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客家人的孝道禮儀

客家文化︱客家人的孝道禮儀
客家文化︱客家人的孝道禮儀

百善孝為先,是客家人最為重視的一項社會道德準則。孝乃為人之本,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一種善行和美德,以及應具有的道德品質、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應擔負的責任。

客家文化︱客家人的孝道禮儀

客家先民來自中原,南遷後在閩粵贛交界的山區中形成了客家民系,締造了客家文化,其中孝文化是傳承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孝道文化。《孝經》則成為了至高無上的經典綱領,為人子者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孝經》指出:“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這其中思想理念就是闡明要敬愛、奉養、侍疾、喪禮、祭祀等都按禮儀進行,一點也不能馬虎。客家人奉行孝道、體現在尊祖和敬親。追源溯本,若沒有先祖,吾等從何而來?建祠立牌就是感恩戴德,寄託對先祖的懷念,傳承先輩之德懿,維繼世澤的家聲。客家人始終以孝道的君子之風的形象,出現在中華民族之間,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文化之所以經久不衰,成為古代世界文明延續至今的古文明,孝道文化亦是重要因素之一。

孝的精髓之義在於對父母的“敬”和“愛”,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就是說,對待父母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供養,關鍵在於要有發自內心的真摯的愛,否則與飼養犬馬沒有區別。而且履行孝道最難的就是時刻保持這種“愛”,使父母能生活安定,歡暢舒心,無憂無慮,享受兒孫天倫之樂,頤養樂融的天年。

汀州客家人的孝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孝道文化,具體表現在尊祖,就是對先祖的祭祀;敬親,就是對父母、長輩的敬養兩方面。

客家文化︱客家人的孝道禮儀

長汀縣童坊鎮龍坊村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舉辦“孝道文化節”

客家人崇尚孝道,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不忘祖宗,在同族聚居之地建祠堂、立家廟,奉敬先祖之牌位,在春節、清明、春分秋分、中元節之時要舉行全族參與的尊祖祭祀儀式活動。

一、春節祭祖儀式:除夕前,祠堂家廟都要打掃乾淨,神主牌位用清茶抹洗。年三十日族中要備三牲酒醴敬奉先祖,舉行祭祀儀式,宣讀祭文,叩拜行禮。家家戶戶自提三牲也到祠堂中供奉先祖。年初一上午要到祠堂向祖宗拜年,族人也互相賀祝新年。

家庭中春節時,入年界前廳堂就要打掃乾淨、除夕當天懸掛直系的先祖代圖,客家人稱太公太婆,或將神主牌位清茶抹洗,擺上三牲酒醴、新鮮果品等,全家老幼焚香叩拜。祈求祖宗保佑全家興旺發達,平安健康吉祥。

二、清明墓祭儀式(也有在春分日及秋分日舉行的):清明掃墓從春分開始。閩西客家人稱為“醮墓”“掛紙”“壓墓紙”。墓祭儀式,視其族的人丁及實力。家族龐大的有請鼓手樂隊,抬上牛、羊、豬大三牲和酒醴、米粿,族人浩浩蕩蕩來到墓地前,舉行祭典、點燃香燭、宣讀祭文,族人按輩分順序進行跪拜。並對其墓地周圍進行剷除雜草,墳頭培土。墓祭墳地較多的按世系從上到下依序祭祀。一般家族多以豬、雞、魚小三牲、酒醴和米粿進行供養祭奠。

家庭清明掃墓,要先完成族中公祭之後,再行祭祀家中直系祖宗,掃墓也按輩分順序進行。

三、中元節家祭:也叫“七月半”,是客家尊祖祭祀的重要節日。祭祀日定於七月十四日,是祭祀家神之日,家家備好三牲供養,還要燒“紙箱”(內裝紙衣、鞋、紙金錠等),燒“包”(內袋金銀紙等冥物)。寫上先祖名字、貼上封條,於午時焚燒。七月十五日為“鬼節”,客家人有祭奠孤魂野鬼的習俗,體現了客家人仁慈之心。

在家庭中的孝道方面,則體現在敬養。敬養,是客家人恪守孝道最具體的責任。在孝敬父母方面雖無規定的禮儀,但對父母的日常起居生活,應盡的照料義務形成了一定的共識,約定俗成的規矩,就是孝的禮儀。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按習俗進行。

晨昏定省是對老人的必行程序。晚上安排洗腳擦身就寢,早間叫其起床用餐,視探其身體有否異常。這是每日的第一項事。

在飲食方面,禮規繁多,座位、設宴座次按輩分排序,老人面向大門之左謂上席,以示尊重。在桌席上老人若沒動筷,後輩人不敢先動手。幫老人添飯時、接碗、遞碗,必須是雙手伺候。有好菜好肉得讓老人先吃,長汀有句俗語:“細人哩有食在後頭”,就是說老人年歲有限,年輕人來日方長,要讓老人先享受。

在長汀還有一敬老的習俗叫“食老者”,在春節後或其他時間,族中舉辦一場宴會,宴請族中上了六十歲的老人。屆時,老人家中給老者換上新衣裳、敲鑼打鼓送到祠堂中,老人們歡聚一堂,並享受一頓豐盛的美餐。酒足飯飽,下午由子孫們到祠堂接回家中。此一孝道活動在長汀的河田、策武等地尚有舉辦。

長汀縣童坊鎮龍坊村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舉辦“孝道文化節”,全村70歲以上的老人被請至百福宴上,晚輩們為他們真摯地伺候,戴上“福巾”送上“福包”品嚐美食,觀看錶演,為他們擦臉洗腳。老人們笑逐顏開,享盡天倫之樂。全村呈現一片祥和的敬親、敬老的良好孝道氛圍。

汀州客家人流傳著許多的孝敬父母的諺語:如“千跪萬拜一爐香,不如生前一碗湯”、“在生不孝順,死哩訛鬼神”、“敬老即敬神”、“莫到靈山拜佛,家中就有菩薩”,這些諺語告誡人們,孝順父母要在生時,不要等到老人離世後,做一些表面冠冕堂皇似乎很孝順的樣子。敬愛父母就是積德行善,也是敬神拜佛。

孝,就是對父母多幾聲問候,多一刻的陪伴,生活中點點滴滴的關心,處處讓父母舒心順意。(作者:郭如淮)

綜合編輯:文旅龍巖 來源:紅色文化週刊

春色滿園惹人醉∣龍巖最全踏青賞花攻略來襲

【品清明茶香,探一年春色】龍巖茶色盡覽

●想見你,龍巖……(七景區)

●想見你,龍巖......(城色篇)

●想見你,龍巖......(山巒篇)

●想見你,龍巖......(河湖篇)

●想見你,龍巖......(夜景篇)

●想見你,龍巖......(梯田篇)

●想見你,龍巖......(雲海篇)

●龍巖這些景點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

客家文化︱客家人的孝道禮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