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慢性病,心情一直焦慮、消極,怎麼辦?

嚴於律己lwr


得了慢性病,心情一直焦慮、消極,怎麼辦?

慢性病種類很多,常見的有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肝病,關節病,皮膚病,血液病等。慢性病是細胞受損,長期被氧化造成的,氧化劑是自由基,抗氧化劑是生物類黃酮,抗氧化劑的作用是清除自由基。

產生自由基的因素很多,常見的環境汙染,水汙染,食品不安全,生活習慣不好,熬夜燒烤,飲食結構不合理,暴飲暴食,社會壓力大,長期的焦慮自責,食物中的抗氧化劑太少,使自由基有了市場。

產生自由基比較多的因素有,過度的超負荷體能消耗,很多頂級運動員上了年紀身體多病。高度焦慮自責,產生的自由基多,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是癌症的時候好好的,單位體檢發現以後病情發展很快,就是這個原因。

很多慢性病是可以調理的,焦慮會使病情嚴重,調整焦慮的方法有重新認識病情,瞭解發病原理,尋找解決方法。從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飲食結構等方面注意,補充人體缺少的人抗氧化劑,食物中的西紅柿,葡萄,胡蘿蔔,茶葉中含有很強的抗氧化劑,但要選自然長熟,儘量沒用化肥農藥的產品。


霍體清


諸如“三高”之類的大多數慢性病,是許多人都無法避免的“人生必經階段”,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各處的“零件”肯定會逐漸老化,這是自然規律,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面對慢性病,放鬆心態更重要,用醫藥把出了問題的“零件”修補一下,還能對付用,並不會影響生活的質量和幸福度。

一、帶著“慢性病”一起健康生活

慢性病,指的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尿酸等不能根治的疾病,需要長期服藥控制。但這些疾病,除了糖尿病有“三多一少”的明顯症狀之外,其他的慢性病在沒發生併發疾病的時候,人們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自然對日常生活就不會產生影響。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可以逃避時間老人的鐮刀,生死病死,乃是人之常情。曾有一位醫學專家說過,如果人類活得足夠久,每個人都會發生高血壓。這也就是說,患上慢性病是人類的正常趨勢,誰都逃脫不了。

既然無法逃脫,那就勇敢面對它吧。好在人類發明了各種醫療技術和藥物,可以控制慢性病的進展。只要乖乖地聽醫生話,積極治療,大多數的慢性病都可以被控制,不會引起更嚴重的問題。

也就是說,其實我們可以帶著“慢性病”一起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就是每天按時吃藥就可以。人類每天都需要吃飯維持自己的生存,慢性病患者每天吃的藥,只是相當於每天吃飯多加了一道“菜”而已。

二、“修修補補”地享受幸福人生

如果把我們的身體看作一臺機器,身體中的器官就是機器中的各個零件。在機器運轉很長時間的時候,總會有其中某個零件先出現問題,導致機器運轉失靈。如果其他零件都完好,我們可以修補一下,讓這個零件還能對付用,不會耽誤整個機器的運轉。

現在的醫學技術雖然不能起死回生,但“修補”一下心、肝、腎、肺、胃、腸等器官的方法還是有的。可以用藥物維持基本功能,繼續享受幸福人生。而且如果在慢性病初現端倪的時候,就積極去治療,就不會造成“零件”損壞。

比如說高血糖控制不好,一般要3~5年後才能產生腎功能損害;不受控制的高血壓,一般要5年以上才能產生明顯的器官損害;而高血脂造成動脈硬化,血管狹窄可能要10年之久。而這些慢性病,只要發現之後積極去治療、控制,就會中止進展,不會對生活造成過大影響。

華子在醫院工作,經常會看到患了“三高”二、三十年的慢性病患者。他們患病之後正常服藥,生活未受影響,預期壽命也與正常人無異。為了一個對自己生活不會產生影響的小毛病,真沒有必要去焦慮。

三、大步向前,放下思想的“包袱”

對於樂觀的人來說,慢性病並不會成為人生的“累贅”,反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健康的契機。很多人在患病之後,會認真反思自己曾經的生活方式,並且改變壞習慣。雙手放下了油膩的食物,拿起了槓鈴讓熱汗冒出;雙腳從飯局中走出,帶著肥胖的腹部開始跑步;計劃書上不是寫滿了工作學術,而是開始研究旅途……

有時候,健康與疾病,就在一念之間。慢性病並不是會影響壽命的疾病,它更像一個警示,或是一個督促。可以把我們“叫醒”,讓我們改變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合理控制的慢性病並不會影響什麼,我們應該大步向前,放下思想的“包袱”,繼續快樂地享受生活。

我們擁有健康的時候總是毫不在意,失去之後又會追悔莫及。但世間沒有“後悔藥”,只能向前看。患了慢性病,也是我們改過自新的機會。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懸崖勒馬”,人生就會“柳暗花明”。大家不必為患了慢性病而焦慮、消極,只要積極地去控制它,依然會享有快樂幸福的人生。


藥師華子


“得了慢性病”,相對於個體而言,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的“生活事件”,出現焦慮、消極的情緒反應亦屬於正常現象。

就拿我自己來說,30歲那年,突然發現,自己出現了吃得多、喝水多、尿多但體重嚴重下降的症狀,到醫院一檢查,果然是罹患了糖尿病,對自己打擊很大。

於是遵醫囑,吃藥、節食、鍛鍊以至於打胰島素至今,現在不也還是好好的麼?

對於每個罹患慢性病的人來說,從難以接受到徹底接受這一殘酷的現實,肯定都有一個過程。

雖然不是要命的病,但終歸難以很快痊癒,這是身體發給我們的信號:

“不要再玩命了,你需要休息了!”

因為大多數的慢性病都是“心身疾病”,都是因為長期心理壓力過大而引起的焦慮抑鬱情緒所導致身體某一個部位或是某一個器官而形成的器質性病變。

雖不致命,卻足以讓人沮喪和煩惱。

以後的生活就要開始“做減法”了,學會拒絕,學會享受生活,學會真正為自己活。

如果您的焦慮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也可以小劑量服用一些抗焦慮藥物治療,最好找醫生面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