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并发症过多,专家已经开始撤退

随着近视成为普遍现象后,近视手术也被广大群众慢慢接受,就在越来越多人通过近视手术矫正了眼睛后,突然在台湾地区,本是最早引进了这项手术的台北医学大学的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却宣布,今后不会再触碰近视手术。

近视手术并发症过多,专家已经开始撤退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进行过近视手术的患者,在十多年以后视力明显下降,很可能与动刀后角膜瓣发炎有关。蔡瑞芳在抬眼眼科医学界颇具分量,20年前担任林口长庚医院眼科主任期间,引进了连美国都没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的“准分子雷射层状角膜成型术”(LASIK),并完成近500例的人体临床试验。可就在最近,他宣布退出了近视矫正医学的市场。

蔡瑞芬表示,LASIK是跨时代的医学创举,利用雷射刀接近患者的角膜环切约四分三圈,掀起上层角膜后,接着以雷射刀切去下层角膜,再将上层角膜覆盖回去。由于角膜变薄,焦距变短,从外进来的光线就可精准对焦在视网膜上,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LASIK具有雷射刀切割精准、近视矫正准确及角膜没有结疤反应等优点,却也有术后出现眩光、夜间视力减退及眼睛干涩症候群等并发症,因此做近视手术不是想要做就可以的,一定要慎重选择,并且在之前了解清楚。

蔡瑞芳在了解到很多接受过矫正的患者,在过了十几年到二十年之后,并未想到的并发症陆续而来,接受过多起的例子之后,蔡瑞芬感到无法实施下去,突然扔出来的震撼弹,他也明白这样的做法会阻挡别人一定的财路,甚至是人身攻击,但他依旧坚持退出,作为一名医生,他感到有责任为病患负责任,继续这样的模式经营,难保未来不会出现更多的人深受其害,所以选择了停止这种手术,防止更多的人被误导。

如今医疗行为日趋商业化,矫正近视的手术都是在为利益着想,站在患者立场少之又少,蔡瑞芳选择封刀,也是对患者着想的体现。针对这一现象,考虑做近视收拾的人们,要再仔细考虑一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