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每日觀察丨從不再讓少數孩子爬山頂上網課做起

●五談準確把握當前中國經濟形勢

疫情之下,各地學校開始上網課之後,我們連續看到了這樣的報道:一些地方的孩子們要爬到家附近的山頂,或者城鎮裡的樓頂,去找網上課;草原上有牧民舉家遷移,也是為了給女兒找到足以穩定上網課的4G網絡。

和億萬學生總數相比,不得不去找網上課的孩子,並不算多。但每個孩子、每個家庭的需求都值得全社會關照。中國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在全球已居於最高水平之列。但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相比,和疫情倒逼出來的網絡服務需求相比,還是有短板。

戰“疫”每日觀察丨從不再讓少數孩子爬山頂上網課做起

抗疫之中,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央深改委會議上,提到國家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存在突出短板,部署了優化重要應急物資產能保障和區域佈局的任務,要求做到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則談到了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仍存在危房改造質量不高、安全飲水設施不足的短板。

短板體現著不足和差距,但也蘊藏著機遇和潛力。目前,我國人均基礎設施存量,僅相當於發達國家的20%至30%。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們在社會治理、公共衛生設施、應急能力建設、物資儲備體系等方面存在不少短板。補齊短板,恰是下一步擴大有效投資的潛力所在。

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擴大有效投資,是我們需要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近年來社會上對“投資”存在著一些誤解,一提擴大投資,就認為等同於強刺激、“大水漫灌”、不是高質量發展。這種認識,其實已落後於實踐了。看這些年中央的部署,並沒有把發揮投資的作用和發揮消費的作用對立起來,減少經濟對投資的過度依賴並不意味著刻意減少投資。

擴大有效投資,無論在疫情發生前還是後,都在黨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重要部署之列。

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壓力,既在供給端,也在需求端。目前,國內需求還沒有完全恢復,而國際需求在隨疫情蔓延而持續下降,供給端也存在著斷裂風險。無論是為了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還是為了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都需要從供給、需求兩端同時發力。

投資,恰恰兼具需求和供給屬性。投資項目在建設時,會產生對勞動力、設備、工具等的需求;項目建成後,又成為新的供給能力。所以投資是GDP中一個既增加需求、也增加供給,既屬於今天、也屬於未來的部分。

擴大有效投資,要義在“有效”二字。它是使今天的投資,區別於曾經的“大水漫灌”式、不講效率、落點不夠精準投資的關鍵所在。

擴大有效投資,往哪兒投?最簡略地概括一下,一是對國計民生有基礎性、引領性、戰略性作用的重大工程建設;二是與城鄉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農村基礎設施、環保設施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三是這次疫情特別暴露出的關鍵短板處,公共衛生、物資儲備、網絡通信保障能力等;四是有助於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5G網絡、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

一句話:為擴內需而投,為惠民生而投,為促創新而投。

戰“疫”每日觀察丨從不再讓少數孩子爬山頂上網課做起

擴大有效投資,由誰來投?一是中央預算內投資;二是地方投資;三是民間投資。4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就再次強調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這麼多投資主體,特別是地方作為投資主體,會不會腦筋發熱,再現“大水漫灌”?關鍵在於管住“水”。目前,中央堅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無意轉向極度寬鬆態;近年來通過預算法執行和融資監管,地方手裡的“水”也受到限制。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房住不炒”,斷了某些人猜測的靠房地產刺激經濟之念。

提高消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打造創新驅動的發展引擎,促進大城市和城市群發展,鞏固脫貧成果並促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都是把中國經濟的巨大空間、韌性施展出來的現實路徑。

沒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這些努力就在。有了疫情倒逼,這些努力更要加緊。

(文丨特約評論員 楊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