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張居正為什麼不自己做皇帝?

林建敏7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趣,張居正為什麼不自己做皇帝,答案是不可能!我們從制度本身和張居正本身進行回答:

歷史的步伐進入了明清時期,皇權已經非常的集中,自從朱元璋廢除丞相之職後,大明王朝的皇權已經進入了非常空前的集中。我們都知道明朝的宦官干政非常嚴重,但是從來沒有聽說宦官可以廢掉皇帝的,但是在唐朝就非常嚴重。而內閣首輔的權利就更小,在張居正之前的內閣首輔只能算是皇帝的秘書,實際權利還是握在皇帝手裡,雖然張居正利用“考成法”,可以一部分掌握監察系統,但是,監察系統還是相對獨立的存在,萬曆四年的時候,還有給事中上書彈劾張居正呢,說明張居正是不能一手遮天的。最終的權利還是握在李太后和小萬曆手中。



張居正也是從來沒有想過當皇帝的,他是陽明心學的繼承和實踐者,他一心為了大明王朝,他不會生出一點異心的,就拿高拱來說,被馮保陷害的時候也是說要讓周王當皇帝,可見明朝的時候,皇權已經深入人心。張居正是不會生出異心的。


說到底,張居正只會在皇權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拯救大明王朝,他是不會生出絲毫的異心的。


風雨奕生局


帝王也分三六九等

開始內容前,大家不妨跟船伕做個調查。在明朝276年國祚中,共有16位皇帝,大家能說出其中幾個來?其實即使是平時愛看歷史書的船伕也一口氣說不上幾個,除了開國的朱和尚,篡位的朱棣,倒黴的建文帝,以及死在歪脖子樹上的崇禎,其他幾位印象就淡的很了。

其中還有不少要多虧了小說和影視作品才被人們記起。所以說都是皇帝,但皇帝彼此間的差距還是不小的。開國皇帝自然一言九鼎,殺伐隨心,算得上名副其實的九五之尊,但到了王朝末年,文臣、宦官、外戚等諸多勢力,盤根錯節尾大不掉,皇帝在這下面前有時也不得不低頭,成為近似傀儡的存在。

就拿張居正來說,他歷任三朝,服務過的三位皇帝分別是:嘉靖皇帝朱厚熜(cōng)、隆慶皇帝朱載垕(hòu),萬曆皇帝朱翊鈞。

嘉靖皇帝登基後,為了認自己親爹親媽,硬是和大臣們鬥智鬥勇了3年,才保護了自己叫自己親媽一聲媽,和叫自己親爸一聲爸的權利。這在普通人眼裡是一個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對身為皇帝的嘉靖來說卻是極大的奢侈,需要豁出去身家性命來保護,這皇帝當得可真沒勁。

隆慶皇帝雖然不用像他老爸一樣擔心叫媽叫爸的問題,但他需要面臨的問題是,叫了,沒人理!因為老爸一心忙著煉丹修仙。老媽不受老爸寵愛,在隆慶17歲的時候便去世了,隆慶就在一個沒有愛的世界裡,戰戰兢兢活了近30年,然後當了6年皇帝就死了。人生看不到半點幸福的色彩。

萬曆皇帝有一個好老師,留下的一手還算看得過去的牌,萬曆一開始也是蠻上心的,但是當他發現作為一個皇帝竟然連決定自己死後和哪一位妃子葬在一起的權利都沒有時,他決定撂挑子了!事情是這樣的,萬曆最心愛的妃子生的不是嫡長子,按照嫡長子繼承製,萬曆最愛的女人是無法成為下一任皇帝的生母的,進而無法與萬曆合葬在一起!(註釋1)萬曆這皇帝當得也是憋屈啊。

眼睜睜見證了三位帝王的悲歡離合,張居正心中或許生不出半分羨慕,反而有一絲絲同情的味道。

還是名臣流芳傳千古

所以說張居正選擇了做一名治世之能臣,憑藉自己八面玲瓏的情商與謀略,加上經世濟民的能力,成就了明朝一片難得的中興氣象。如今我們一提到張居正,大多數人都會有些印象。而在史書和民間傳記中更是有不少典故和段子。

角度不同,自然風光不同,普通人眼裡的無上皇位,很可能就是權臣眼中華麗的牢籠。這些在尋常百姓難眼裡和心中,都是很難理解的。帝王,這個詞在某些人眼中就是一生的夢想,但在另一些人眼中則可能只是個符號,象徵,甚至傀儡。成為或取而代之並不是人生價值的最優解。


註釋1:在定陵的地宮內明萬曆皇帝朱翊鈞的棺槨兩旁各擺放著一副棺槨,一個是孝端王皇后,一個是孝靖王皇后。前者是萬曆皇帝當太子時的太子妃,去世的比較早。後者就是王恭妃,王恭妃先後生一子一女,卻並不受寵,最受寵的是鄭淑嬪。萬曆十四年正月,鄭氏生皇三子朱常洵,神宗進封鄭氏為皇貴妃。這樣,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引出了麻煩。“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王恭妃生的朱常洛是庶長子,自然也應是皇太子。群臣和李太后都支持立朱常洛為太子,可是神宗不喜歡王氏母子,鄭貴妃又總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因此,立太子的問題遲遲不能進行。這樣,圍繞皇太子的冊立問題,在明朝的歷史上發生了長達15年的奪嫡風波。


船伕聊名著


歷史上大一統朝代,皇位被權臣所篡的大概只有王莽了,王莽篡位的水到渠成,是大漢劉氏後繼乏人,王莽手握重權,民心歸附,王氏家族勢大根深等等有利條件,促成了短命的新莽王朝。

後世野心勃勃,權傾四海的曹操,至死也不敢取漢代之。皇帝之位,亂世之時雖形同虛設,畢竟是一國的象徵,“皇權天授”,不是誰都能消受的了的!

到明朝朱元璋時,借鑑歷代得失,罷丞相,置監察御史,各種職權相互制約,就是為了防止權臣做大,皇帝乾綱獨斷,終明一朝,權臣沒有,奸臣倒是一抓一大把。到萬曆年間,張居正身居內閣首輔,實則攝政,就是代理皇帝,權力大的驚人。但他壓根就沒敢往“篡位”這方面想過,張居正,平頭老百姓出身,朝堂內外,無親無故,能夠官居極品,也是時事造英雄,祖墳冒青煙所賜,不敢妄想再進一步。

明代的言官確實厲害,上至皇帝,下到地方官員,只要逮住有問題,絕對是狂轟亂炸,先用唾沫淹你個半死再說。官居首輔的張居正對此也是心有餘悸,因為老爹過世,在以孝治天下的明朝那可是大事,必須回家治喪守孝三年,張居正當時就蒙了,放下剛辛辛苦苦爭來的首輔之位回家三年,等回來黃花菜都涼了!絞盡腦汁,與不想放他走的李太后演了個雙簧,“奪情”——就是國家需要你,離不開你,違背一下常情,節哀順變,留下來為國盡忠。總算留了下來,可言官不幹了!整天罵他不孝的奏章都快有一人高了!張居正對著來勸他的王錫爵跪下來,要抹脖子,聲淚俱下,可見張首輔當時被逼到什麼份!要是篡位當皇帝,估計罵他的奏章壓都能把他壓死。

“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儒家的思想一直是以臣道自居,輔佐君王成就王道實現自身價值,後世讀書人拼命讀書的目的無非是把自己學問賣給皇帝獲得功名利祿,至於當皇帝,那種大逆不道的想法,估計這些讀書人包括張居正在內,腦海裡想都未曾想過。

張居正雖與時為大同總兵的戚繼光關係密切,但也十分忌憚,明朝對朝臣與邊將的往來極為敏感,張居正死後,戚繼光就是因為此被彈劾下臺,潦倒後半生。張居正確實沒有軍權,所以也當不了權臣。

張居正朝中沒有根基,沒有軍權,言官又如此兇猛,受正統儒家思想的影響深諳君臣之道,怎麼會覬覦皇帝之位呢


澹臺燭滅


這個問題很有趣,直接回答就是:不可能。

首先來認識一下張居正。明代著名的權臣,萬曆皇帝小時候最害怕的人。但是機巧善謀,治世有方:創考成法,整頓吏治,清丈土地,推行“一條鞭法”治黃整淮,修整邊防,功在社稷,主政十年,救了明王朝,而得“救時宰相”之譽。他身為帝王之師,力育天子,行非常之師德。

什麼是權臣?就是有權力的人。隆慶皇帝死後,張居正逐漸掌握實權,並且正式施行“考成法”,考成法的實行,提高了各級部門的辦事效率,而且明確責任,賞罰分明,從而使朝廷發佈的政令“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張居正整飭吏治的目的主要還是“富國強兵”。張居正自己所說:“近年以來,正賦不虧,府庫充實,皆以考成法行,徵解如期之故。”可見,實行考成法雖是一種政治改革,但它對整頓田賦、增加國家財政收入起了很大作用。

所以在權臣背後,張居正還是一個名臣,能臣。那麼張居正那麼有能耐,為什麼不自己做皇帝呢?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做不了。我們知道明清兩朝是封建時代皇權制度最發達的兩個朝代,所謂發達就是制度體系完整導致皇權異常強大。

舉個例子,你知道張居正是內閣首輔,但其實內閣首輔只是個六品小官。雖然整天在皇帝面前轉悠,但是官位品級很低,原來就是給皇帝看文件,當秘書的。只不過發展到了後來,逐步掌握了實權,但還是六品小官。

同時張居正雖然有相權,但是沒軍權,這也是制度完備的一種體現。

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張居正的下場就可知道, 張居正死後極慘,不但被下令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且險遭鞭屍,連家人都未倖免。

說到底,張居正還是朱家的一條看門狗。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這話問的,區區一個內閣首輔都能自己做皇帝,你也把皇權看的太脆弱了吧

你見過宋朝後有過權臣?宋朝以後除了慈禧和袁世凱,誰還能威脅皇權?

就張居正的的位子,皇帝隨便就能廢了他,甚至廢他都不需要皇帝,如果他再多活兩年,改革就會失敗,失敗自然就會下臺了,還需要皇帝動手?

內閣本來是一群六品小官,相當於皇帝的秘書班子,是想用小官管大官的方式控制朝廷官員,只是後來大學士管部,內閣權重了而已,但離威脅皇權還有十萬八千里。

再說,他根本無法染指軍權,拿什麼篡位?你以為殺了皇帝就能做皇帝?那豈不是宮女太監都能殺了皇帝而自己做皇帝?


南朝居士


非不能也,實不可為也!

張居正在其作為萬曆皇帝的首輔大臣時,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力極其大。縱觀歷史,明朝如張居正一般權力的大有人在,但都沒人廢皇帝而自立,像奸相嚴嵩、太監魏忠賢、劉瑾等。終其原因就是明朝的制度,使得這些人雖然權力在握但也不能肆無忌憚毫無底線,這個底線就是皇權。

張居正權力再大,但沒有兵權,決定了他只能在文官處發揮影響。自古的政變都是要有兵權作基礎,沒有武力一切都白搭。

到明朝時,儒家思想已經在中國大地根深蒂固,誰都知道孝悌禮義廉恥,忠君愛國。廢帝自立就是以下犯上,忤逆之罪不可饒恕。假若張居正是個不要臉的,不管這麼多儒家禮法,一心想篡位自立,那別人也不允許的。就算不用武力殺他,言官的奏章也可以把他壓死。

世界不管怎麼變,其還是有一套自己的規則在運轉。就如當今美國是世界上唯一霸權國,那是否意味美國總統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呢?非也!只是他的霸權範圍能夠大一點而已。所以,張居正的處境也一樣,你孫悟空再牛逼,也是有如來佛祖的五指山壓你。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萬事萬物都有其存在的規律,不要輕易打破藩籬。否則,大難會臨頭!


歷來史住


張居正為什麼不自己做皇帝?旦丁分析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儒家的忠君觀念在作祟,在封建社會里,謀權篡位被視為大逆不道,特別是儒家更是如此認為,一個篡字,何等了得,即是百代之下,也難逃悠悠之口。



其二、有的人適合讓人輔佐,有的人適合輔佐別人,張居正就是第二種人,他任宰相期間,把他的能力發揮的淋漓盡致,大力推行一條鞭法,是明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

其三、張居正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加之明神宗朱翊鈞,又是他一手培養的“萬曆新政”繼承人。


其四、皇帝不是人人都能做的,需要天地人和,民心所向,最起碼,篡位也得有兵權,張居正染指的了兵權嗎?沒有兵權,拿什麼去篡位?

其次就算他有能力,殺了皇帝,登上大寶的未必就是他,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你能以這種方式殺皇帝,別人也能殺你,所以說,對於張居正而言,造反成本高,風險大,所以在大形勢下,決定了他只能當一個權臣,而不是皇帝。

時光如梭,物換星移,幾百年前的事,當事人具體是怎麼想的,後人也不過是根據歷史記載,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對是錯,也僅代表一家之言,而歷史畢竟沒有假設,張居正畢竟也沒有走那一步,如果他走出那一步,也許歷史就要被重寫了。


伊斯旦丁2


張大哥這個和諸葛亮的情況是差不多的。為了什麼呢,簡單兩個字:道義。所謂,道為君道,義為臣義。張大哥是讀聖賢書的帥哥,所以這點覺悟還是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