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魯迅先生曾經談到:“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戊戌變法六君子就是中國的脊樑。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魯迅先生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勢力發動政變,導致持續百餘日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被殺,康有為、梁啟超等逃往國外,光緒皇帝被軟禁於中南海瀛臺,慈禧太后重新掌權。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戊戌變法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中譚嗣同的名氣最大。因為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本來有機會像康、梁一樣逃走。但是他謝絕勸告說,“自古至今,地球萬國,為民變法,必先流血。我國二百年來,未有為民變法流血者,流血請自譚嗣同始。”此外,譚嗣同在獄中還留有題壁詩以明心跡,詩曰: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張儉和杜根,都屬於東漢時期的名士,頗有氣節。這首詩表達了對避禍出亡的變法領袖的褒揚祝福,對阻撓變法的頑固勢力的憎惡蔑視,同時也抒發了詩人願為自己理想而獻身的壯烈情懷。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戊戌變法人物雕像

跟譚嗣同同時在北京菜市口就義的六人中,還有綿竹人楊銳,至今在綿竹公園還有楊銳紀念廣場,有楊銳的一尊漢白玉雕像。在縣城南郊的劍南湖邊,還有楊銳墓。如此種種,充分說明了家鄉人對楊銳的看重,他就是綿竹的驕傲。有不少名人也給予了楊銳很高的評價。譬如張之洞的集句:

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楊銳篆書

張之洞之所以對楊銳有如此之高的評價,是因為張之洞就是楊銳的伯樂。楊銳能夠進入仕途,乃至於殺身成仁於北京菜市口,都跟張之洞有莫大關係。因此,對於楊銳的犧牲,張之洞是非常痛心的。

1898年8月29日,楊銳因湖南巡撫陳寶箴的保薦,奉旨預備召見,於9月1日晨召對。“面奏數百言,大概詳陳用人,武備各事。天顏甚霽。”另據《楊參政公事略》記述:這次召對,“銳極言興學、練兵,為救亡之策。上感其誠。”根據上述召對,楊銳的政治主張是用人、興學、練兵等。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綿竹人民公園楊銳像

這些主張並不新奇,維新派、洋務派都提出過。但用什麼樣的人,如何興學、練兵以及達到什麼目的?維新派與洋務派的回答則迥然不同。

我們試以“用人”為例來看。維新派主張“皇上欲變法,惟有擢用小臣”,“不拘資格,委以事任”。強調要徵選“天下之通才”“草茅才士”參與,“將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梁啟超

這裡所謂“小臣”“通才”“草茅才士”,就是指以康、梁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

雖然維新派的要求是很有限的,只“置之左右,以備顧問”,但反映了新的資產階級要參與政權的願望。因此,對這種要求,頑固派固然不容許,也為洋務派所反對。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請光緒皇帝頒佈維新變法場景像

洋務派的用人標準是“體用兼備”,他們認為:“舊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則無應敵制變之術,不知本則有非薄名教之心”。他們心目中最合適的輔政人才,就是要像洋務派那樣,既是傳統封建體制的維護者,又自命為是“通時務”的幹才。

楊銳也認為,“至戊戌,而新學之士起,言論過激,……朝士水火,非得學有經術,通知時事大臣,居中啟沃,弗克匡救”。楊銳所謂“學有經術,通知時事大臣”,就是既要“知本”,又能“務通”的洋務派。而這樣的大臣是誰呢?就是張之洞。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楊銳信札

在1897年,張之洞六十壽辰時,楊銳在祝壽序文中讚道,“公九流該貫,百行兼包,人望峻於斗山,盛業恢乎嶽牧”,“洵可謂柱石中朝,經綸區寓者矣”。把張之洞的“人望”比作北斗泰山,才能喻為中朝柱石。到1898年5月,楊銳與刑部主事喬樹楠一起暗中向大學士徐桐建議,並代徐作疏推薦張之洞。只是後來由於種種變故,張之洞未能入京為官,擔當新政重任。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張之洞與漢陽鐵廠

楊銳進入軍機以後,處於更加尖銳的新舊鬥爭浪潮中。在政變即將發生的前夕。光緒帝召見楊銳,“垂詢變法及時勢憂危”,他再次陳述自己的用人主張:“變法事體大,非臣等小臣所能任,請擇深信有方略大臣任之。命斟酌緩急,歲行一、二事,則民不擾而國自強。”

其實楊銳的建議是非常合適的,那就是變法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按照輕重緩急,每年施行一兩件事情做好即可。這樣循序漸進,也讓上下官民有個適應過程。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康有為像

後來,從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4月23日發佈《定國是詔》開始,到8月6日,103天中,皇帝共發出改革諭旨286件,平均每天近3件。其中七八月份之交的17天內,居然下達了132件諭旨。

政令如此之多,大部分都是按照康有為的建議,直接下達到有關部門執行,而沒有經過任何討論,因而大部分缺乏可操作性,這讓清廷官民一時間手足無措。

其實,還是魯迅先生看得清楚,在一個保守的超穩定結構的社會,“想搬動一張桌子都要流血”,更別說如此疾風驟雨般的改革了。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魯迅之吶喊

以廢除科舉制為例,的確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廢科舉興新學,但是對於那些長期致力於試圖通過科考來改變命運的人士來說,瞬間摧毀了他們的夢想。這些人的生計問題怎麼辦,我們考慮過沒有?

是否應該舉辦職業教育培訓,讓這些人找到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本錢,否則,誰敢保證他們不會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呢?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孔乙己

不過,楊銳說“非臣等小臣所能任,請擇深信有方略大臣任之”,從表面上看態度十分謙遜,而實質上是示意光緒帝選孚眾望、有謀劃的大臣張之洞主持新政。楊銳、陳寶箴、袁世凱等人,都寄希望於洋務派首領張之洞入京主政,挽救危局,不僅說明他們對新政用人的看法相同,而且說明他們對維新派的變法主張也頗多微詞。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張之洞像

楊銳被捕以後,最瞭解他的張之洞願以百口保楊,致電盛宣懷請速轉軍機大臣王文韶等營救楊銳。張之洞願以“百口保楊”,這當然凸顯了張之洞與楊銳之間的師生情。

1857年,楊銳出身於四川綿竹書香門第,幼承父兄教養,少年時代即開始顯露頭角。參加院試時,張之洞將楊銳與其兄楊聰二人比為蜀中當代的蘇軾和蘇轍。後楊銳年歲稍長,即作為張之洞幕府,長期陪伴左右。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三蘇像

15年中,凡送呈朝廷的奏疏與重要文獻,大多出自楊銳之手。張之洞希望朝廷能夠公正地對楊銳進行審判,那麼在有相關證人的前提下,楊銳完全可以重獲自由。可惜,未經審判,楊銳等人就被匆匆處決了。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綿竹吉祥寺

作為綿竹走出去的名人,楊銳在本地流傳下不少故事,反映出民間對他的態度。楊銳在北京期間,曾經辦過暖廠,利用京城東西南北方向的舊廟子、舊祠堂收容那些逃荒要飯的乞丐、饑民和貧苦百姓,讓他們吃飽穿暖,又教其謀生本事。楊銳此舉,自然是慈善行為,這也給楊銳在民間積累了較好的口碑。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北京之冬

戊戌變法失敗,楊銳被殺了頭,收屍那天,好多各地口音的人都來幫忙,把楊銳的頭顱縫好,香湯沐浴了,裝進棺材;又從北京、天津,一直護送回四川綿竹,還有好多人化了裝跟在一路保護。

到了綿竹,把楊銳的棺材寄放在嶽帝廟,葬好了,就找到楊銳的夫人,說:“我們都是暖廠出來的,受過楊大人恩德的人。現在楊大人已經下葬了,我們也就回去了,好給北京那些受過楊大人恩德的老年人報個信,讓他們放心了。”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綿竹縣城,年畫節巡遊

 在綿竹小西街的楊公祠,曾有王闓運撰、熊克武送的一副對聯。聯曰:“丹心報國死何辭,恨未血濺帝衣,明臣非罪;青史垂名期不朽,果能書忠董筆,做鬼亦雄。”這充分反映了彼時社會輿論對楊銳的高度認可。

關於中國脊樑,魯迅先生談到,“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鬥,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

楊銳: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但使龍城飛將在

楊銳曾經為積貧積弱的中國做過不少事情,盡到了一箇中國士大夫的責任。他就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是我們綿竹人的驕傲,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彭忠富/整理;參考文獻《綿竹亭亭出縣高》《綿竹縣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