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嫄與周先祖后稷的傳說》

2020.4.30./「原創首發」作者:竇文彬/編輯:楊永輝

《姜嫄與周先祖后稷的傳說》


西安市長安區靈沼街道有個叫海子的村子,海拔僅370米,是灃河流域海拔最低的一塊沃土。因為地勢低,村子周圍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還是一片水域,空中鳥飛,水中魚躍,岸上桃花,水中瑞蓮,地下泉水湧動,地上靈沼河北流。人傑地靈,於是這裡就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其中《史記.周本紀第四》所記: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姜嫄為帝嚳元妃。姜嫄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避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嫄以為神,遂收養長之。

《譯文》:周先祖后稷,名叫棄。他的母親有邰氏女,叫姜嫄。姜嫄是帝嚳第一個妻子。姜嫄出去在郊野,見到天帝巨大的足跡,心裡覺得喜悅高興,想踐踏,踐踏這足跡的大姆指以後便腹內活動好象懷了孕。懷孕足月到期後生下了一個兒子,(姜嫄)認為這不吉祥,就把兒子丟棄在窄小的巷裡,馬牛經過都避開不踐踏;又將他丟棄在山林裡,碰巧山林里人多(不好拋棄),便把他抱到別處,最後擱到河渠的寒冰上,飛鳥用自己的羽毛鋪墊,翅膀遮蔽。姜嫄以為(這個孩子)是神,於是便抱回收養,讓他成長。開始想拋棄他,於是取名棄。

這段文字是說,后稷出生不凡。它是由原始氏族社會由母系向父系制過渡,由雜婚群向對偶群過渡這一歷史階段中掩飾並美化無父而生子婚姻關係的上古傳說。

傳說棄在兒童時期,高尚堅定,志向遠大。他遊戲玩耍,愛好種植麻豆,麻豆長得美好。等到(棄)長成大人,便喜好耕作務農,觀察土地適應的情況,對適合種穀物的種子收穫,民眾都效法他種收穫。帝堯聽到棄抪種多種植物的獲取利益,便提拔棄做農官,號稱后稷。這裡人傳說附近的大原村就是姜嫄故里;傳說附近的馮村(原名逢稷村)就是帝堯在這裡會見了棄,後來這裡居住的村莊名字便叫逢稷村。

母隨子貴,兒子當了農官,有了封地,姜嫄教子的故事也便多了起來,連給兒子吃什麼、喝什麼,也有了“晝食美羹,夜飲甘泉”的故事。

這便是廣泛流傳在長安大地四千多年關於姜原和周先祖后稷的傳說。

作者簡介:竇文彬,1947年生於長安區斗門街道,曾任長安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兼農工委主任,現為陝西省孔子學會理事,陝西省詩詞學會會員,西安市文史館文史研究員。著有詩集《生命的浪花》、文史著作《豐鎬探寶》《愛我長安》《尋訪昆明池》等。

《姜嫄與周先祖后稷的傳說》


(免責聲明: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