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峰:做併購,如何認清自己的“資本”?

產業是基礎,投資是價值發現與價值得升,我覺得無論是巴菲特,還是全球其他著名的投資家,他們的投資最終還是促進產業發展,為產業服務。所以產業是根本,投資是手段,雙輪驅動,以產業為主,我個人認為做投資需要建立這樣的一個價值觀。無論是產業還是投資,最終的落腳點都是提升價值。

胡雪峰:做併購,如何認清自己的“資本”?


以下內容根據胡雪峰老師在沙丘學院講課筆記整理而成,有刪減:



併購對企業的重要意義



● 為什麼要併購?


第一是價值發現。在創業的過程中,根據證券資本市場定義,企業內生性增長達到30%的增長速度屬於高速增長,但是這個30%能夠維持多少年?有可持續性嗎?比如互相網行業、文化行業、TMT等行業可能會在某個時間段增速很快,但是風口過去後,就會放緩,很多傳統行業年均3-10%增長就已經很好了。採取併購的方式去發現價值,獲得企業需要的資源,是實現快速增長的捷徑之一。


第二是產業鏈協同。為什麼要做併購?一定是企業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比如是缺市場、缺產品或者缺技術,而標的方能夠彌補這些空白,當完全靠內部力量不能夠達到或成本較高的時候,可以去選擇併購,這就是產業鏈上的協同和資源上的共享。一個是內生性的增長,一個是外延式的擴張。當然,併購需要有長線的思維,長遠的考慮。


第三是分享成長。被併購企業超預期的成長性,分享它的成長,從投資中獲益。


第四是套利邏輯。這也是現在多數投資機構在做併購的一個短期目的,在並不太成熟的國內資本市場中,通常會有這麼一種現象,一隻長期表現平平的股票,一旦發佈併購信息,都要暴漲一番,被投資人輪番追逐炒作,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套利。


關於為什麼做併購,剛才總結了四點,其實歸納起來就是兩大類,一類是產業併購,一類是套利併購。我們要想清楚做併購是為了什麼,是為套利而去的,還是為產業鏈協同而去的?出發點不一樣,思維邏輯會完全不同,我今天著重講產業併購,價值投資的邏輯,有些是個人觀點與研究,有些內容是借鑑分享業內朋友的一些看法與觀點。


優秀企業,都擁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包括核心產品和核心人才,在做併購之前,要審視自己的企業是否具備這兩點。如果不具備,就要慎重併購。


● 併購的體現形式是什麼?


以併購技術方法來分類,總結下來,併購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第一是收購。這很簡單,就是買進來。收購基本上是大吃小,小船靠近航母居多,當然小魚吃大魚的經典案例也時有發生,概率相對較低。


第二是重組。把彼此規模差不多的企業,或者有互補性的企業,資產、業務、財力、人員等要素重組,可能兩個法人主體獨立存在,經營協同,實現1+1>2。


第三是合併。就是把兩個企業進行合併成一個獨立法人主體。


第四是分立。一個企業集團化或者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會做多元化的經營,多主業、多副業運營,根據發展的需要,可能會考慮把主業一與主業二、主業和副業相分離,獨立運營,這個我們就要做分立。現在,科創板新的規則,允許分拆上市,企業主板已經上市了,如果其中一塊業務和主業務是有明顯切割的,相互關聯不大,新的規則支持分拆上市。


第五是回購。就是分拆出來之後,我再把你買回來,再裝到上市公司。


胡雪峰:做併購,如何認清自己的“資本”?


以併購的協同性來分類,從醫藥大健康領域近幾年的發展態勢來看,可分為跨界併購,橫向併購和縱向併購。


橫向併購:兩家企業都一樣,我們只要規模,把兩家企業的規模加在一起,獲得規模優勢,擴大市場佔有率,提升行業地位;


縱向併購:兩家企業本來是供應鏈關係,上游供應商與下游的市場間進行合併重組。縱向併購更具備產業整合的切入點。


跨界併購:比如文化領域併購了醫藥領域,這就是跨界。近年來,房地產行業和能源行業跨界併購比較多,一般來說,房地產和能源行業受週期性影響較大,在某一強週期內現金流較充足,一旦這些行業處於相對低谷期時,就有較強的轉型開拓新領域的需求。


而對於醫藥行業來說,由於需求的相對剛性,我認為是一個弱週期、長週期行業,多少年來一直比較平穩的發展,相對有穩定的現金流。我們在資產配置上,賺快錢和賺長遠的錢,要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所以會產生跨界併購。


據統計,這幾年跨界併購佔比達到了50%以上,橫向併購佔了32%,縱向併購只佔16%。其中,橫向併購也是中國特色。


在國外,橫向併購很少,基本上都是需要市場就併購市場,需要產品就併購產品。但是在中國,橫向併購主要是大型企業做得多,企業追求多元化,涉足各個不同的領域,企業需要規模,需要並報表,單純以並報表為目的的併購,沒有整合提升,未來會有很多隱患。


● 企業併購的路徑有哪些?


併購的路徑分兩長一短,三個階段:戰略形成(長)→投資行為(短)→整合實施(長)。


首先是戰略形成。要用較長的時間思考並正確的認識自己,我是誰,我有什麼,我為什麼要去併購?然後要分析這個行業的趨勢,併購是不是能給企業帶來幾何級的增長,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如何?第三,是否要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既內生增長+外延擴張,企業的人才儲備夠不夠,管理半徑能不能達到,整個管理系統能不能支持?最後,要形成一個併購方向性綱領,這個方向一定要想好。有時候看到眼前有一個機會,經不住誘惑,衝上去了,有可能成功,但多數是個坑。


第二步是投資行為的發生,包括目標研究、機會搜尋、篩選洽談、交易設計、項目達成。搜項目,需要對目標和行業有研究。如果是已上市公司的併購,還涉及到外部的審批。


這幾年對併購管控比較嚴,很多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被否,今年才有所放開。很多大型民企對海外資本的收購,有一段時間嚴控,我認為原因之一是槓桿資金太大,多數是把銀行、保險或者投資人的錢“綁架”了,綁在一起形成一個基金出去收購,監管層可能會質疑併購的動機。同時,從2017年以來資金出境管控也較嚴。


第三步是整合實施。在併購環節中,戰略形成是發起,投資行為是過程,整合實施才是真正的開始。


如果是套利併購,到交易執行就結束了。因為套利併購,非專業、非產業,所以錢出去的那一刻,你的命運就掌握在你投的那個項目的企業團隊手上,能不能賺錢就靠命。


但產業併購不一樣,整合實施才是萬里長征走了第一步,能不能整合完成,能不能和被併購方形成戰略上的統一,目標上的確定,文化上的融合,這些問題的處理,是決定併購能否成功的關鍵。


● 認清自己


如果想做併購,必須要先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是誰?我有什麼?我想要什麼?我能幹什麼?我能承受什麼樣最壞的結果?這裡,我談談“資金-資產-資源”。


第一,擁有資金。如果手上有“小資金”,我覺得適合做二級市場,或者做一些小的天使和VC。比如做二級市場,所有的錢都在自己賬戶上,贏了虧了都能看得見。做天使和VC,雖然項目小、風險大,但是在中國市場上,追逐天使和VC的資金量很多,確實很有潛力。


如果有“大資金”或者能組織到大資金,可以嘗試併購,比如併購一個平臺性的公司。歐美的企業是越精越專越好,中國的企業都是越大越好,只要足夠大,它的虹吸效應就更大,我們很多企業家都有“老大不死”的觀念。


第二,擁有資產。就是除了資金,擁有被併購方所需要的東西。有資產,就可以再往前推,進一步去做一些PE。


第三,要有資源。資源包括哪幾個方面?首先是人才儲備,因為併購會牽扯到很多人力資源。其次,產品資源要足夠豐富和創新。資金始終是追求優秀的團隊和優秀的產品及新的技術,只有擁有這些資源,才可以考慮真正去做產業上的併購。


結合我們多年的經驗,我不主張套利去併購和套利去投資,我們堅守以產業為基礎的價值投資,投資就是長線。既然我們把投資作為一個職業,或者作為一份認真對待的工作,那就不能抱著投機的心理去做投資,不能抱著去炒價格差的方式去評判一個企業的價值。


● 併購企業的戰略方向定位


投資還要有什麼這樣的準備和心態?就是時刻要雙輪驅動,或者叫兩條腿走路,始終要堅持自己的產業是一個主線。投資是一個手段,或者一個過程,最終還是要回到產業的主線。


產業是基礎,投資是價值發現與價值得升,我覺得無論是巴菲特,還是全球其他著名的投資家,他們的投資最終還是促進產業發展,為產業服務。


所以產業是根本,投資是手段,雙輪驅動,以產業為主,我個人認為做投資需要建立這樣的一個價值觀。無論是產業還是投資,最終的落腳點都是提升價值。


● 併購的夢想VS現實


從併購發生開始,每個投資人都希望利潤增加,規模增大,行業地位提升,然後在資本市場上能夠實現市值倍增、價值倍增,接下來的價值倍增每年還能夠體現成長性、可持續性,之後確定我們的投資是勝利的,而且我們要從勝利走向下一個勝利,以後還要再繼續併購,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這個夢能不能實現?根據美國一個研究機構的結果,併購的現實是,77%是失敗,只有23%是成功的。


我自己也做了一個研究,課題是“併購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我們對148家樣本做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賣方(轉讓方)贏的多。比如我的企業要被別人併購,我一定要賣個高價,一般情況下,賣掉的基本上都是賺的。


對於買家(投資受讓方)是否能贏,有兩個因素影響,有整合與協同的贏的比例高,是專一專業供應鏈延伸、獲取新資源的,贏的比例大;無整合無協同的贏的比例小,跨界的贏的比例更小。


● 中國公司海外收購的動因有哪些?


此前與華泰證券勞志明老師交流,他總結了一些看法,我高度贊同,共享一下他的觀點:


第一,估值相對合理。海外併購沒有PE,都是用息稅前利潤來做評估,息稅前利潤也就三到四倍,價格和價值的偏離不是很大,相對比較理性。


第二,海外NB品牌比較多,產品和技術、服務等,在境內市場有真需要、真協同。


第三,境外融資方便,而且成本非常低。現在境外融資也相對更看好中國市場。


第四,境外有個現象就是很多公司看起來是有控股股東,但控股股東多數都是基金。基金到期就要清盤,一清盤就要找人接,這就帶來了一些併購機會。


第五,國內這幾年發展速度很快,有一批優秀的投資人和企業家,真正具備了國際視野。


第六,老外不太會忽悠。大家可能跟境外資本打交道都很多,很多老外都很單純。比如美國的一些企業,他不會說十塊錢的東西,報價報一千,然後讓你砍價,他會報一個比較靠譜的報價。


第七,境外股東就是股東,管理團隊就是管理團隊,它真正做到了股東和職業經理人的分離。

你去跟他們談判的時候會發現,很多職業經理人不知道股東是誰,但是無論股東是誰,他都堅守他的崗位。


第八,中國資金多,但是中國人投得了,基本管不了。老外願意找這種東家。


● 併購的變化


對於併購,現在大家逐漸迴歸理性。過去很多企業靠併購發展,現在發現併購到處都是坑,於是慢慢的靠發展主業來開拓市場。如果沒有主業,單純靠併購的話,成本是非常高的。


第一、資本市場的發展:近兩年,資本市場也在快速發展變化,現在IPO的通道也在慢慢打開,科創板的推出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像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包括港股的創新板,給大家提供了很多的退出機會和IPO通道。併購越來越理性。


第二,在交易價格方面,現在併購有個非常大的會計處理問題,就是溢價那一部分,一定要計入商譽。比如淨資產是一個億,但是用十個億買的,一個億可以作為成本,九個億一定是掛在商譽裡。今年新出來的商譽減值政策調整,是剛性減值,就是必須在規定年限內攤完,所以每年必須有攤銷。攤銷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什麼?比如你有1億的利潤,如果你有1億的商譽及攤銷,那麼你的利潤就是零,立馬影響當期利潤。影響當期利潤,就影響當期的估值和股票。所以商譽問題是影響現在併購的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第三,二級市場越來越理性,有併購必漲的神話破滅了,不太符合邏輯的併購反而還跌。


第四就是借殼。借殼相當於IPO,會用IPO的標準去衡量和審查借殼,所以這個通道也比較難。

創業板不允許借殼,中小板、主板可以借殼,但是審核很嚴,當然,我們現在有很多企業,也在研究很多的變通方式。


胡雪峰:做併購,如何認清自己的“資本”?


企業併購中的估值


我們對併購標的進行估值,主要考慮四個因素。


第一是可比價,就是同行業過去是什麼價格,你心裡要有一個市場價;同行業已經上市的企業,它的PE倍數是多少;還有就是IPO的封頂價,中小板、創業板和主板的封頂價大概是23倍。


第二是成長性,要評估它的行業地位、企業規模、產品與技術、服務的先進性、可持續性、盈利增長率、團隊穩定性,這些都是評估它價值的綜合性考量因素。


第三是估值的技術方法,就是用什麼樣的評估手段來評估。現在證監會或者財政部認可的評估方法就那麼幾種,但這些評估方法得出來的東西基本不是成交價,成交價都是砍出來的。


第四是支付方式,用什麼方式支付也影響估值。存現金的方式要低估一點,沒有人一下子就能拿出太多現金來做;股票的方式可以估值高一點,高的估值用未來的業績慢慢去消化;還有多種方式的結合,有的是股,有的是債,有的是股加債,有的是債加股,有的是可交債、可轉換債,方式是很多的。


市場上常用的估值方法主要有三種——資產估值法、市場比較法和收益折現法。


資產評估法,包括淨資產估值法、重置成本法、清算價值法、市場價值法。


市場比較法,包括PE法、PB法、PS法。PE法就是淨利潤乘以倍數,PB法就是淨資產乘以倍數,PS法就是銷售額乘以倍數。在什麼情況下使用PS法?就是沒有利潤,只有銷售額,還在成長期。PB法多數是用於國有企業,就是淨資產多少倍,如何保值增值。所以比較常用的還是PE法。


收益折現法就是對未來的測算,比如未來三五年有多少收益,收益完以後折現回來,到今天值多少錢。


在證監會或者上市公司認可的方法就是資產法和收益法,無論談出了多少價格,必須有評估報告,最終公開資料按照評估報告來算。現實中常用的就是市場法,市場法就是討價還價,市場決定價格。所以現實和法規還是有一些差距。



併購過程中關鍵環節的把握與控制



在併購過程中,有七大關鍵環節:方向定位→目標搜尋鎖定→高層戰略溝通→盡職調查→交易方案→談判→風控及退出約定


第一,方向定位。在某個行業已經深耕細作幾十年了,對這個行業熟悉了,就安心的堅定的在細分領域去做,不要輕易去跨界。


第二,目標搜尋。什麼目標是最好的?適合你的,能夠和你有匹配,和產業上有協同就是好的,不要去追逐太多的熱點。


第三個就是溝通。所有的併購溝通基本都是高層之間溝通,因為最終拍板決策的絕對都是老大。首先兩個老大之間能不能合拍,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是一個類型的人,很難搞到一起。另外,如何找到談判的切入點,就要看彼此需要什麼,投資本質上就是一種交換,你拿什麼去交換?你是拿資金、資產交換,還是拿資源交換?手上沒有牌交換是不行的。


第四是盡調。我們多數都是委託社會機構,比如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FA、投顧和券商去盡調,當然這些機構很專業,但是真正核心的問題,他們往往挖不出來,只能做到合規。為什麼說做投資要對行業非常熟悉,因為對這個行業很熟悉的話,這個企業有哪些關鍵點,可能會出現什麼坑,就能看得懂。


第五是交易方案的設計。企業分幾種,一種是特別優秀的企業,你投不進去,但是它短期內可能有資金需求,又不符合銀行貸款的條件,怎麼辦?可以借給它資金,不過也會有一些條件,比如感覺企業很好,有償債能力,但咱不是奔著借款去的,咱是想去拿到股份,那就可以約定先借,達到什麼條件之後再轉股,就是找機會。


還有一種企業比較差,但是你已經投了,想退退不出來,怎麼辦?可以先股轉債。股轉債的好處就是,在法律的追償權上,債權優先於股權,這也是退出的一種方式。所以,股、股債聯動、股權經營權聯動、股和資產重組聯動這些組合拳的運用很重要。


第六是併購談判。談判節奏的把握,有時候就是一種心理上的博弈。一個併購案例真正做下來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在談判的過程中,對項目的瞭解,對合作對手的認識,你的設計方案,都會發生變化,可能和剛開始談的設想會完全不一樣。


第七是退出和風控。首先要把法律文本搞清楚,所有的協議,文本要非常嚴謹,文本確實很多,但關鍵點必須要親自看。第二是設定一些條款,比如業績對賭、現金補償、股份補償、履約質押等,業績對賭這些年用的比較多,是平衡企業高估值的一個迫不得已的辦法。



把握好併購的八個“度”



對於併購,我總結了八個緯度——廣度、深度、精度、力度、氣度、溫度、適度、灰度,如何把握好這八個度?


● 佈局的廣度和朋友圈的廣度


我們說投資必須要有廣度,但是廣度並不產生價值,廣度是心靈或者思維深處的問題,深度創造價值,拓展產投資廣度,夯實產業深度。


比如大健康領域,在這個領域的佈局是什麼,每個企業是什麼情況,這個領域的併購重組可參考的案例是哪些,涉及到的細分領域是什麼,在細分領域重點拓展的關鍵領域在哪裡,這些都要分析清楚。


廣度還包括朋友圈的廣度,就是用誰的錢併購,併購誰。你的資金端,包括銀行、母基金、政府引導基金、資產管理公司等,關鍵時刻能拿得出錢來,直接去做併購,這是資金的組織能力。還有資產端,視野要廣,比如醫療行業,醫藥、器械、醫療服務、醫藥流通這些項目可供選擇。涉及到所在的行業,也要這樣進行梳理,然後再細分。


● 產業深度


做併購,需要有產業支撐,產業始終是根本


比如醫療產業,只要選準這個行業和企業,投準了,根本不用退。投這個領域,看準了項目,肯定比投其他的要穩健。這個行業多年來,就沒有像其他行業一樣出現過鉅額斷崖式下跌的情形。


在經濟困難時期或者低谷時期,鋼鐵能源已經虧損得一塌糊塗的時候,醫藥還是在增長,因為這個相對來說是剛需。13億人,有誰生病不吃藥?誰不上醫院?只不過是規模的大小不同而已。


產業深度我們再細分的話,從前面的藥物發現、研發到生產,到最後的醫院端,每一個環節我們怎麼去投資,用什麼樣的策略,都得去做研究。


● 行業精度


行業精度,就是細分領域。雖然我們已經定位在醫藥健康領域了,但是還要往下再細分,爭取找到再細分領域的龍頭。我不主張去追逐那種多元化的企業,寧可它只有一兩個產品,但是它那一兩個產品在細分領域,一定要是最厲害的,這種企業最有價值。我不太主張企業全面開花,全面發展。


● 力度


第一是控股併購;第二是戰略股東,比如說前三名股東或者前五名股東,是有董事會席位的;還有就是大比例參股,不做百分之一二的蜻蜓點水式的小比例投資,看準了投進去就是重倉持有。


● 氣度


氣度講的是胸懷,要學會共享。投資完成之後,不能以股東地位高高在上,首先是要和管理層一起風擔風險,然後才是共享利益。團隊的利益會和投資人利益綁在一起。在國內,必須考慮團隊的利益,利益是第一導向,錢給不到位,或者利益分享機制不到位,這個項目百分之百失敗。


同時,企業由管理團隊的具體運營,具體執行時他們想採取什麼樣的做法,投資不可能管的那麼細,也是管不住的,派人也基本沒用,所以一定是基於信任,建立分享機制。分享包括跟團隊的分享,跟股東的分享,跟員工的分享,跟LP的分享。


● 管理溫度


溫度就是收購和收心的問題,講的是情懷。收企業易,收人心難。有的併購專家們關注機制問題,體制問題,其實如果併購方真正把被併購方團隊的心收購過來了,所有的體制機制都不是問題。


在工作中,我們要給予對方放心與放任,容錯與試錯,包容與寬容。容錯與試錯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沒有多少人有那麼寬廣的胸懷,沒有多少人長期有那麼寬廣的胸懷。


比如對方做了一件特別錯誤的事情,浪費了企業很多錢,你也會心疼,但是這是難免的,這是要交的學費,必須包容他的錯誤。當他犯錯誤的時候,要多想想他曾經為公司做的貢獻,沒有人一生一直不做錯事,這樣心裡就平衡了。


● 管理適度


股東和團隊之間要定位不越位,幫忙不添亂,補臺不拆臺。投資人管戰略,管理層管執行,千萬不要越界。


● 管理灰度


管理還有一個灰度,就是原則性加靈活性。有些東西一認真你就輸了,不認真也不行,火候和度的把握很重要。灰度是一個企業成功很關鍵的因素,往往都是用好灰度的人,能打破原來的一些規矩,從而實現創新發展。



併購退出,怎麼退?



我的觀點是,做產業投資原則上不需要退出,因為企業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除非徹底不想幹了,去享受詩與遠方。必須要實現證券化,資產證券化我們按流動性分,現金是流動性最好的,然後就證券化資產,再後面是房產,必須要有證券化的可流動的資產,這樣進退比較自如。


資產證券化怎麼實現?當然首選IPO。IPO受各種條件限制,總的來說還是小概率事件,大家投了那麼多企業,IPO的比例有多少?


第二就是併購退出,併購退出還是要以產業為主,以資產重組等為體現形式;


第三是回購,回購退出的收益是很低的,而且往往有可能回購不了。當無法回購時,就要做一些其他的準備了,以法來約束人,以情來感染人。當這兩個辦法都沒有用的時候,可能還有一個灰度。另外,如果是產業投資人,項目團隊一旦做不好,你要有接盤的能力,所以要有這方面的人力資源儲備。


還有一些技術問題技巧性問題,如果是基金形式操作併購是退出的時候,是退股還是退LP份額,還是把股轉成債,然後再慢慢退,這些都要考慮清楚,這些內容來不及多講了,下次有機會再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