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學經濟-供給、需求怎麼看

供給需求構成了經濟學最基礎的分析框架,同樣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分析方式,這也確實是經濟社會運行發展的鐵律。縱觀歷史,不論是哪朝哪代,哪位明君坐江山,糧食的價格也不會便宜到讓所有人都能吃得起,這當然離不開糧食的供給和需求影響,因為以前的生產力水平不夠,同樣的人口產生不了更多的糧食,供給不足,需求依舊,不得已,價格只能隨行就市。

淺學經濟-供給、需求怎麼看

回到供給需求的分析,簡單理解,供給就是市面上能用錢買到的物品數量,是生產者對市場價格的反應。供給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比如價格,這是最明顯的,價格越高,其他情況不變時利潤也越多,這樣瓜農更願意多種植西瓜,豬場主也更願意多養一些出欄豬。除了價格,供給也受到成本、技術、預期等多方面的影響,成本高了,大家不願意做賠本的買賣,也就減少生產了。技術提高,效率增加了,同樣的時間比別人出更多的貨,也就掙更多的錢。

需求,也就是買主買東西的慾望。慾望總是無窮的,錢卻是有限的,這就導致大家不可能無限制的隨意購買,總是在買入時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價格、自己的收入、喜好、相似產品的價格、預期等等。買家總是希望產品的價格能越低越好,這樣他就能買得起,能買更多,慾望也就滿足的更多。

可以看到,價格同時影響著供給和需求,我們在購買一件產品時,價格也是優先關注和需要確定的要素,供給和價格成正比,需求和價格成反比,也就是價格越高,供給越大,價格越低,需求越大。這就引出了定價問題,商品的價格該如何確定?如果在足夠大的市場,有足夠多得買主和賣主,我們能獲取到不同價格下所有賣主供給量和買主的需求量,那我們就能找到這個市場環境下一個均衡點,在某個價格下,賣主的供給量正好等於買主的需求量,如下圖,P0就是那個均衡價格。

淺學經濟-供給、需求怎麼看

這就解釋了同樣兩個韭菜攤,賣著同樣的韭菜,A的韭菜5塊錢一斤,B的4塊5一斤,如果不考慮別的因素,大家沒有必要非擠著買5元的韭菜,A把價格定在了P1,供給是很多,但需求完全不足,沒人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