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王阳明、张居正、孙承宗哪个能够改变大明朝,延缓它灭亡呢,或者有没有起死回生的可能性?

陆兴毕


我认为戚继光、王阳明、张居正、孙承宗,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明朝的灭亡,如果将他们放到明末时代,同时皇帝对他们充分的信任,充分遵寻落实他们的政治和军事主张,那么很有可能让明朝起死回生。

一个朝代的兴衰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政人,即皇帝和大臣,事在人为也说的是这个道理。反观明代以前的历史,多少王朝的存亡中,皇帝和大臣都起了重要作用,以隋朝为例,由隋文帝杨坚创立,在隋文帝、大臣高炯、武将杨素等君臣的一起努力下,统一南北,征服匈奴,安定社会,繁荣经济,开创了“开皇之治”,而到了二世隋炀帝杨广时期,横征暴敛,陷人民于水火之中,迅速消耗了前期的积累,也迅速葬送了大隋王朝。

一个明君加上一群贤臣可以让一个破财的王朝兴盛,一个昏君加上一批佞臣也可以让一个兴盛的王朝迅速灭亡。

而戚继光、王阳明、张居正、孙承宗有延缓大明王朝的能力,如果充分发挥他们才能,也有可能让大明起死回生。



自持阁


人生最大的幸运,就是生逢其时、一展抱负!

在华夏的历史上,不乏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的天才般的人物,时代为他们搭建了大舞台,他们抓住了登台亮相的机会,得以青史留名。

例如天才般的将领卫青、霍去病,千里奔袭、北击匈奴、逐虏焉支、封狼居胥,为大汉成就不世功业!

例如唐朝的郭子仪,于安史之乱的危局当中,中流砥柱、征讨平乱、匡扶大唐,为唐续命,功莫大焉!

例如汉初开国功臣韩信,以其神鬼莫测的兵法,横扫天下、大败项羽、几无敌手,为大汉的建立立下赫赫之功。

韩信、郭子仪、霍去病等,他们恰好生了那个“需要他们的时代”,恰好碰到了“能够重用他们的帝王”,他们恰好“掌握了改变局势的力量”。 龙虎风云,一旦际会,天下为他们而改变。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无力回天。

有这样一些人,并非才华不出众,并非能力不超群,并非胸中无丘壑,偏偏生在一个“技无所用、才无所施”的年代,努力一生却终无所得,或者,得到的配不上他们的野心与付出。

例如辛弃疾,胸中有百万兵甲,剑下有万夫之勇,原本是沙场点兵、驱逐金兵、恢复大宋江山的不世猛将,偏偏朝廷不思进取、无所重用,郁郁一生;

例如岳武穆,兵法无双、勇力盖世、金兵闻之丧胆,一生所求便是直捣黄龙、踏破贺兰山,却被昏君奸臣所害,遗恨风波亭;

例如大明少保于谦,国家干材、智勇绝伦、一身铁骨,率领百万军民力抗瓦剌,挽大明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却被英宗所杀,一生壮志难酬。

辛弃疾、于谦、岳飞,或是没有碰到对的人,或者没有碰到好的时代,或是缺少了政治权谋,最终郁郁难伸,令人扼腕!

那么,我们从时、势、人、局来分析戚继光、孙承宗、张居正、王阳明四人,就能够很清楚地分析出他们能否让大明朝起死回生。

一、戚继光:一个出现得太早的军事天才

明朝最牛的武将,基本上扎堆出现在开国时代,徐达、常遇春、蓝玉、傅友德等。而到了明朝中后期,军事天才就很难涌现了。

并不是没有,而是缺乏让他们发光发热的舞台。戚继光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戚继光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在沿海地区抗击倭寇,几乎以一己之力、编练戚家军、获取朝中重臣支持,将浙江地区的倭寇杀得干干净净,从此海靖平安。

然后,戚继光也曾经为大明戍边,戚家军彪悍的战力,为游牧民族为之胆寒,数十年没有大规模的犯边之举。然而,戚继光也就仅止于此了。因为在这个年代,大明依旧强大,缺少让戚继光继续建功立业的机会。

一句话:戚继光生早了,打打倭寇,守守边防,没有赶上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二、孙承宗:一个具有超越前战略眼光的盖世强人

孙承宗的年代,大明最大的危机已经显露端倪,那就是来自塞外的后金。

如果再往前推个几十年,谁能想到北方苦寒之地、白山黑水之间,居然会崛起一个叫努尔哈赤的强人。

而李如松、李成梁等事实上的割据军阀,居然会坐视后金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大明亡国的最大威胁。以李家、吴家等军阀的军事实力,如果扫穴犁庭、直捣黄龙,哪有后金入关?

孙承宗敏锐地看到了后金对大明造成的威胁,费尽心力构筑了固若金汤的关宁锦防线。高筑城、广积粮、屯精兵,日夜坚守,清兵数十年未能破关。

更重要的是,孙承宗针对后金的作战模式,优化了城防立体防御作战,依托大明在科技、装备上的优势,将北方防线守得滴水不漏,清军望关而兴叹!

如果孙承宗能够一直被重用,那么大明的历史很有可能改写,可惜他遇到了史上最强太监九千岁魏忠贤, 在关外后金虎视眈眈的时候,他却在天牢里蹲苦窑!结果,他以毕生精力构筑的北方防线就此分离崩析!

而在明朝内部,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更是如火如荼,可以说,李自成攻入北京,其实上大明已经亡了!再也不可能组织起国家规模的军事行动了!

其后,孙承宗在危难之时,又被崇祯皇帝起用,可此时大明已经病得奄奄一息,孙承宗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又有何用?

所以,即使是戚继光、孙承宗这样的战争强人,放在明朝即将灭亡的崇祯时期,也难以作为。

其一,大明没有钱,财政上拿不出钱来编练强军,钱哪去了?都被明朝的官员们贪污了。最后……被李自成打得交了出来!

其二,崇祯皇帝生性多疑、刻薄寡恩,那些能打的不是坐牢,就是被他罢官、甚至是处斩。崇祯是勤政,可缺乏政治眼光,勤快就是乱来。

否则,以戚继光和孙承宗的军事才华,如果能够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和充分信任,就李自成那点能力,还真不够他们打的!

大明是穷,可如果国内平定,依然有潜力可挖,戚继光、孙承宗率军守卫北边,国内励精图治,谁敢说大明没有回天之力?

三、张居正:大明排名第一的政治家

如果要给明朝所有的政治家排个名次,我绝对把这一票投给张居正。万历登基之后,张居正出位内阁首辅,开始辅佐皇帝治理这个庞大而臃肿的帝国。

大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钱!为什么缺钱?因为土地大规模兼并,许多良田托庇于官员名下无须纳税。张居正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万历六年,帝用大学士张居正议,天下田亩通行丈量,限三载竣事。用开方法,以径围乘除,畸零截补。於是豪猾不得欺隐,里甲免赔累,而小民无虚粮。总计田数七百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视弘治时赢三百万顷。然居正尚综核,颇以溢额为功。---《明史》

张居正是一个改革家,它改革的核心就是重新丈量田亩、实行实地实征,短短时间内极大地充实了国库。万历能够有底气有能力发动“三大征”,主要就是张居正的治理之功。

可以说,张居正就是万历朝的中兴之臣!如果张居正出现在明朝最为危险的末世之时,以他政治家的眼光和智慧,一定能够最大程度上去解决大明的内忧外患。

然而,张居正解决不了最重要的问题:

即他根本无法得到崇祯皇帝的信任!张居正之所以能够一展抱负,归根到底是万历皇帝和太后对他的充分信任和倚仗!就张居正那性格和脾气,在崇祯年间可能早就去蹲天牢了!

四、王阳明:一个无法预测的全能圣人

王阳明的名气和他在思想界的地位,远比戚继光、张居正、孙承宗要高得多。然而,在务实上,尤其是军事和政治上,王阳明是远不如以上三人的。

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思想、文化上。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例如孔子、孟子等。

但是从历史的时间尺度来看,这些思想家发挥过什么作用?没有!

真正推动历史进步、造成王朝更替的,反而是那些务实派,例如发明家、军事家、科学家,甚至是阴谋家。

思想家并不是没有用,但是一种学说,一种思想,往往要历经千百年的沉淀、消化、吸收才能够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而且,不一定能够成功。

席卷大明天下、攻破北京城的李闯王,它跟老百姓谈思想谈文化了吗?没有!他只说了一句话:闯王来了不纳粮!当年红军发展队伍的时候,讲大道理了吗?没有,只写了一个标语:老乡,参加红军可以分到土地。

因为他们抓住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核心需求!所以才能够以星星之火燎原!

戚家军为什么战力如此彪悍、冠绝明朝?因为士兵拿的是双饷啊!

王阳明的思想,如果出现在明朝末期,根本不会起到什么作用,越是伟大的学说思想,越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社会环境来推广。

乱世之中,吃饱饭比听课重要。打跑后金鞑子比学文化重要。所以,即便王阳明生活在明朝的末世,也无法为明朝延续生命。

总结:时代的大潮,如黄河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无可抵御。朝代的更替,也如同山川之崩、大河决荡,不是任何一个人所能够改变的。

无论是军事征伐无双的戚继光,还是战略眼光超前的孙承宗,亦或是治国有方的张居正,或是思想光耀千古的王阳明,都不可能改变明朝灭亡的现实。

  1. 在经济上,明朝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赋税沉重、国库空空、百姓流连、造反不断、田地抛荒;

  2. 在军事上,长城外的后金虎视眈眈,陕西的李自成剿之不绝,四川的张献忠杀人屠城,可谓内忧外患、无力回天。

  3. 在人才上,那些军事干才、治世能臣,都被崇祯杀得干干净净,满朝尽是争权夺利、党争不断,为求清名置国家于不顾,泛于空谈而无挽社稷倾颓的良策!

  4. 在政治上,皇帝多疑寡恩,官吏腐败不不堪、贪婪成性,食尽民脂民膏,老百姓焉能不反?

  5. 在大环境上,虫灾、洪水、小冰河的低温,导致庄稼绝收、百姓逃亡,出现了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的惨状。

这样的大明,即使是张居正、戚继光、孙承宗、王阳明齐至,又有何用?改朝换代天地宽,顺应历史的潮流,开始一个新的时代吧!


脂肪故事


古语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朝代的更与迭,兴与亡,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先进的必然会取代落后的,如果制度从根本上腐朽了,单凭几位能臣贤将,能在一时延缓其腐朽的过程,但根本不可改变其败亡的结局。

明朝的兴衰历程也是这样的。

明朝从明太祖朱元璋立国,到成祖朱棣中兴,推行的政治制度都符合当时的社会趋势,使得明朝的当时国力强大,外部的边疆稳固,对外的影响力巨大,曾有郑和七下西洋等事。内部百业俱兴,人们的生活稳定。可这些并不代表明朝的政治制度就没有弊端,就是这些弊端,为后期明朝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明朝之殇

一)宦官当政

宦官当政始于朱棣的统治时期,他是依靠兵力夺得的皇位,皇位的正统性,为诸王及臣下诟病,为打压及防范他们,朱棣就开始倚用宦官,用以监视群臣,在原有的锦衣卫外,设立了历史上著名的特务组织“东厂”,任用宦官掌管,后来权利日盛,《明史 宦官传序》说,从永乐年间开始,宦官有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至此宦官干政,成为明朝政治的一恶例,贯穿明朝中后期的历史,他们的危害在于,宦官的文化水平不高,却肆意弄权,隔断了皇帝与群臣的交流通道,加剧了国家内部矛盾,清代赵翼的《甘四史记·明代宦官》一书曾描述到:“然考其致祸之由,亦不尽曲通文义也,王振、汪直、刘瑾,因稍之文墨;魏忠贤则目不识丁,而祸更烈,大概总由于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或威柄。”

才有了,王振导演的土木堡英宗被俘之辱,宪宗时期的汪直擅政,武宗时期刘瑾引发的“安化王之乱”等一系列事件,对明朝的政体损害极大。

二)朋党纷争

朋党之争历朝历代都有,可到到了明朝却愈演愈烈,成为影响大明政权的顽疾。

明太祖立朝之初,为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之职,六部直属皇帝管理,就是为防范朋党,可各部的事太多,就仿照宋制,选任了一些文官为阁臣,组成内阁,参与国事建议及文件发布的工作,但多为兼职,没有实权。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很多皇帝不理朝政,就开始放权,阁臣权益日重,与内廷的宦官发生矛盾,宦官勾结六部的官员与之对立,最为有名的就是“东林党事件”,至此朝政日乱。

三)内乱不止

从明朝建国开始,尽管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国家改革,国力恢复,但不知为何天灾特别多。

据史料记载,明中后期,境内持续发生大自然灾难,造成大面积的粮食减产甚至绝产。因为在明中后期,全球气候突然变冷,我国史称“明清小冰期”,从明中后期延续到清朝初期。

天灾是一方面,明朝日渐腐败的朝廷,及不断地官员之间的内耗,税赋日重,搞得民不聊生,起义就应运而起了,史料记载的起义,从明初一直持续到李自成攻陷北京,灭亡明朝。

四)外患不息

元朝政权失败后,大多数蒙古部落独立起来,分裂为两大势力——鞑靼和瓦剌,就是他们一直骚扰大明的北疆。而南边的倭寇从洪武开始,也一直骚扰不断,直到嘉靖末年才被平定。而清朝的兴起,更让明朝应接不暇,连年用兵,让国库日空。


覆巢之下的名臣

当世哲人王阳明

王明阳在明朝是以哲学家的身份出现的,他的“知行合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但在皇权集中的明朝,无非是自我修身与处事的方式,对于明朝的政治根本并无多大的影响,那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更加有限了。

悲情辅宰张居正

可谓明朝第一能臣,是明朝权利最大的首辅,也是明朝推行改革最多首辅。辅佐年轻的万历帝开创了“万历新政”。

经济上推行的“一条鞭法”,它简化了赋役的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的趋势,让"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开创了“万历新政”。

在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

可张居正当国十年,所揽之权,是神宗的大权,张居正的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的表现。

所以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神宗就是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张居正在世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

张居正想以己之能,延续明朝国运,可最后的悲惨结局,说明如果政治是黑暗的,他的努力也只是徒劳而已。

英雄气短戚继光

戚继光明朝名将,以抗击倭寇扬名,经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后又在北御鞑靼。

张居正病逝后,因他是张居正举荐的,遭弹劾因此遭到罢官,回乡后抑郁而死。

在盛行政治政治倾轧的明朝,戚继光也之才岂能改变明朝国运。

满门忠烈孙承宗

历经三朝,以谋略撑起明末江山,在明朝末年,主要主持对清的作战,尽管功勋卓著,却被罢官在家,最后举家殉国。

孙承宗所处的时期,明朝已经是大厦将倾,政治的弊端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凭他个人之力,无力改变大明朝的最终灭亡。


所以,一个国家想要永久的兴盛,并不能靠几个人能改变,要看它是否符合民心,是否是先进政治制度,是否会内部不断的自我修正。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联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