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工匠”孫國昌:黃酒釀造的“守舊”與“破格”

  近日,柯橋區10名“傑出工匠”名單公佈,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技術質量總監孫國昌名列其中。

  孫國昌是一名“守舊”的匠人,自大學畢業起便開始釀酒,至今已在釀造行業上耕耘了26年之久;孫國昌也是一名“破格”的匠人,在“手工製作”備受推崇的當下,他與公司的前輩、專家一起完善智能化釀酒系統,讓原本靠“感覺”吃飯的釀酒師,搖身一變成為和數據打交道的研究員。

  從孫國昌的身上,可以看到許多匠心品質:執著、精益求精、專注……1994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會稽山”,在車間工作時,他曾挑戰過製作酒母數年沒有一罐酸敗的紀錄;在黃酒研究院時,為了選育出一種適合的酵母,他不厭其煩進行了數百次實驗;他撰寫了研究塊曲、合理提高黃酒酸度等20多篇論文,發表於《中國釀造》等國內外重點學術雜誌,還考取了高級釀酒師、國家級評酒委員。

  如今,在“會稽山”的生產車間,看不到熱氣騰騰的釀酒場面,取而代之的是一臺臺巨大機器以及精密的數控操作平臺。10年前,公司投入數億重金開啟智能化改造,精於鑽研的孫國昌對每一道工序的優化都進行了嚴格推敲,並和公司領導、同事反覆研究。至今,數字化已滲入“會稽山”釀造的方方面面,孫國昌和公司其他釀酒師也成為了對工藝參數進行大數據分析、挖掘相互關聯性、優化釀酒工藝控制的研究員。

  不少人覺得,現代化技術同工匠精神背道而馳。但孫國昌認為兩者不矛盾,“技術革新,工藝保留。從浸米開始,蒸飯、制曲、制酒母、前發酵、後發酵、壓榨、澄清、煎酒直至儲存,這一套紹興酒傳統釀造工藝,我們一步不少、一步不變。”

  鑑湖水是紹興黃酒的“血”,於是“會稽山”花巨資從鑑湖源頭引水入廠,建造了水處理廠,通過砂濾、超濾,確保釀造用水的質量;糯米是紹興黃酒的“肉”,於是公司在安徽建立糧食基地,保證優質糯米、紅皮小麥的供應。在“會稽山”的智能化流程中,有無數自動檢測點,甚至連酒瓶上商品張貼的質量都有檢測……這一份份“執拗”,正是孫國昌等人的匠心體現:他們牢守著黃酒的“靈魂”,尋找技術突破,以落實他們淳樸又豪氣的心願,“讓我們釀出的產品,百分百使消費者滿意。”全媒體記者 章哲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