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簡單的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導語:閱讀不是“速效救分丸”,而是每日維生素,愛閱讀的孩子,學習最終不會差。


孩子的天性是愛玩,沒有哪一個小孩子不用教就會自主閱讀,甚至好多孩子對於讀繪本這件事都是牴觸的。


好多父母也很困惑,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閱讀。通常這樣問的父母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意識到讀書對孩子的重要性,一類是看到別人家孩子能認真讀書。


不管是哪一類,我們都看到閱讀對孩子越來越重要,在不久前,某些省份已經提升了語文在中考中的佔比,如果閱讀能力沒有培養好,會影響孩子的答題速度,準確度,最終影響孩子的成績。


美國教育學家南希.紐曼說過,閱讀能力是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在其此後的人生中也會產生方方面面的影響,包括智力水平、自信程度、人際關係、職業道路、經濟收入、社會地位、自我滿足感等。


那怎樣才能實實在在幫助孩子提高閱讀水平,甚至愛上閱讀呢?不急,在討論閱讀方法之前,我們先看看目前孩子閱讀存在的問題。


孩子閱讀存在的問題


1、電子產品佔據孩子太多時間


3個簡單的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好多家長對電子產品都是又愛又恨,愛的是這些高科技給自己的生活、工作帶來了無限的便利,恨的是電子產品吸引了孩子的眼光,甚至讓孩子上癮。


長時間看電子產品,會減少大腦某些區域受到刺激,這些區域對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和分析性思維的發展起重要作用。


還會削弱大腦兩個半球之間的連接,影響大腦中負責調解注意力、記憶力、組織力積極性的相關區域的發展。


孩子在玩這些電子產品的時,不知不覺攝入過多能量,長時間久坐,不主動鍛鍊身體,都會導致孩子體重增加。


以上,看到的是電子產品帶給孩子的危害,但凡事具有兩面性,電子產品的另一面是帶給孩子很多的便利、及時性的樂趣。


作為家長,不能談電子產品色變,而是應該好好利用電子產品,讓它成為孩子閱讀路上的好幫手


家長有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電子產品僅僅是一種機器,跟其他的機器一樣,看使用者如何使用,如果使用得當,便會帶來益處,反之,就會造成消極的後果,如孩子學業荒廢、情感、身體等出現問題。


再者,電子產品不會自己進入孩子的生活,是家長們把這些帶到孩子們身邊。


舉個例子方便大家理解,家長都知道孩子吃太多零食對健康發育不好,但每次去超市都忍不住買一堆零食回家,放在客廳。卻要求孩子不要吃零食,而自己可以隨時隨地吃。


那跟孩子說零食不健康,不要吃零食,就沒有什麼說服力。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孩子也會有樣學樣。要想讓孩子不吃零食,家長首先要做的是不買零食,自己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吃零食。


2、家長對待閱讀的態度


3個簡單的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很多家長希望學校、老師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而自己,只負責給孩子找最好的學校,最好的老師,只負責出錢。


當孩子的閱讀能力沒有什麼改變時,家長習慣從外找問題,如學校不負責,老師不專業,孩子不成器,而自己卻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自己已經把能做的都做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自己家的孩子才是最瞭解的,也會把更多專注力放在孩子身上。而老師在學校,需要研討、開會、寫教案、管理班級,做不到對每一個學生都瞭如指掌。


老師還揹負著考試壓力,課堂上,更多的是為了考試做準備,關注的也是大多數的進度。讀的最多的也是課本上的內容。


還有部分家長,認為課本外的書都是閒書,沒有必要讀,只要成績好就一切都好。他們不會主動給孩子買書,發現孩子讀與學習無關書籍時,會生氣,會嘮叨孩子,家裡禁止出現與學習無關的書。


謝爾蓋米哈爾科夫說過,無論孩子們的家庭和學校生活多麼有趣,可是如果不去閱讀一些美好、有趣和珍貴的書,就像被奪去了童年最可貴的財富一樣,其損失將是不可彌補的。


可見,孩子閱讀力的提高不全是老師的責任,不只在課堂上,也不只是課本上的內容。讓孩子愛上閱讀,首先家長要做出態度上的改變。


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


對於孩子來說,閱讀是一項極其複雜、具有挑戰的任務,需要大人的指導,長期的刻意練習。若方法不對,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勞。


1、家長多和嬰幼兒聊天


3個簡單的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先普及下嬰兒(28天---1週歲)和幼兒(1週歲---3週歲)


孩子出生後,每1秒產生700-1000條額外的神經元鏈接,是神經可塑的鼎盛時期。大腦發育的原則,要麼使用開發,要麼擱置荒廢。


也就是說,一項技能並不是永遠具備的,大腦最終會剪掉沒有使用的,嬰兒時期聽說能力沒有得到開發,慢慢的就會被大腦認為不用,進而削減。


美國兒科教授達娜.薩斯金博士和她的團隊發現,在孩子三歲前,父母對他們說的話直接影響其大腦發育,換句話說,父母的語言直接塑造著孩子的大腦。


培養孩子閱讀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孩子聊天,如唱歌、朗讀、講笑話,說故事等。孩子聽過,使用過的詞彙越多,越聰明,學習閱讀也越容易。


若是不喜歡說話的家長,為了孩子,可能要稍微改變一下自己。


父母跟孩子交流時,可以這樣做:


A、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掛一些有趣的圖片、地圖等,跟孩子討論這些圖片,增加聊天趣味;


B、用生動、具體的語言描述有趣的場面,避免模糊的詞,如好看,認真,乖乖等;


C、跟孩子講自己正在做的事,如換尿布時,說“媽媽在給你換尿布,這樣,你就不會長紅疹子了,換好了,可以穿有小動物的衣服啦”;


D、問孩子問題時,多用開放式,少用封閉式,引導孩子思考。如,今天晚上寶寶想吃什麼?不是今天晚上吃魚嗎?


E、鼓勵孩子問問題,當孩子提問時,重複孩子的問題,然後做出回答並解釋原因。切記不要敷衍孩子,他能感受到。對於自己也不知道的問題,不要隨便答或者讓孩子不要想這種問題。這時候,父母應該跟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


F、根據孩子的性格興趣,設計一些語言類小遊戲,跟孩子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可以邊玩邊引導孩子思考。


若家長在孩子嬰幼兒期,沒有跟孩子這樣做,也不用太焦慮,研究表明,語言學習的關鍵期是嬰兒到8歲。


2、注重閱讀的方式、時間、內容


3個簡單的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①方式:家長在給孩子讀書時,要多跟孩子交流,不要只顧把書讀完,整個過程應是放慢語速,當孩子打斷時,停下來問問孩子的需求,或者回答一下孩子的疑問。


多觀察孩子的感受,當孩子不聽,去做其他事時,說明他對現在讀的內容不感興趣,家長可以重新選擇一本書。


跟孩子一起閱讀,家長能夠輕鬆自在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態度,也可以把自己的人生觀編制在讀書的日常中,為孩子建立一個框架,與孩子一起讀書,便擁有了許多共同的話題和書中的朋友。


有些家長,願意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書,卻不願意跟孩子一起讀,當孩子聊起《納尼亞傳奇》裡勇敢的小老鼠時,家長不知道它叫“雷佩契普”;當孩子說到《城裡狗,鄉下娃》裡狗狗和蛙是好朋友時,你說不可能.....


時間長了,說不到一起,孩子也不再願意跟家長交流了。或者對閱讀的興趣慢慢減少了!


家長還應該注意一點,孩子小時,讀書一定要從興趣出發,不要強迫孩子不喜歡的書,也不要把每次交流都變成教育孩子的時間。


②時間晚上睡覺前的整塊時間是跟孩子閱讀的不錯選擇。每晚臨睡前,家長可以給孩子讀一個小故事,或者讀一首美麗的小詩,重點還是孩子喜歡。


當這形成一種習慣時,孩子就會堅持,從剛開始的聽家長讀,慢慢的變成自己主動找書讀。


我見過有些雙職工父母,平時都上班,回到家很疲累,還要處理孩子的各種問題,就不願再給孩子讀書。這樣對孩子讀書習慣的養成是不利的。


這樣的家庭,家長可以輪流著給孩子讀書,雖然會有點累,但先苦後甜的道理相信家長是知道的。現在怕累,孩子良好的習慣沒有養成,以後要隨時監督孩子,會更累。


閱讀也可以像零食一樣,家長可以在一天中隨時將其供給孩子。只要孩子願意,家長有時間,都可以跟孩子一起閱讀。


如果條件允許,家長可以在週末時,帶孩子到圖書館,那裡的環境、氛圍無形中會影響到孩子,比家長在家經常唸叨要多讀書起作用。


同時,家長不要圖省事,給孩子買一些電子產品,下載一下有聲APP,這些只能作為輔助,不能完全取代真人閱讀。因為機器不能依偎擁抱,互動,提問,解釋等。


③內容富蘭克林曾說,在讀書上,數量並不列於首要,重要的是書的品質與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


孩子還沒有選擇讀什麼書的能力時,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把關。個人建議不要購買以下幾類書籍


  • 名人故事---這類型的書大部分不夠嚴謹,會被剪裁、省略、重構,淡化了當時的背景,突出個別典型;
  • 經典童話---並不是所有的經典都是好的,有部分是披著童話的外衣,內容卻有點黑暗,故事裡還有孩子不能承受的恐懼、悲傷,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小紅帽》等;
  • 公主王子故事---人類真正的浪漫精神,不僅僅是愛情,還包括詩意、體驗等,孩子過早接觸,容易因嚮往而早戀,如《灰姑娘》等;
  • 暴力故事---這類型書是最不推薦的,在孩子小時,應該多接觸真善美,而這些暴力、打打殺殺的情節會嚴重誤導孩子;
  • 心靈雞湯---大人偶爾喝點心靈雞湯,或許可以激發鬥志,鼓舞人心,但孩子不懂辨別,看似每一個感人故事,每一句真理的後面是孩子無法理解的,有些三觀甚至是錯誤的。


建議給孩子購買的類型書籍:生活常識、科技、安全類的、社會常識、動物、自然常識、一些科幻類書籍、地理書、益智類遊戲書、手工書、兒童啟蒙讀物、適合孩子的古詩詞、有助於發展學習能力的等,如《學問貓講歷史》、《牙掉了》、《摺紙大全》、《幻想數學大戰》。


當孩子長大了,自己可以分辨時,家長可以讓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以上不建議給孩子看的書,如果孩子一定要看,家長一定要多引導,多交流,教孩子學會思考,給孩子傳遞出好的價值觀。


3、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3個簡單的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父母應讓孩子享受更多閱讀的樂趣,成為積極、主動的閱讀者,而不是把他們困在自己有限的視野中。


研究表明,當孩子把閱讀和樂趣聯繫在一起,身體會釋放化學物質,讓大腦高速運轉起來,這樣,孩子會更多參與學習過程,並受到更多鼓勵。


①無障礙閱讀:剛開始讀書時,孩子認字不多,大部分內容都不懂,這時,需要家長耐心教孩子,一次不會再來一次,不要讓孩子感到焦慮。


焦慮是孩子閱讀的敵人,會讓孩子產生慢性壓力,可能會損害孩子辨別輕重緩急的能力,引發注意力方面的問題,影響孩子的短時和長時記憶。


當孩子長到可以學習識字閱讀的年齡,跟孩子說明閱讀這件事一開始會有點難,但越練習越容易,最後變得自然平常,告訴孩子刻苦練習就會有收穫,因為在此後的一生中都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


所以家長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用別人家的孩子來要求自己家的,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都有自己的節奏。要相信自己可以培養孩子愛上閱讀,也要相信孩子能學會。


部分孩子從小學習閱讀時,能很快的掌握,就像有的孩子跳進游泳池,就喜歡上了水,但大多數孩子需要經過家長、老師長期的引導和自己的實踐,才能累出質的飛躍。


②不要強迫孩子閱讀:被強制、持久、枯燥的、有目的閱讀壓榨的孩子,當沒有人看管時,孩子不再會主動拿起書。


孩子不想讀書時,帶孩子到室外走走,找一些適合孩子的遊戲,或體育活動一起玩一下,不僅可以增進親子關係,還能調節孩子的情緒。


《紐約時報》的文章《最聰明大腦》寫到:即使是少量的有氧活動,也會對大腦產生積極影響。也有研究表明,自由玩耍可以增強大腦的執行功能區,這個區域負責處理並儲存信息,整理思路,控制衝動、避免分心等。


會玩的孩子也會學,且孩子的本能就是邊學邊玩,在玩耍中學習,玩耍是一種天性,能夠幫助孩子培養足夠的智力來應對生活的挑戰。


孩子玩好了,自然會投入到讀書中,家長不要給孩子安排太多的學習時間,一味的要求孩子服從,孩子會產生逆反和厭惡心理。


③多鼓勵和讚美孩子:家長有沒有注意到,當孩子在學校得到老師表揚時,回到家會高興好長時間,家長讓做的事也很配合。這就是鼓勵的力量。


在培養孩子閱讀中,家長要學會多鼓勵、多讚美,少指責、批評、埋怨。只要是孩子堅持讀書、有一點進步,家長就即時鼓勵,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也可以帶孩子去看他想看的動畫片,還可以給孩子買他心儀已久的玩具等。


家長對孩子小小的成功表示讚美,可以強化孩子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欲,並能使孩子自我感覺良好,激發他繼續嘗試的興趣和探索的熱情。努力維持這種讚美或希望再度獲此“殊榮”。


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孩子,大人覺得很簡單的問題,在孩子看來可能會很吃力,這時家長不要說一些“你怎麼這麼笨”“怎麼教都不會”“你看看誰誰”。當孩子自卑心產生時,他會厭惡讓他產生自卑的事。


結語


3個簡單的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美國教育學家南希.紐曼說,如果一個人想要在有限的一生中不斷提升自己,那麼,閱讀幾乎是唯一途徑,而在孩子時期奠定熱愛閱讀的基礎,將使孩子一生受益。


高爾基也說過,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於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有時候想想,家長能留給孩子,且陪伴孩子一生,讓孩子終身受益的,應是良好的習慣,而閱讀,就是好習慣之一。


我們常說,父母不是孩子的保姆,而是孩子的榜樣,在閱讀這件事上,希望家長能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多陪孩子讀讀書,多跟孩子說說話,多和孩子交交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