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斯達克中國區代表迴應赴美IPO傳聞;SPAC併購有優勢丨文銀國際

納斯達克中國區代表回應赴美IPO傳聞;SPAC併購有優勢丨文銀國際

上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提醒投資者不要把錢投到中概股,這番言論引發了軒然大波,也讓中概股的信任危機進一步蔓延。市場人士預測,下一步可能更多中概股會被調查,如今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影響也漸漸顯現——外界開始預測中概股會掀起一波迴歸潮,而一些原本對美股蓄勢待發的企業已經考慮撤退。

SEC主席提醒投資者要謹慎投資新興市場,這是風險提示,並不是SEC修改了上市規則,SEC也在聲明中同時指出投資新興市場是多元化投資組合的一部分,並被證明了是對投資人有益的。”在【投資界說】直播中,納斯達克交易所中國區首席代表郝毓盛強調,“美國資本市場的核心價值在於公平準入,監管機構不會針對特定國家或公司而制定不同規則”。

郝毓盛說,十年前的那場中概股危機,SEC並沒有直接修改上市規則,2011年到現在,SEC的幾次修改規則是為了更好地幫助中小企業走入資本市場。“

這次中概股危機,對於赴美IPO沒有本質影響,短期內會有挑戰,但更大的挑戰來自於疫情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

他指出,因為疫情的影響,接下來中國赴美IPO企業的節奏會變慢,一方面是受疫情衝擊很多公司一季度業績表現不佳,另一方面是因為企業跟美國投資人的溝通效率降低。

但從長期來看,赴美IPO仍然是中國企業上市的一大選擇。明勢資本創始合夥人黃明明表示,美國資本市場在相當長的時期裡仍會是世界上最成熟的資本市場之一,中國優秀企業走向全球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優秀的企業和優秀的資本市場是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的關係。

“這一次危機從長遠看是一個好事,中國的優秀企業應該主動擁抱更加嚴格、透明的監管,真金不怕火煉,一個企業良好的基本面,也是促成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條件。”黃明明表示。

對於正在準備赴美IPO的中國企業,郝毓盛給出了建議:“企業應關注兩個方面:第一是業績,業績是立足之本,必須把基本面做紮實;第二是建立與投資人之間的信任,誠信為本,讓投資人相信你的商業模式能帶來的成長空間,這需要企業與投資人保持長期有效的溝通,這是部分中國公司所欠缺的。”

SPAC併購有優勢

在多種赴美上市的方式中,有一種在今年大放異彩,它就是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去年有59個SPAC上市,共募集了136億美元,這是近幾年來SPAC的IPO記錄,今年雖然僅過去一個季度,但是它已有破去年記錄的趨勢了。

企業與SPAC併購最大的兩個優勢:

1、費用少。在整個發行的過程中,保薦費和承銷費會佔到總髮行費用的大頭,比如A股,一般會單獨收幾百萬的保薦費,在收取融資金額5%到10%的承銷費,這取決於項目募資的難度以及經濟環境,像在當前的“疫情當道”下,承銷費就會比平時高。

而與SPAC併購的企業則不需要支出這些費用。一方面SPAC本身就是一個已經完成IPO的現金殼公司,所以企業不用付高額的承銷費,另外由於SPAC的證券單位較好售出,所以承銷費也比IPO低,一般是IPO的5.5%,分為併購前和併購後收;另一方,由於該屬性屬於併購重組並且沒有再次發行證券,所以不需要保薦人簽字。

2、上市的確定性。在A股,最難的地方在於上市的不確定性,承銷商會優先把優質的項目往上推,然後審核階段,審核速度不一樣,有的公司問題少,審得快,有的公司問題多,一直拖著,有些公司一拖都兩三年也很正常。

SPAC併購則會快很多,只要企業與SPAC方同意併購,則雙方就可以以一個新的代碼上市交易。儘管SEC也會對企業的財務情況做審核,但由於其本身已經是個上市公司了,並且在之前已經經歷過多層審核了,所以SEC的審核會較為寬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