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賀知章其人及其詩看盛唐氣象


從賀知章其人及其詩看盛唐氣象


隨著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氣勢恢宏的盛唐氣象以更為震撼的視覺影像出現在我們面前。劇中時而醉酒作詩,時而感慨垂淚的大臣何監讓大家印象深刻,何監的原型便是賀知章。提起盛唐,人們的第一反應總會是李白和杜甫這樣的大詩人。其實,比李杜略早的賀知章同樣值得令人稱頌,並且,官運亨通的他彰顯著更為宏大的盛唐氣象。賀知章生活在盛唐,為人瀟灑,狂放不羈,詩歌意境高遠,清新流暢,是盛唐詩人的典型。本文將首先簡述盛唐氣象,再從賀知章的生活交遊及時人對他的稱呼來看他作為盛唐典型詩人的鮮明個性,最後結合時代和詩人個性看他詩歌中的盛唐氣象。(主要是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結合個人感受分析詩歌意象與情感。)


從賀知章其人及其詩看盛唐氣象

一、盛唐氣象

盛唐是指唐玄宗開元、天寶這一時期,約50多年。經濟繁榮、政治清明、開放包容、思想兼容幷蓄是這個時代特徵。

學界把盛唐氣象定義為一種開放的、多元的、蓬勃向上的、剛健明朗的風格。宋代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把“氣象”列為詩之五法之一,“氣象是指詩的形象(‘象’),與詩的形象所透露出來的精神實質(‘氣’),或稱之為一個時代的總體風格”。盛唐氣象也是對盛唐詩歌總體風格與特徵的概括,盛唐詩“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嚴羽言)。

二、賀知章其人

1. “吳中四士”

賀知章是盛唐前期的詩人,與包融、張旭、張若虛並稱為“吳中四士”,他們都是“文詞俊秀,名揚上京”的詩人,可見其文詞成就頗高。

2. 仕途順遂,文人典範

賀知章生活在唐王朝經濟繁榮、國力鼎盛之際,被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感染,被科舉制度激勵,青年時追求理想和功名,仕途順遂。他是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進士,“得陸象先引薦,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開元十年(722年),因宰相張說的推薦,入麗證殿修書。開元十三年(722年),遷禮部侍郎,後為太子賓客,秘書監。

晚年明哲保身,為避黨爭辭官歸隱,受盛唐道教影響,追求自由,陶醉於翰墨詩酒,稱“鏡湖隱士”,蘇軾有詩道“狂客思歸便歸去,更求敕賜枉天真”。

賀知章作為一代文人,又在仕途上有成就,可以說是文人典範。

3. “飲中八仙”

賀知章與李白等人結為“飲中八仙”,他們在詩歌中抒發人生抱負與理想,在酣飲中張揚個性,宣洩喜怒憂思與豪情。杜甫初至長安,與仰慕已久的李白等人交往,結識了這樣一批嗜酒、豪放、曠達的文士,杜甫遂作《飲中八仙歌》,以獨特的體例與傳神的肖像刻畫了八位“仙人”的醉態,“飲中八仙”便因此得名。杜詩開篇寫的就是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表現了賀知章曠達縱逸的性格。賀知章自己有一殘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顛。”寫其在落花時節飲酒之醉態,生動傳神。

相比於魏晉文人的嗜酒豪飲,我們便不難看出“飲中八仙”所表現的盛唐氣象。魏晉文人是“目擊衰亂,不甘隱避,則託為放逸”的消極對抗,也是在政治黑暗的環境下的一種保身之舉,是一種退路。而盛唐文人雖也有悲傷無奈,但飲酒作詩更像他們在黑暗無望的情況下給自己找的一條出路。他們以酒為趣,以詩為樂,笑傲人生,藐視一切,他們的醉態裡多少是有一些灑脫豪邁在的。賀知章是如此,同為“飲中八仙”的李白就更是如此。盛唐詩人的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盛唐的開放寬容、政治清明、繁榮昌盛造就的。


從賀知章其人及其詩看盛唐氣象


4. “清談風流”“四明狂客”

賀知章為人曠達不羈,善談笑,風流俊爽,被人譽為“清談風流”,晚年尤加放誕,自號“四明狂客”。關於賀知章的“狂客”形象,史料也多有記載,如“性曠夷,善談論笑謔”“性放善謔,晚年尤縱”“性曠夷,善譚說”“晚節尤誕放,遨嬉里巷”等。

他不拘禮法,常與下層人士來往,與張旭、李白等人交誼很深。筆者以為,他個人所表現出來的包容平等的心態和整個盛唐的開放包容是分不開的。


從賀知章其人及其詩看盛唐氣象


三、賀知章其詩

賀知章的詩作今存十九首又二句,其中七首為郊廟樂章,三首是“奉和聖制”之作,其他為送別、寫景、詠物、抒情的篇章。(王啟興,張虹.賀知章、包融、張旭、張若虛詩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賀知章的詩歌具有“雄渾豪放的剛健之美、清新自然的真摯之情”(李珂.賀知章研究[M].山東師範大學,2019.)

以下將分別分析賀知章的郊廟樂章詩、應制詩、送別詩、寫景詩、詠物詩、抒情詩,從詩句和詩人情感中發掘盛唐氣象。(二殘句已在上文“飲中八仙”中分析過,下文不予分析)筆者認為《答朝士》《董孝子黯復仇》三首難以歸到以上任何一類,將在最後單獨分析。

1. 郊廟樂章

共有七首,分別為《順和》《太和》《肅和》《雍和》《壽和》《福和》《太和》,是為玄宗開元十三年封禪泰山所作。

這七首詩中雖然齊梁綺麗的詩風尤存,皆文辭優美,其意多在歌功頌德。但詩的境界恢弘大氣而不流於諂媚,歌功頌德之外,也展現了盛世氣象,如“昭昭有唐,天俾萬國”等。這組詩中賀知章描繪了盛唐的光明強盛,表達了自豪之感,詩已初具盛唐氣象。

2. 應制詩

《奉和聖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謨字》《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奉和聖制春臺望》這三首應制詩皆對“開元盛世”的文治武功和“盛唐氣象”有所反映。《奉和聖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謨字》中“西學垂玄覽,東堂發聖謨。”反映了士人集於天子跟前,人才濟濟的盛況;“枯朽沾皇澤,翾飛舞帝梧。”則反映出自己被任用的欣喜之情。《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九攻雖不戰,五月尚持戎”表現詩人不為戰敗憂傷,依舊對未來充滿信心,側面表現出大唐的赫赫國威;“遣戍徵周牒,恢邊重漢功。”表達了作者希望安定邊疆,鞏固邊防的心情,是盛唐文人憂國憂民的體現;“謀成帝幄中”更是直接讚揚了聖治功德,展現了唐朝的恢弘氣象。《奉和聖制春臺望》則是眺望所見,“神皋類觀賞,帝裡如懸鏡”描繪了京城長安巍峨壯麗的萬千氣象,展現了開元盛世的雄渾氣度與風采。這三首詩詩風豪放,氣度昂揚,字裡行間洋溢著一種國家繁榮富強的自豪感,以及積極樂觀的自信心。

3. 送別詩

送別詩有兩首,《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已在上文提過,另一首是《送人之軍》。這首詩一方面書寫惜別情懷,如“送子成今別,令人起昔愁”,另一方面鼓勵去邊地的友人即使身處荒涼的邊塞地區,也要“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為國建功立業,保衛邊疆地區和平安寧。雖然是送別詩,但離情別緒較少,詩人立足高遠,格調昂揚健康,反映盛唐文人積極報國求功的志向,與後來的盛唐邊塞詩有相似之處。

4. 寫景詩

《採蓮曲》本是樂府舊題,賀知章“舊題新作,一掃古曲訴男女相思的綺麗詩風,用詞清雅,是其恢弘之作之外的清新明快的代表”,筆者以為此詩頗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感。詩的前兩句“稽山雲霧鬱嵯峨,鏡水無風也自波。”幾近於白描,清新淡雅。後兩句“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採芰荷”中“芳菲”盡與採“芰荷”對比,縱然春日已盡,但夏日芰荷已悄然開放。全詩描繪了稽山鏡水的秀麗風光,美景也襯托出江南水鄉採蓮女子的美麗形象。從這首詩中,我們能感受到詩人迴歸自然山水後的恬淡閒適。明代顧璘批點《唐音》亦言此篇意在說明富貴之外,別有可樂者。

5. 詠物詩

《詠柳》是一首詠物詩,是讀者最為熟悉的詩之一,也是賀知章知名度最高、流傳最廣的作品之一。《唐詩箋註》贊此詩曰,“賦物入妙,語意溫柔”。筆者以為,此詩的妙處在於詩人奇妙的想象和新穎的比喻,而盛唐的開放包容與思想活躍也正體現在這令人驚歎的巧妙構思裡。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以“碧玉”比喻柳葉顏色,“妝”字又將柳樹擬人化,使人聯想到柳樹如“碧玉小家女”一般的清純自然之貌。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萬條”是為誇張,極言柳枝繁多茂盛,表現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以“綠絲絛”比喻柳枝, 凸顯出柳枝的纖細輕盈、顏色翠嫩。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又巧妙設問,引人思考。末句“二月春風似剪刀”再次運用比喻將春風化無形為有形,比喻巧妙新奇。


從賀知章其人及其詩看盛唐氣象


6. 抒情詩

賀知章的抒情詩多抒發對故鄉的情感,如《曉發》和《回鄉偶書二首》。《曉發》是早年赴京趕考時所作,“海潮夜約約,川霧晨溶溶”寫景物的迷濛之態,似乎也有對未來的迷茫之感;“故鄉杳無際,明發懷朋從”有對故鄉的不捨,對朋友的懷念,情感基調較為低沉。《回鄉偶書》的第一首寫詩人少小離家,老大返鄉時所見所感的複雜心情。前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對比之下,頗有時間流逝,物是人非的慨嘆,而“鄉音無改”卻值得慶幸和自豪。後兩句“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中還是能體會到一些反主為客的落寞無奈的,但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以詼諧的兒童問語作結,新穎獨特,營造了趣味盎然的戲劇性場面,哀傷之情有所減淡。《回鄉偶書》第二首從“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裡得到慰藉,對故鄉的人事風景的變化有所釋懷。

筆者以為賀知章的思鄉抒情詩展現了物是人非的滄桑之感與懷念之情,略顯感傷,其中的盛唐氣象並不明顯。但在查閱相關資料之後,對《回鄉偶書二首》有了新的認識。這是“盛唐之音的典型代表”,“在詩歌中,只有盛唐詩人,才有這種超越時間、空間、自我的能力,寫個人的哀怨,竟能表現出非常豁達的氣魄,把悲劇真正地昇華到美的境界中去。”

筆者將賀知章的一首題壁詩《題袁氏別業》歸類在抒情詩裡,因為題壁詩多為興之所至,有感而發。《題袁氏別業》又名《偶遊主人園》,詩人描寫了和別業主人偶遇的場景,語言自然純樸。後兩句“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讓筆者不由自主地想起李白《將進酒》中“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兩句,都鮮明地顯現出詩人對美酒的痴狂,以及坦蕩樂觀豪放的個性。


從賀知章其人及其詩看盛唐氣象


7. 《答朝士》《董孝子黯復仇》

《答朝士》中賀知章回應嘲笑自己有吳地口音的朝士“鄉曲近來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吳兒”,毫不掩飾地嘲諷,絲毫不感到自卑。《董孝子黯復仇》最後一句“兩意既已盡,碧山吾白頭。”是放下恩仇的灑脫,是對自在隱居生活的追求。

(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