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質疑電子政務成效,探討:政府信息化建設中缺乏產業化?

北大教授質疑電子政務成效,探討:政府信息化建設中缺乏產業化?

日北大電子政務研究院院長楊鳳春在2019大數據產業峰會上向電子政務提出5問,對電子政務的內涵,20年建設成果,效能和政府信息化的人員配置提出了質疑。參考詳細

顯然楊教授是對這些年電子政務的發展是需要覆盤整理的。

從國家三金工程開始,應該算是電子政務走進了快車道,國家在IT上的投入是巨大的,現在政府和社會的治理不可缺少的手段。各個政府職能管理時巨大的電子沙盤就是證明。而對於老百姓來講信息化帶來的益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楊教授質疑的IT化與內部治理、實際政務的脫節是存在。

如果用互聯網常用術語就是如何賦能個人,使政府部門智能化。

其實不僅僅是電子政務,我們觀察傳統軟件業,系統集成行業所涉及的企業信息化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

過去在很多行業不僅僅是政務業務導致的IT需求不是第一需要的,指導性的需求才是主流,如常工作中能通用的也只是輔助的一些統計保送功能。項目建設了這麼多年,隨著計算機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發展,全行業的IT化勢在必行,通過手機信息的傳遞處理已經賦能到基本民眾,而作為一個運營或運行的組織,如果不跟上社會的變化,不論什麼行業什麼機構都會處在被詬病,被淘汰的邊緣。

但是我們看到經過一二十年的建設,IT系統在不斷增加,課時普通公務員也好,職員也好並沒有效率提升的感覺,很多情況下,企業或者政府的系統實現了信息流轉的功能,只是一種流程替代。而不是優化和改造。

這個事我認為信息化不是很成功的關鍵所在。

IT治理應該是個從頭到腳的工程。

北大教授質疑電子政務成效,探討:政府信息化建設中缺乏產業化?

我們的IT建設,往往只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缺什麼補什麼,少什麼加什麼的過程。

往往缺乏前期準備,當然說這個的時候我們很多大型IT項目還是進行了很多的調研,通過諮詢公司,通過管理公司進行了大量的調差研究,出了很多報告。也形成了方案。但是仍舊有絕大多數的項目是拍腦袋的,只是需要就要找乙方開發,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當落地以後為了推廣,會強制使用,為了避嫌我不說實際情況,但是我的確遇到在基層,一個人員每天都要使用好幾個軟件或者app進行業務處理的情況。

還有一些電子政務更變成建站項目,基本沒什麼業務處理能力,也是前期缺乏認真對待的態度。

規劃、研究、論證、設計往往都沒人去做或沒能力去做,如果說缺乏人才也是未必。只是這種差事需要有點精神就未必能找到了,國外行業軟件的強大往往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智庫做研究,很多成形的報告和方案供軟件開發參考提供指導,其實國內銀行業也是類似的模式,任何業務也都是後面的各種報告和研究給予了實施上的支撐。

後面是落地的問題,很多情況是需求模糊,實現糊弄,最後拖到天怨人怒也解決不了, 也可能設計論證高大上,落地和稀泥,這也和實現能力有關,也可能和層層轉包有關。這個涉及到整個行業的能力水平,中國優秀的IT人才日益湧向外企和互聯網的今天,我國大多數企業和政府項目真正的實現的開發人員的能力和薪資是真的匹配的,很多都是剛畢業沒多久的外包人員。所以落地鍾出現問題基本不是什麼問題,最後終究能讓項目跑起來,後面都是基層人員和開發人員的付出。

電子政務楊教授給出的答案是產業化,其實我不才覺得和產業化無關,目前來看電子政務在系統集成行業做了十幾二十年,其實也出現了很多專門做電子政務的公司,也有很多系統上馬,幫助政府和民眾解決了很多問題。

首先是政府在信息化的時候,真正變成智能化需要變更組織架構,需要不斷優化流程和組織構成,企業在運行中為了不斷適應市場,最大的調整就是不斷優化各自的流程,前後端分離,前中後臺分離採用不同的架構很有必要,這樣有效的支撐組織調整、流程調整,提升速度和效率,當然這裡只是建議,鑑於其特殊性,往往只是YY一下而已。

其次這裡要對楊教授提出減少政府內IT人才而專注服務,我是不贊成的,想銀行行業提出科技金融,政府機構也應該提成科技政務,同樣擁抱IT人才,IT人才在政府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需要提升科技人才的待遇,鼓勵科技人才在內容生產、流程優化、技術研發能地方實現更多的價值。

同時也要培養自己的電子政務方面的研究人才和科技人才,加大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同時也需要要敢於應用和推廣各種科技產品和科技成果,面對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

如何體現政府部門的服務和指導本質才是科技需要做的事情。

IT業發展到這個地步,可以說任何行業應該鼓勵甚至要破格的把IT業加入到自己行業的本質要素之一的程度,我們看到下一階段是萬物互聯的階段,將會更大的智能能量出現在我們的周邊,各行業如果還墨守成規,那麼大範圍的人工替代潮絕不是危言聳聽。

北大教授質疑電子政務成效,探討:政府信息化建設中缺乏產業化?

同時根據信息行業的發展,區塊鏈的出現,也會有大量去中心化的活動出現,將會給社會帶來大量的影響,希望能看到整體社會能跟上社會變化的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