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谈教育,父母给了我600分

一年一度的高考幕落,各地的成绩也陆续出炉,各省市的高考状元都成了热点,不论是730分刷新广西高考历史的,还是全国知名上海才女武亦姝,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学霸。


高考状元谈教育,父母给了我600分

广西状元杨晨煜

有媒体采访了全国68个高考状元,发现了学霸的秘密,他们的优秀都离不开父母从小的教育,父母给的家庭教育方式,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优秀的父母都有科学的育儿理念,才培养了如此优秀的他们!

一、让孩子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

高考状元谈教育,父母给了我600分

浙江状元徐嘉骜

几乎所有的状元爸妈们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意识。

2017年肥城高考状元杨济清妈妈就表示,杨济清很有自己的想法,学习也是自己心理有数,而作为家长的他们,从没有给过孩子压力,都由她自己决定。

高考720分的浙江状元徐嘉骜,不仅成绩优秀,还是一个围棋水平业余四段的高手。在学习围棋期间,曾有段时间产生厌倦感,而停学一年,他的父亲并没有因此责备他,而是尊重他自己选择。

从小家长就有必要刻意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当孩子学会了自己选择,才是他们成人的开始。试想在学习中,如果依赖性太强,很难在高强度和高压力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给平等自由的爱,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高考状元谈教育,父母给了我600分

泰安市理科状元李鸿宇

在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状元们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而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教育时,非常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督促做家庭作业是亲子关系的第一大阻碍,因为辅导作业而气到病发,甚至夫妻离婚,在你用父母的权威在吼孩子的时候,其实是对孩子学习兴趣的扼杀。

泰安市理科状元李鸿宇说,自己爱读书,其中最爱的是关于物化生方面的书籍,我对这方面的内容是真的非常热爱,因为热爱,所以追求。高中的三年时间,李鸿宇参加了不少各级给类竞赛,“斩获”了不少奖项。

学习兴趣是学习进步的最大动力,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摄取,通过了解发现,学霸们其他的兴趣爱好也很多,而且都很不错。

三、学霸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高考状元谈教育,父母给了我600分

河南状元刘天毅

如何让自家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可谓不是竭尽心力。从还没出生就买好学区房开始,到上学后的各类培训班,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还是人脉,都在这项工程中投入了自己的极限值。

安徽状元说“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河南状元刘天毅就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思考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学会举一反三,做一道题会一类题。所以他不爱刷题,但每做完一套卷子,都会抽时间仔细总结,把一套试题彻底弄懂。

理科状元们往往都热衷逻辑与推理;文科状元们都爱阅读,善表达,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为他们的爱好之一,这些都是他们思考后的结果。

孩子的学习最终落实到孩子身上,比拼的是孩子深度思考能力。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则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

四、家长的言传身教影响很大

高考状元谈教育,父母给了我600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孩子是父母的投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学霸们在采访中很少提起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诲,说得更多的却是爸妈行动上的感染。

安徽状元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而他的父母呢,则会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个榜样,更努力的父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勤奋。

高考状元谈教育,父母给了我600分

上海今年的状元武亦姝爸爸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如此:做最好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据律师同行透露,武亦姝的爸爸是一位出色的律师,他曾获评2013年度徐汇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2014中国十五佳诉讼律师,现在是上海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他始终努力做到最好,并从小就给武亦姝灌输志向高远、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很多父母在要求孩子看书、写作业的时候,自己却和朋友打麻将不回家,在家看手机、玩游戏的情况也屡屡遭到孩子的控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培养优秀的孩子从做优秀的自己开始。

五、阅读,打开通往优秀的大门

高考状元谈教育,父母给了我600分

北京语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孙婧妍

能够成为学霸,他们不仅仅是在学习成绩上非常突出,在视野、格局上都非常优秀。平时都是学习,如何能够拉开和其他同学的差距呢?从采访中看到,学霸基本都爱阅读。小时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读大家经典,这是许多状元在采访中提到的阅读之路。

北京语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孙婧妍在文中说道: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阅读的培育也绝对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婧妍说父母从小就爱给她读故事。

阅读是将人类浓缩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习得的最佳方式。阅读的许多好处不言而喻。从小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六、作息规律,热爱运动

高考状元谈教育,父母给了我600分

河南理科状元陈文龙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状况,让奋斗更加精神。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作息不规律,经常晚睡势必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发育。采访中98%的状元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河南理科状元陈文龙就是学习锻炼双轨并行。他班主任刘伟元说:“这孩子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时就会学得特别认真,休息时也会好好休息,很专注。”好的身体是学习的基础,陈文龙平时很爱锻炼,除了学习,其余很多时间都会用到跑步、打篮球上面。

七、比成绩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高考状元谈教育,父母给了我600分

2012年安徽状元丁雅琦

在状元家长的采访中,可以发现,比起分数,他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

2012年安徽状元丁雅琦的妈妈说:“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

这句话几乎代表了采访中大部分状元爸妈们的心声。比起分数,这些爸妈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幸福感......

无论孩子是否为高考状元,家长的目的从来都是让孩子拥有幸福感,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可以帮我们实现这个目的!

高考状元谈教育,父母给了我600分

教育语境下的拼爹,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的遗传,而是拼父母的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孩子的教育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科学育儿的观念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常说高考状元大部分来自高知家庭,而农村的状元却甚少,为什么呢?家长的局限由此可以看出。

高知父母从小就知道怎么给予孩子科学的教养,怎样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怎样刺激孩子的学习动机,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等等。

在未来的社会中,教育带来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作为新一代的父母,多多学习孩子发展的特点,科学的培养孩子,是每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