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這句詩中有哪些歷史典故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是清朝"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所作《獄中題壁》詩的頭兩句。後面兩句是大家熟悉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頭兩句詩作者通過借用“張儉”和“杜根”的歷史典故,揭露了頑固派的狠毒,表達了對維新派人士的思念和期待。

譚嗣同寫《獄中題壁》詩的歷史背景

清朝晚期,面對著外國列強對中國的蹂躪踐踏,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想通過光緒帝進行一場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以達到國富民強的目的。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8月,譚嗣同奉詔進京,參與新政。9月中旬,慈禧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並開始大肆捕殺維新黨人。9月21日,他與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楊銳、林旭等五人同時被捕。9月28日,六人在北京菜市口慷慨赴死,史稱戊戌六君子。持續103天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


在“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這句詩中有哪些歷史典故

譚嗣同塑像


譚嗣同是六君子中影響最大的人,他留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是變法失敗後,有人勸他逃走,他卻說: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譚嗣同被捕後,作《獄中題壁》。全詩表達了作者對避禍出亡的變法領袖的褒揚祝福,對阻撓變法的頑固勢力的憎惡蔑視,同時也抒發了詩人願為自己的理想而獻身的壯烈情懷。

譚嗣同在詩作中為何引用“張儉”和“杜根”歷史典故

譚嗣同在詩中之所以引用這兩個人的典故,主要是張儉和杜根的事蹟剛好可以表達作者當時的心境。

1、望門投止的張儉。

張儉是東漢時期名士,江夏八俊之一。張儉是一個德高望重、嫉惡如仇的人。他住的鄉里有個叫朱並的人,是一個趨炎附勢、卑鄙齷齪的人,張儉很瞧不起他。朱並懷恨在心,就寫了一封告狀的信,汙衊張儉與同郡的二十四人結黨營私,結果朝廷就下令捉拿張儉。張儉得到消息後倉促逃亡。范曄在《後漢書·黨錮列傳》中這樣寫道:

"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張儉逃命,狼狽出走。跑到哪裡,天黑了,就到哪家住宿,沒有不敬重他的名氣和品行的,雖家破人亡,還願收容他。“望門投止”,就是指在倉猝情況下,來不及選擇存身的地方。

譚嗣同之所以用到張儉“望門投止”的典故,主要是他還牽掛著逃亡在外的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希望他們能夠像張儉一樣,逃亡在外,也能得到百姓的善待和保護。

在“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這句詩中有哪些歷史典故

梁啟超

後來,黨錮的事解除了,張儉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還回到朝堂做了衛尉。這也算是譚嗣同對逃亡在外的維新人士的一種美好祝願吧。

2、忍死須臾的杜根。

杜根是東漢末年定陵人,年輕的時候就很有志氣和節操。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他被推舉為孝廉,任郎中。當時鄧太后攝政、宦官專權,杜根認為安帝年紀大了,應該親理政事,於是上書直諫。太后大怒,逮捕了杜根等人,使用縑袋裝著,就在殿上打死。執法的人因杜根有名氣,悄悄地告訴打殺的人,不要太用力,後來用車子拉出城外,杜根甦醒過來。太后使人檢驗屍體,杜根假死,三天,眼睛中生了蛆,因此得以逃跑。後來鄧氏被誅殺,杜根也回到朝堂,被封為侍御史。

在“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這句詩中有哪些歷史典故

戊戌六君子

這裡譚嗣同之所以用到杜根這個典故,主要是用鄧太后影射當時的慈禧專政,並表達了對慈禧鎮壓變法者的痛斥。同時,也寄託著作者對變法者最終能像杜根一樣,可以東山再起的美好願望。

可以說,譚嗣同用“張儉”和“杜根”兩個典故恰到好處,既能表達了當時維新人士的處境,又能表達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願。由此不難看出,譚嗣同是一個文學造詣很深的人,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