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瞭解嗎?

最近寫了幾篇關於青春期話題

的文章,很多家長朋友表示有共鳴,相似的媽媽們在評論區大吐苦水,也有“熬出頭”的家長們分享寶貴經驗,彼此勉勵,相互取暖。

青春期的孩子究竟有多“可怕”?沒有經歷過,就沒有發言權。

著名當代作家麥家這樣形容自己青春期的兒子:“陪伴他,說得難聽一點,就是陪伴一頭老虎,你得小心翼翼。”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瞭解嗎?

有位網友說:“如果對面的真是隻老虎,你大可以避而遠之,或者乾脆將其打死,但青春期的孩子,自己生的,無可遁逃!感覺生了個仇人。”

一些致力於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父母,陪伴孩子走過成長敏感期、度過分離焦慮、圓滿地完成幼小銜接,平穩地走過三年級……人人豔羨的“別人家的孩子”,一定能有個安然平穩的青春期嗎?不!

大家上在網上“尋醫問藥”——“如何平穩度過青春期”、“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可是,青春期的孩子究竟最討厭什麼?內心有著怎樣的焦灼與恐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清楚嗎?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瞭解嗎?


下面幾個場景,皆是真人真事,其中有你的影子嗎?

1、

在我們這,按市重點高中升學率排名,前十名幾乎都是民辦中學。雞娃的家長們幾乎是從小學一年級便開始備戰小升初,各種課外輔導班、超前教育,通過層層考試選拔,將孩子送進那些“閃閃發光”的民辦中學;

今年是小升初政策改革的第一年,為了顯示教育的公平性,民辦中學招生首次取消自主招生。

家明六年級時平均成績位列年級100名前後。若在往年,他定競爭不過精英教育出來的學霸們,但如今他幸運地通過搖號進入當地排名第一的民辦初中。爺爺奶奶高興得大擺筵席以示慶祝。

席上,親友們說得最多的祝福就是:“三年後再來這裡慶祝你考上重點高中,6年後考清華北大,光宗耀祖。”

我看見家明笑容漸漸凝固,越來越沉默。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瞭解嗎?


第二天,家明媽就開始張羅報暑期補習班,她對家明說:“民辦中學教學進度快,咱們底子差,一定要在開學前惡補一番,必定要牢牢抓住這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家明不樂意,“同學都忙著畢業旅行,你讓我忙著補課?”

“你以後會感謝我現在的正確決定的!這個全科輔導我花了2萬元給你報的,你以為我的錢是大風颳來的嗎?還不都是為了你好啊!”從小到大,媽媽的決定都不容置疑,這次也一樣。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瞭解嗎?


2、

自弟弟出生後,家明得到的關愛就明顯變少了。不知道是天性使然,還是因為缺愛,他自我價值感較低,表面上溫順寡言,實際上敏感易怒,只是他的怒一直被自己壓抑著。

他不只一次向好朋友東辰抱怨,懷疑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六年級時他曾透露過想離家出走的念頭。

東辰說:“感覺自從搖進名校,家明在家裡的地位明顯提升了。”

有一次,我碰到爺爺揹著書包,家明則兩手空空地跟在後面。我問:“聽說校車能直達小區門口,那還是很方便的。”

爺爺說:“是啊!是啊!”卻沒有要把書包還給孩子的意思。

我看了一眼佝僂著背的爺爺身後近一米七的少年,他悄悄地向爺爺翻了個白眼。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瞭解嗎?


3、

家明媽下班回來,“今天作業寫完了嗎?”

“快了。”

晚上8點,家明還在寫作業,媽媽又問:“快寫完了嗎?”

“快了。”

晚上十點,家明還沒寫完……

媽媽逢人便說:“私立校壓力大啊,作業實在多……”

開學一個月,家明媽說孩子作業錯誤率高、作業時間過長,老師私信要求家長重視與配合。而家明總有一堆的理由:“因為沒檢查所以錯得多”、“因為剛才在看課外書,現在才開始寫作業”……

問得多了,他便暴跳如雷:“不要你們管我”。

他反鎖房門,警惕家裡的每一個人。

有一次弟弟又溜進他的房間裡玩,被他按在床上打。媽媽循聲而來,看到他正用被子矇住弟弟的頭,慌忙拉開,吼了他兩句,他當即爆發:“我手下有分寸,不會蒙死他的。你要是不信,要不現在就打死我吧!”,然後摔門而走。

家明媽事後心有餘悸,“我一再告誡弟弟,不要去惹哥哥,可小娃娃好了傷疤忘了疼,總愛去招惹他,我不得不多看著點,青春期的孩子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強勢媽媽此刻流下了脆弱的淚水。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瞭解嗎?

4、

家明比東辰大一歲,從穿開襠褲開始就一直是好朋友,且多年來從未紅過臉。

阿哲是家明最要好的小學同學,雖鬧過幾次小矛盾,但很快都握手言和。

三個孩子偶爾一起玩。

今年,性格內向的家明和渾身運動細胞的阿哲去了不同的中學。東辰則加入了阿哲所在的校外籃球訓練營,小菜鳥東辰把這位優秀的籃球前鋒奉為偶像,阿哲把東辰當弟弟關照帶領。

三人再聚首時,阿哲和家明的共同話題明顯變少了,而東辰總有很多關於籃球的話題要請教阿哲。

家明覺得自己被最好的兩個朋友孤立了。他陷入痛苦和焦慮,但又不好意思明說,他開始刻意親近阿哲,甚至有些卑微地討好;他同時疏遠東辰,對東辰愛答不理。

東辰漸漸也不去找家明瞭,“他已經不把我當朋友了。我覺得他自從上初一後,整個人都變了,脾氣很古怪,翻臉比翻書還快。”

家明在路上遇到東辰,他想上前打招呼,又糾結、尷尬、侷促。東辰也想打破僵局,又怕再一次遭到冷遇……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瞭解嗎?


綜上,青春期孩子內心掙扎的原因——

1、渴望被認同,又害怕辜負別人的期待;

2、渴望獨立,又希望依賴;

3、討厭學習,又不得不提高成績;

4、渴望友情又充滿嫉妒;

5、渴望表達又極其敏感;

……

這都是因為心理成熟的速度跟不上生理成熟的腳步,外表上,他們越來越接近成年人的樣子,而內心的小孩卻在掙扎、迷茫……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瞭解嗎?


那麼,青春期孩子究竟恐懼什麼?

1、害怕被誤解

一切矛盾的源頭,皆來自於不理解。家長又習慣性站在自己的角度,以成年人的認知界限去評判孩子的行為。

往往令孩子惱羞成怒,或破罐破摔。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瞭解嗎?


2、害怕沒面子

明代呂坤在《呻吟語》中提出七不責,其中之一就是“對眾不責”。孩子犯了錯,不要當眾責罵,否則會讓孩子丟失尊嚴。

已經有太多不幸的事例告誡我們,當眾打罵孩子,他們可能會極端地用生命去捍衛尊嚴。


3、既害怕被鎮壓,也害怕不戰而勝

他們不停地折騰,潛意識就是為了“打敗父母”,從而證明自己長大了,是有力量的。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你需要多提問,少給建議,因為建議就是批評。——《解碼青春期》

孩子大概率不會把父母苦口婆心的建議聽進去,他需要經過自己的“思考”,以自己的輸出來證明自己的獨立能力和智慧。

如果遇到強勢的鎮壓(“你應該/必須做什麼、怎麼做”等),他會產生很挫敗感,或者惱羞成怒。

如果父母因為害怕衝撞而選擇刻意迴避,雖然表面上孩子“贏了”,但這種不戰而勝的經歷並不能幫助他從內在建立起真正的自信。

青春期的“叛逆”就是一種攻擊性。他需要朝向安全的人辯論、爭鬥,最後以勝利表達釋放,將所有幻想和理想化成功外化,他才能在以後道路中堅強獨立。否則,只能帶著看似勝利的假面,內心並沒有真正成功的經驗。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瞭解嗎?


4、害怕被嘮叨

心理學上有個“超限效應”,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尤其是一些父母平時與孩子的情感連結少,日常只是在不停地提醒、詢問、打斷孩子,習慣於循環重複地下指令,勢必勾起孩子心底的憤怒和厭煩。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恐懼什麼,作為家長,我們真的全然瞭解嗎?

青春期是每一個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這是一個特別擰巴的人生階段。衝撞在所難免,不同孩子最關注以及懼怕的點或許有所不同,但都一致地渴望獲得可靠的支持。

否則,一些孩子可能會向內攻擊,便容易出現抑鬱等自傷的行為;

而有些孩子轉而向外攻擊,便容易發生口角、傷人等破壞性的行為。

如果我們不曾瞭解,或者我們誤讀了青春期孩子真實的需求,又如何能夠更好地陪伴孩子度過迷茫期,逐漸走向成熟?


感謝閱讀!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