來的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第二年,周平王將都城遷到洛邑(今洛陽),中國歷史進入東周時期。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兩個階段。

隨著周朝王室的東遷,原來的關中地區被犬戎等少數民族佔據,周王室喪失了一大塊富饒的土地。而周王室剛遷到洛邑時,還擁有方圓近六百里的王畿,但是功臣要封賞、少數民族政權還不斷的東來侵奪,所以到最後王畿縮減到方圓一二百里。王畿地盤越來越少,王室控制的人口也越來越少,王室的經濟實力大大減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隨著經濟實力的減弱,王室的政治實力也越來越弱,逐漸的喪失了對諸侯的控制權。

在周王室走向衰弱的時候,一些地方諸侯國卻逐漸強大起來,他們便利用自己的實力,“挾天子以令諸侯”,積極擴展自己的勢力。鄭國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周平王死後,桓王即位,鄭國不但不向王室進貢,還在某一年派人偷割了王室的麥子,搶收了王室的穀子。周桓王肯定不能忍啊,他先罷免了鄭莊公在周朝卿士的職務,同時調動蔡、衛、陳三國的軍隊討伐鄭國,鄭莊公派兵抵抗,結果王室軍隊敗北,桓王肩頭上還中了一箭,只能狼狽撤走。事後,鄭國派人“慰問”,桓王只能忍氣吞聲,不了了之。

在這種情況下,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已名存實亡,“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時代一去不返,社會進入一個動亂的時代,各種矛盾急劇發展。而強大起來的諸侯國為了自己的野心,開始走向爭奪土地和人口、掠奪財物為目的的爭霸戰爭。當一個國家軍事強大,經濟實力雄厚的時候,就會起來爭霸,用武力征討他國,迫使其屈服。而當時的爭霸基本上是通過一場戰爭解決,勝利者為霸主,雙方訂立盟約,其它諸侯國要服從霸主的領導。春秋歷史上的著名霸主便是春秋五霸,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一種說法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