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敗東夷使商王朝達到頂點,他功在千秋,他叫帝辛後人稱紂王

紂王商朝末代君主,在歷史上一直說他沉湎酒色、窮兵黷武、不聽諫言搞得天怒人怨是個暴君,與夏桀並稱桀紂,然而事實上我們大部分人對紂王的認識是來自封神演義,這只是部小說並不是歷史,而且周代商之後為了名聲自然要極力貶低紂王,以致紂王白白揹負了三千年罵名。

歷史上的紂王名叫帝辛,他天資聰穎,神力天生,且文武雙全,他是開拓了商王朝最鼎盛疆域的君主,他遠征東夷一舉把商朝版圖擴大到東海,為神洲一統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商王朝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君主。

他打敗東夷使商王朝達到頂點,他功在千秋,他叫帝辛後人稱紂王

帝辛自小就聰明,能言善辯,極有軍事才能,比他兩個兄長要能幹得多,他也因此而以賢能繼位,帝乙逝世後,帝辛執掌大商,他大刀闊斧地對社會進行改革,當時舊貴族勢力極為強大,對君主權利產生了極大制約,帝辛為了收攏權力,對貴族強力打壓力,重新提拔新貴族,使各階層重新穩定,他又鼓勵農桑,推行牛耕,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國家重新強大起來。

在當時盤據黃河流域下游的東夷部落是商王朝的心腹之患,東夷實力很強一度想擴張因而威脅到殷商,東夷有著與殷商不同的文化、習俗、語言,因此無法和平相處,殷商雖然與其多次開戰卻也是無功而返,等到帝辛繼位後,憑著極高的軍事天賦,前後兩次大徵重創了東夷部落,迫使他們離開黃河下游,帝辛一連竄的向周邊用兵,使商王朝的版圖快速擴張,把黃淮流域都納入進來,商王朝的疆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過接連用兵也使得國家損耗很大,四周的諸侯見到王朝虛弱頓時開始蠢蠢欲動。

他打敗東夷使商王朝達到頂點,他功在千秋,他叫帝辛後人稱紂王

帝辛很快發現了這一問題,為了威壓各部,他直接下令拘壓了當時最為強大的西伯候姬昌,看到周人臣服後,他才再次率軍繼續征戰東夷,想把東夷部落全部納入版圖,經過數年的奮戰將士們已經推到東海之濱。然而正當殷商大軍征戰時,周人在積畜夠實力後武王姬發乘機發動叛亂,他聯合八百諸侯以帝辛殘暴為由對朝歌發起了致命一擊。

他打敗東夷使商王朝達到頂點,他功在千秋,他叫帝辛後人稱紂王

殷商的大軍正在東邊浴血奮戰,一時來不及調動,帝辛無奈只能命大將惡來率著大批戰俘與奴隸組成的聯軍去阻擋,於是雙方於牧野相遇並展開大戰,而這些戰俘與奴隸根本沒有什麼忠誠可言,紛紛倒戈使殷商軍隊全線崩潰,大將惡來戰死,周人順利的入主朝歌,帝辛迴天無力只能自殺,延續幾百年的大商就此覆滅。

他打敗東夷使商王朝達到頂點,他功在千秋,他叫帝辛後人稱紂王

殷商最終於滅亡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帝辛激烈的社會改革所導致的,貴族階層尖銳到不可調和的矛盾,由於改革對各大貴族集團的利益造成極大的損害,因此才會導致政治動盪,加上新老貴族的激烈爭鬥波及並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才導致殷商後期民怨沸騰,各階層衝突不斷。

他打敗東夷使商王朝達到頂點,他功在千秋,他叫帝辛後人稱紂王

做為一個有為的君主,他只是想把權利都集中到中央才能重振大商王朝,只可惜歷史上所有的改革雖然能讓國力得到很大的上升,但因為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最後都會推翻,並且新的王朝輕鬆的得到之前的改革成果而變得十分強盛,而為了掩飾起兵反叛的罪過,自然要極力貶低殷商,才能顯示大周是順應天意推翻暴政的正義之師。

所以說帝辛的罪大都是周人後來抹黑的,要知道周人聯合各部討伐帝辛的幾大罪狀里居然還有一個是因為大力提拔任用平民,這也算是罪過,可見當時階層固化有多嚴重,這在現在看來完全沒什麼大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