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為何明清的評價卻大相徑庭

全文1643字 丨 閱讀約需5分鐘

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為何明清的評價卻大相徑庭

在英國BBC紀錄片《中國故事》中有這樣一段獨白:1644年(崇禎十七年),明朝中國。世界上最偉大的文明國家,經歷了一場毀滅性的外族入侵。

評論區立馬炸開了鍋。

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為何明清的評價卻大相徑庭

《中國故事》截圖

“明朝十三省,得拿一省之力供養朱姓家族吃喝,這種王朝還是早日滅亡比較好。”

“清朝一朝都得為乾隆六下江南掏腰包,你怎麼不說?”

類似的文字還有很多,有人開始質疑這部紀錄片的真實性,也有人開始互相“對話”,深信自己所持的觀點才更勝一籌。

明朝,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王朝共傳16帝,共計276年

清朝,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算起,共傳12帝,國祚276年

但令人奇怪的是,同樣是傳國276年,同樣是王朝體制,為什麼後人對其的評價卻大相徑庭?

其實,翻開史書,細細看一看明清兩個王朝在走到盡頭的時候,兩朝的國君是如何作為的,相信答案不會很難找到。

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為何明清的評價卻大相徑庭

李自成起義軍

崇禎十六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起義軍圍攻北京,皇室圍困。

崇禎帝登上煤山(也稱萬壽山,今北京景山),遠遠望著彰義門和城外的連天烽火,連連踱步的崇禎帝,只是發出一聲聲的哀嘆,卻徘徊無語。

不日,李自成攻破北京。明軍在農民起義軍和清軍的夾擊中,節節敗退,幾乎已經完全喪失戰鬥力。

諾大的皇宮中,崇禎帝獨坐在宮中飲酒長嘆:“苦我民而,苦我民而!”

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為何明清的評價卻大相徑庭

宮殿圖

太監張殷上前道:“皇上今日若降,他日仍可再朝。如若今日不降,則恐難完退。”話音未落,崇禎帝拔出劍來,一劍將其刺死在大殿之上

晚些時候,胸懷治國理想的崇禎帝無奈出逃。途中崇禎帝頻頻回顧,他的心中仍然裝著對這個國家的盛大願景和對人民的熾熱情感,他多麼希望這只不過是一時之痛。

但東華門被亂箭所擋,齊化門被奸臣鎖死。崇禎帝只得重返皇宮,城外已是火光映天。

翌日拂曉,崇禎帝奮力的擊打著前殿的古鐘,低沉而又穿透性的鐘鳴被厚厚的宮牆折返回來,他就這麼一直敲啊敲啊,文武百官卻無一人前來

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為何明清的評價卻大相徑庭

崇禎皇帝

崇禎帝最後還是來到了煤山的那顆歪脖樹前。他緩緩脫下身上的藍色袍服,冷靜而又鎮定的揮動著筆尖。

“鄭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這一年,崇禎帝時年33歲。

在身為皇帝的最後一刻,在生命的最後時間,崇禎帝心中掛念的仍是黎明百姓,放不下的是芸芸眾生。他對百姓的深情以至於願用自身的四分五裂,去呵護百姓們的周全。

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

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為何明清的評價卻大相徑庭

末代皇帝 溥儀

從1925年到1932年,退位後的溥儀在天津生活了七年。

這七年,他一直在尋求機會實現復辟。為實現復辟的夢想,溥儀甚至並不否定他和日本相互勾結的事實。

他曾說:“我在日本公館裡住了些日子,到了天津之後,我一天比一天更相信,日本人是我將來複闢的第一個外援力量……我拉攏軍閥、收買政客、任用客卿全不見效之後,日本人在我的心裡的位置,就更加重要了。”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後,一直想要找一個擋箭牌作為自己惡劣行徑的“正當理由”。最好的目標人選自然是溥儀。

1934年,溥儀在“新京”南郊杏花村舉辦了他嚮往已久的登基典禮。溥儀改國號為“大滿洲帝國”,改稱“皇帝”。臺下出席儀式的200多日本官員當場予以承認。

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為何明清的評價卻大相徑庭

《時代》封面

當上“傀儡皇帝”的溥儀頗有些神氣,還作為政治人物登上了《時代》週刊。

“我不管日本人在東北殺多少人,運走多少糧食和煤,只要不讓我當大清的皇帝我就不會心甘。”

溥儀心中始終藏著一個皇帝夢,為了這個虛幻的夢,他不惜“三載皇帝”

三歲稱帝是溥儀別無抉擇,這是溥儀作為末代皇帝的悲哀。但1934年的溥儀已是28歲,而這一次是他自己的選擇。

33歲的朱由檢,一劍刺死了勸降的太監,一件藍袍深情寄百姓,一段白綾守護了一個君主最後的尊嚴。

28歲的溥儀,三歲登了末代皇帝的基,三載皇帝似淺夢,三為個人待遇而置民族氣節於不顧。

28歲與33歲,差的不是五個年頭,而是一顆滾燙熾熱愛國的心,一個祈願國富民安的胸懷。

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為何明清的評價卻大相徑庭

《山坡羊·潼關懷古》插圖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縱觀史書,無論秦漢明清,一朝興亡,受苦的是百姓;一朝滅亡,受苦的還是百姓。

千百年來,毋庸置疑的是封建王朝走向滅亡是歷史必然的選擇,也是最好的選擇。

參考資料:《明史·本紀第二十四》《明史·流賊傳》《清史稿》《我的前半生》《山坡羊·潼關懷古》

同是276年,同是末位皇帝,為何明清的評價卻大相徑庭

點贊是鼓勵,更是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