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軟件企業都在"去O",甲骨文公司惹誰了?

今天媒體報道,A股上市企業石基信息旗下的石基零售打算拋棄甲骨文數據庫,轉向阿里雲PolarDB數據庫。前段時間,另外一家叫做伯俊軟件的企業也同樣宣佈了“去O”計劃。顯然,未來也不排除還會有軟件企業宣佈類似計劃。


為什麼軟件企業都在

單一廠商做出一項決策,可能會出於公司戰略、策略而進行調整,但是一家又一家軟件企業宣佈與甲骨文數據庫解耦,這就不是的單一公司自身的問題了,而應該上升為一種行業趨勢。

那麼,軟件企業為什麼都要拋棄甲骨文呢?

如果時間倒回到十多年前,中國的軟件企業,比如用友、金蝶等企業,在數據庫層面幾乎都是要集成甲骨文數據庫。因為這是業界最好的數據庫產品,當然客觀上,中國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數據庫產品。

今天,中國軟件產業整體上其實也遇到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放在它們面前的似乎也只有一條路——向SaaS企業轉型。其實看看國內兩家軟件企業的翹楚,北用友、南金蝶今天在做什麼,就能知道,軟件企業轉向SaaS已經向射出去的箭,沒有了回頭路。


為什麼軟件企業都在

軟件企業向SaaS轉型,其實就是要把應用層的功能轉到雲的平臺上去。而云是一種新型的IT服務模式,將數據庫、存儲等資源進行了池化,隨需使用,非常方便。這個時候,傳統的中間件、數據庫就有點捉襟見肘了,不是產品不行,而是在部署、交付和使用上,跟SaaS服務脫節了。SaaS服務跑得快,但是數據庫等環節遲遲未變,反而開始拖後腿。

甲骨文其實在向雲轉型的過程中一直很遲疑,因為雲意味著是自我商業模式的一次徹底革命,上市公司有業績壓力,因此轉型上就邁不開手腳,但是等到必須要轉的時候,AWS、阿里雲、谷歌等廠商已經跑在了前面。甲骨文是遭遇創新者窘境的最新案例。


為什麼軟件企業都在

很多年前,軟件行業流傳過這麼一句話,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套用這句話,軟件企業必須轉向SaaS,轉就是找死,但不轉就是等死。

那麼多軟件企業都要轉型SaaS的時候,大家都要去集成雲上數據庫,作為本地部署的甲骨文數據庫從當年的“小甜甜”,就變成了今天的“牛夫人”。

回顧過去幾十年的科技發展史,能夠穿越每一次技術浪潮的公司並不多見,柯達、諾基亞手機沒了,百年IBM也風雨飄搖。

甲骨文並沒有惹誰,只是自己沒能跟上時代,導致今天被人拋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