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手術併發症過多,專家已經開始撤退

隨著近視成為普遍現象後,近視手術也被廣大群眾慢慢接受,就在越來越多人通過近視手術矯正了眼睛後,突然在臺灣地區,本是最早引進了這項手術的臺北醫學大學的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卻宣佈,今後不會再觸碰近視手術。

近視手術併發症過多,專家已經開始撤退


通過採訪我們瞭解到,進行過近視手術的患者,在十多年以後視力明顯下降,很可能與動刀后角膜瓣發炎有關。蔡瑞芳在抬眼眼科醫學界頗具分量,20年前擔任林口長庚醫院眼科主任期間,引進了連美國都沒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的“準分子雷射層狀角膜成型術”(LASIK),並完成近500例的人體臨床試驗。可就在最近,他宣佈退出了近視矯正醫學的市場。

蔡瑞芬表示,LASIK是跨時代的醫學創舉,利用雷射刀接近患者的角膜環切約四分三圈,掀起上層角膜後,接著以雷射刀切去下層角膜,再將上層角膜覆蓋回去。由於角膜變薄,焦距變短,從外進來的光線就可精準對焦在視網膜上,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但LASIK具有雷射刀切割精準、近視矯正準確及角膜沒有結疤反應等優點,卻也有術後出現眩光、夜間視力減退及眼睛乾澀症候群等併發症,因此做近視手術不是想要做就可以的,一定要慎重選擇,並且在之前瞭解清楚。

蔡瑞芳在瞭解到很多接受過矯正的患者,在過了十幾年到二十年之後,並未想到的併發症陸續而來,接受過多起的例子之後,蔡瑞芬感到無法實施下去,突然扔出來的震撼彈,他也明白這樣的做法會阻擋別人一定的財路,甚至是人身攻擊,但他依舊堅持退出,作為一名醫生,他感到有責任為病患負責任,繼續這樣的模式經營,難保未來不會出現更多的人深受其害,所以選擇了停止這種手術,防止更多的人被誤導。

如今醫療行為日趨商業化,矯正近視的手術都是在為利益著想,站在患者立場少之又少,蔡瑞芳選擇封刀,也是對患者著想的體現。針對這一現象,考慮做近視收拾的人們,要再仔細考慮一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