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比商鞅變法還早的李悝變法始末(一)

說起戰國時期的變法,讓我們耳熟能詳的當屬商鞅。不過,接下來要說的這個牛人,雖然在歷史上沒有商鞅有名,但其歷史地位以及對後世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商鞅。他就是商鞅的老師、在戰國時期開創變法先河的改革家、法家思想的奠基人—李悝。

歷史太遙遠,史書不見得靠譜,能夠蒐集到的有關李悝的履歷只有這麼幾條李悝,又名李克,公元前455年出生,濮陽人,師出卜子夏的弟子曾申。

戰國——比商鞅變法還早的李悝變法始末(一)

公元前407年,魏斯攻取中山後,翟璜舉薦李悝為“中山特區”的行政長官,後遷任地處河西地區的上地郡守。

估計是在魏斯封侯前後,李悝任宰相之職,成為魏文侯的頭號智囊,主持變法大計

李悝能從一個普通的地方長官,一躍而成一國總理,升遷之路如此迅速,完全得益於魏文侯對他的賞識。魏文侯之所以賞識李悝,源自他在擔任上地郡守期間的不同凡響

古代的地方長官,大到農商軍事,小到雞毛蒜皮,什麼都要管,李悝自然也不例外。李悝一上任,可以說是百廢待興,偏偏每天都要接好幾個訴狀。這也難怪,整個地區只有李悝這一個法官,不找他找誰?

李悝剛開始或許還能釐清事實,公正判決,後來就煩了,於是想出一個辦法對於一些無關痛癢的案子,或者毫無頭緒可尋的陳年積案,不管誰告誰,只比賽射箭,誰射得準就判誰贏。

戰國——比商鞅變法還早的李悝變法始末(一)

哪有這樣判案子的?但要說李悝是非不分、翫忽職守,那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李悝的辦法既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是考慮到上地實際情況的一種改革創新。

法的核心是公平,遊戲規則面前人人平等。眾目睽暌之下比賽射箭,這事兒很難走後門、玩貓膩。願賭服輸,當事人和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還是能夠坦然接受的,這對於解決一些難以釐清事實的案件相當有效。

除此之外,李悝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上地屬於河西,河西是魏國對抗秦國的前線。此時的秦國還不算強大,但偶爾偷襲一下魏國也是家常便飯,所以河西地區的軍事任務比較頻繁

通過比賽射箭來判斷是非曲直,一方面可能造成冤假錯案,但另一方面卻能引導民眾苦練射箭技術,提高該地區的軍事防禦能力。“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李悝的創新做法,得到了魏文侯的高度肯定,很快就把他召到了都城

戰國——比商鞅變法還早的李悝變法始末(一)

李悝調進中央以後,魏文侯對他言聽計從,甚至連選宰相這種大事都要徵詢他的意見,後來索性任命李悝為宰相

魏國要強大,就必須破一個局。為了破這個局,李悝開始下一盤很大的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