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王陽明、張居正、孫承宗哪個能夠改變大明朝,延緩它滅亡呢,或者有沒有起死回生的可能性?

陸興畢


我認為戚繼光、王陽明、張居正、孫承宗,他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明朝的滅亡,如果將他們放到明末時代,同時皇帝對他們充分的信任,充分遵尋落實他們的政治和軍事主張,那麼很有可能讓明朝起死回生。

一個朝代的興衰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政人,即皇帝和大臣,事在人為也說的是這個道理。反觀明代以前的歷史,多少王朝的存亡中,皇帝和大臣都起了重要作用,以隋朝為例,由隋文帝楊堅創立,在隋文帝、大臣高炯、武將楊素等君臣的一起努力下,統一南北,征服匈奴,安定社會,繁榮經濟,開創了“開皇之治”,而到了二世隋煬帝楊廣時期,橫徵暴斂,陷人民於水火之中,迅速消耗了前期的積累,也迅速葬送了大隋王朝。

一個明君加上一群賢臣可以讓一個破財的王朝興盛,一個昏君加上一批佞臣也可以讓一個興盛的王朝迅速滅亡。

而戚繼光、王陽明、張居正、孫承宗有延緩大明王朝的能力,如果充分發揮他們才能,也有可能讓大明起死回生。



自持閣


人生最大的幸運,就是生逢其時、一展抱負!

在華夏的歷史上,不乏於危難之際力挽狂瀾的天才般的人物,時代為他們搭建了大舞臺,他們抓住了登臺亮相的機會,得以青史留名。

例如天才般的將領衛青、霍去病,千里奔襲、北擊匈奴、逐虜焉支、封狼居胥,為大漢成就不世功業!

例如唐朝的郭子儀,於安史之亂的危局當中,中流砥柱、征討平亂、匡扶大唐,為唐續命,功莫大焉!

例如漢初開國功臣韓信,以其神鬼莫測的兵法,橫掃天下、大敗項羽、幾無敵手,為大漢的建立立下赫赫之功。

韓信、郭子儀、霍去病等,他們恰好生了那個“需要他們的時代”,恰好碰到了“能夠重用他們的帝王”,他們恰好“掌握了改變局勢的力量”。 龍虎風雲,一旦際會,天下為他們而改變。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無力迴天。

有這樣一些人,並非才華不出眾,並非能力不超群,並非胸中無丘壑,偏偏生在一個“技無所用、才無所施”的年代,努力一生卻終無所得,或者,得到的配不上他們的野心與付出。

例如辛棄疾,胸中有百萬兵甲,劍下有萬夫之勇,原本是沙場點兵、驅逐金兵、恢復大宋江山的不世猛將,偏偏朝廷不思進取、無所重用,鬱郁一生;

例如嶽武穆,兵法無雙、勇力蓋世、金兵聞之喪膽,一生所求便是直搗黃龍、踏破賀蘭山,卻被昏君奸臣所害,遺恨風波亭;

例如大明少保于謙,國家乾材、智勇絕倫、一身鐵骨,率領百萬軍民力抗瓦剌,挽大明立國以來最大的危機,卻被英宗所殺,一生壯志難酬。

辛棄疾、于謙、岳飛,或是沒有碰到對的人,或者沒有碰到好的時代,或是缺少了政治權謀,最終鬱郁難伸,令人扼腕!

那麼,我們從時、勢、人、局來分析戚繼光、孫承宗、張居正、王陽明四人,就能夠很清楚地分析出他們能否讓大明朝起死回生。

一、戚繼光:一個出現得太早的軍事天才

明朝最牛的武將,基本上扎堆出現在開國時代,徐達、常遇春、藍玉、傅友德等。而到了明朝中後期,軍事天才就很難湧現了。

並不是沒有,而是缺乏讓他們發光發熱的舞臺。戚繼光算是趕上了好時候。

戚繼光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在沿海地區抗擊倭寇,幾乎以一己之力、編練戚家軍、獲取朝中重臣支持,將浙江地區的倭寇殺得乾乾淨淨,從此海靖平安。

然後,戚繼光也曾經為大明戍邊,戚家軍彪悍的戰力,為遊牧民族為之膽寒,數十年沒有大規模的犯邊之舉。然而,戚繼光也就僅止於此了。因為在這個年代,大明依舊強大,缺少讓戚繼光繼續建功立業的機會。

一句話:戚繼光生早了,打打倭寇,守守邊防,沒有趕上那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

二、孫承宗:一個具有超越前戰略眼光的蓋世強人

孫承宗的年代,大明最大的危機已經顯露端倪,那就是來自塞外的後金。

如果再往前推個幾十年,誰能想到北方苦寒之地、白山黑水之間,居然會崛起一個叫努爾哈赤的強人。

而李如松、李成梁等事實上的割據軍閥,居然會坐視後金發展壯大,最終成為大明亡國的最大威脅。以李家、吳家等軍閥的軍事實力,如果掃穴犁庭、直搗黃龍,哪有後金入關?

孫承宗敏銳地看到了後金對大明造成的威脅,費盡心力構築了固若金湯的關寧錦防線。高築城、廣積糧、屯精兵,日夜堅守,清兵數十年未能破關。

更重要的是,孫承宗針對後金的作戰模式,優化了城防立體防禦作戰,依託大明在科技、裝備上的優勢,將北方防線守得滴水不漏,清軍望關而興嘆!

如果孫承宗能夠一直被重用,那麼大明的歷史很有可能改寫,可惜他遇到了史上最強太監九千歲魏忠賢, 在關外後金虎視眈眈的時候,他卻在天牢裡蹲苦窯!結果,他以畢生精力構築的北方防線就此分離崩析!

而在明朝內部,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更是如火如荼,可以說,李自成攻入北京,其實上大明已經亡了!再也不可能組織起國家規模的軍事行動了!

其後,孫承宗在危難之時,又被崇禎皇帝起用,可此時大明已經病得奄奄一息,孫承宗縱有經天緯地之才,又有何用?

所以,即使是戚繼光、孫承宗這樣的戰爭強人,放在明朝即將滅亡的崇禎時期,也難以作為。

其一,大明沒有錢,財政上拿不出錢來編練強軍,錢哪去了?都被明朝的官員們貪汙了。最後……被李自成打得交了出來!

其二,崇禎皇帝生性多疑、刻薄寡恩,那些能打的不是坐牢,就是被他罷官、甚至是處斬。崇禎是勤政,可缺乏政治眼光,勤快就是亂來。

否則,以戚繼光和孫承宗的軍事才華,如果能夠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和充分信任,就李自成那點能力,還真不夠他們打的!

大明是窮,可如果國內平定,依然有潛力可挖,戚繼光、孫承宗率軍守衛北邊,國內勵精圖治,誰敢說大明沒有回天之力?

三、張居正:大明排名第一的政治家

如果要給明朝所有的政治家排個名次,我絕對把這一票投給張居正。萬曆登基之後,張居正出位內閣首輔,開始輔佐皇帝治理這個龐大而臃腫的帝國。

大明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錢!為什麼缺錢?因為土地大規模兼併,許多良田託庇於官員名下無須納稅。張居正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萬曆六年,帝用大學士張居正議,天下田畝通行丈量,限三載竣事。用開方法,以徑圍乘除,畸零截補。於是豪猾不得欺隱,裡甲免賠累,而小民無虛糧。總計田數七百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頃,視弘治時贏三百萬頃。然居正尚綜核,頗以溢額為功。---《明史》

張居正是一個改革家,它改革的核心就是重新丈量田畝、實行實地實徵,短短時間內極大地充實了國庫。萬曆能夠有底氣有能力發動“三大徵”,主要就是張居正的治理之功。

可以說,張居正就是萬曆朝的中興之臣!如果張居正出現在明朝最為危險的末世之時,以他政治家的眼光和智慧,一定能夠最大程度上去解決大明的內憂外患。

然而,張居正解決不了最重要的問題:

即他根本無法得到崇禎皇帝的信任!張居正之所以能夠一展抱負,歸根到底是萬曆皇帝和太后對他的充分信任和倚仗!就張居正那性格和脾氣,在崇禎年間可能早就去蹲天牢了!

四、王陽明:一個無法預測的全能聖人

王陽明的名氣和他在思想界的地位,遠比戚繼光、張居正、孫承宗要高得多。然而,在務實上,尤其是軍事和政治上,王陽明是遠不如以上三人的。

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思想、文化上。這樣的人在歷史上並不鮮見。例如孔子、孟子等。

但是從歷史的時間尺度來看,這些思想家發揮過什麼作用?沒有!

真正推動歷史進步、造成王朝更替的,反而是那些務實派,例如發明家、軍事家、科學家,甚至是陰謀家。

思想家並不是沒有用,但是一種學說,一種思想,往往要歷經千百年的沉澱、消化、吸收才能夠成為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而且,不一定能夠成功。

席捲大明天下、攻破北京城的李闖王,它跟老百姓談思想談文化了嗎?沒有!他只說了一句話:闖王來了不納糧!當年紅軍發展隊伍的時候,講大道理了嗎?沒有,只寫了一個標語:老鄉,參加紅軍可以分到土地。

因為他們抓住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核心需求!所以才能夠以星星之火燎原!

戚家軍為什麼戰力如此彪悍、冠絕明朝?因為士兵拿的是雙餉啊!

王陽明的思想,如果出現在明朝末期,根本不會起到什麼作用,越是偉大的學說思想,越需要安定團結的政治、社會環境來推廣。

亂世之中,吃飽飯比聽課重要。打跑後金韃子比學文化重要。所以,即便王陽明生活在明朝的末世,也無法為明朝延續生命。

總結:時代的大潮,如黃河長江之水,浩浩蕩蕩,無可抵禦。朝代的更替,也如同山川之崩、大河決蕩,不是任何一個人所能夠改變的。

無論是軍事征伐無雙的戚繼光,還是戰略眼光超前的孫承宗,亦或是治國有方的張居正,或是思想光耀千古的王陽明,都不可能改變明朝滅亡的現實。

  1. 在經濟上,明朝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賦稅沉重、國庫空空、百姓流連、造反不斷、田地拋荒;

  2. 在軍事上,長城外的後金虎視眈眈,陝西的李自成剿之不絕,四川的張獻忠殺人屠城,可謂內憂外患、無力迴天。

  3. 在人才上,那些軍事幹才、治世能臣,都被崇禎殺得乾乾淨淨,滿朝盡是爭權奪利、黨爭不斷,為求清名置國家於不顧,泛於空談而無挽社稷傾頹的良策!

  4. 在政治上,皇帝多疑寡恩,官吏腐敗不不堪、貪婪成性,食盡民脂民膏,老百姓焉能不反?

  5. 在大環境上,蟲災、洪水、小冰河的低溫,導致莊稼絕收、百姓逃亡,出現了百里無人煙,千里無雞鳴的慘狀。

這樣的大明,即使是張居正、戚繼光、孫承宗、王陽明齊至,又有何用?改朝換代天地寬,順應歷史的潮流,開始一個新的時代吧!


脂肪故事


古語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朝代的更與迭,興與亡,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先進的必然會取代落後的,如果制度從根本上腐朽了,單憑几位能臣賢將,能在一時延緩其腐朽的過程,但根本不可改變其敗亡的結局。

明朝的興衰歷程也是這樣的。

明朝從明太祖朱元璋立國,到成祖朱棣中興,推行的政治制度都符合當時的社會趨勢,使得明朝的當時國力強大,外部的邊疆穩固,對外的影響力巨大,曾有鄭和七下西洋等事。內部百業俱興,人們的生活穩定。可這些並不代表明朝的政治制度就沒有弊端,就是這些弊端,為後期明朝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明朝之殤

一)宦官當政

宦官當政始於朱棣的統治時期,他是依靠兵力奪得的皇位,皇位的正統性,為諸王及臣下詬病,為打壓及防範他們,朱棣就開始倚用宦官,用以監視群臣,在原有的錦衣衛外,設立了歷史上著名的特務組織“東廠”,任用宦官掌管,後來權利日盛,《明史 宦官傳序》說,從永樂年間開始,宦官有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至此宦官干政,成為明朝政治的一惡例,貫穿明朝中後期的歷史,他們的危害在於,宦官的文化水平不高,卻肆意弄權,隔斷了皇帝與群臣的交流通道,加劇了國家內部矛盾,清代趙翼的《甘四史記·明代宦官》一書曾描述到:“然考其致禍之由,亦不盡曲通文義也,王振、汪直、劉瑾,因稍之文墨;魏忠賢則目不識丁,而禍更烈,大概總由於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輩得以愚弄而竊或威柄。”

才有了,王振導演的土木堡英宗被俘之辱,憲宗時期的汪直擅政,武宗時期劉瑾引發的“安化王之亂”等一系列事件,對明朝的政體損害極大。

二)朋黨紛爭

朋黨之爭歷朝歷代都有,可到到了明朝卻愈演愈烈,成為影響大明政權的頑疾。

明太祖立朝之初,為加強皇權,廢除了丞相之職,六部直屬皇帝管理,就是為防範朋黨,可各部的事太多,就仿照宋制,選任了一些文官為閣臣,組成內閣,參與國事建議及文件發佈的工作,但多為兼職,沒有實權。但到了明朝中後期,很多皇帝不理朝政,就開始放權,閣臣權益日重,與內廷的宦官發生矛盾,宦官勾結六部的官員與之對立,最為有名的就是“東林黨事件”,至此朝政日亂。

三)內亂不止

從明朝建國開始,儘管進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國家改革,國力恢復,但不知為何天災特別多。

據史料記載,明中後期,境內持續發生大自然災難,造成大面積的糧食減產甚至絕產。因為在明中後期,全球氣候突然變冷,我國史稱“明清小冰期”,從明中後期延續到清朝初期。

天災是一方面,明朝日漸腐敗的朝廷,及不斷地官員之間的內耗,稅賦日重,搞得民不聊生,起義就應運而起了,史料記載的起義,從明初一直持續到李自成攻陷北京,滅亡明朝。

四)外患不息

元朝政權失敗後,大多數蒙古部落獨立起來,分裂為兩大勢力——韃靼和瓦剌,就是他們一直騷擾大明的北疆。而南邊的倭寇從洪武開始,也一直騷擾不斷,直到嘉靖末年才被平定。而清朝的興起,更讓明朝應接不暇,連年用兵,讓國庫日空。


覆巢之下的名臣

當世哲人王陽明

王明陽在明朝是以哲學家的身份出現的,他的“知行合一”,對後世的影響巨大,但在皇權集中的明朝,無非是自我修身與處事的方式,對於明朝的政治根本並無多大的影響,那對歷史進程的影響更加有限了。

悲情輔宰張居正

可謂明朝第一能臣,是明朝權利最大的首輔,也是明朝推行改革最多首輔。輔佐年輕的萬曆帝開創了“萬曆新政”。

經濟上推行的“一條鞭法”,它簡化了賦役的項目和徵收手續,使賦役合一,並出現了“攤丁入畝”的趨勢,讓"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開創了“萬曆新政”。

在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

可張居正當國十年,所攬之權,是神宗的大權,張居正的效忠國事,獨握大權,在神宗的心裡便是一種蔑視主上的表現。

所以張居正逝世後的第四天,神宗就是下令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且張居正也險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張居正在世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

張居正想以己之能,延續明朝國運,可最後的悲慘結局,說明如果政治是黑暗的,他的努力也只是徒勞而已。

英雄氣短戚繼光

戚繼光明朝名將,以抗擊倭寇揚名,經過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後又在北御韃靼。

張居正病逝後,因他是張居正舉薦的,遭彈劾因此遭到罷官,回鄉後抑鬱而死。

在盛行政治政治傾軋的明朝,戚繼光也之才豈能改變明朝國運。

滿門忠烈孫承宗

歷經三朝,以謀略撐起明末江山,在明朝末年,主要主持對清的作戰,儘管功勳卓著,卻被罷官在家,最後舉家殉國。

孫承宗所處的時期,明朝已經是大廈將傾,政治的弊端已經沒有辦法改變了,憑他個人之力,無力改變大明朝的最終滅亡。


所以,一個國家想要永久的興盛,並不能靠幾個人能改變,要看它是否符合民心,是否是先進政治制度,是否會內部不斷的自我修正。

圖片部分來自網絡,侵聯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