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講做人要做加法,《老子》中卻做減法,這樣矛盾嗎?

讀一世界


矛盾與否,與時空尺度有關!短週期內是矛盾的,因為儒家所有倡導的思想都是積極“入世”,這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因為農業文明使得人口暴漲,所以人際關係的緊張度要高於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度,因此解決社會人倫問題是當時的首要問題,而儒家的入世思想正好可以在這方面得到很好的運用,而仁義禮智信的思想就成為了處理人際關係的依存條件,隨著人倫問題的複雜化,也就間接地導致了人們不斷地在此基礎上衍生出更多的思想,這是邏輯的必然,反應出來的結果就是所謂的“加法”!

而老子的思想相對於儒家思想,主要是為了“出世”,這就是矛盾所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就是“無為而治”,這句話其實引起了很多歧義,在我看來,它可能表達的意思,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順道而為,不要做多餘的動作,也就是要時刻注意行為的冗餘,做到極簡!

而在長的時空週期內,他們二者的思想又是一種增益性的漸進關係,儒家思想可以看做是老子思想的一種驗證,隨著現階段人類文明深陷各種毀滅性威脅的現狀之下,人類生存面臨空前的挑戰,眼下小小的疫情幾乎就可以制約人類文明,這不能不說儒家的思想包括西方的類儒家思想是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後期中,孔子越來越傾向於“返周復禮”,這與老子的“返夏”的氏族思想如出一轍,這兩位聖人大概都看到了“文明”的結果!


一流萬象


  • 《道德經》四十八章,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意思是學習要靠一天一天積累,體會“道”則要去外界攪擾、去“虛心”體會。將儒、道兩家在知識體系與認識論方面的主要區別一語道破。從根本上看,“為學”是做加法,“為道”是做減法,儒家側重於做加法,即“為學”,道家側重於做減法,即“為道”。
  • 孔子說到“學”的時候,更多的指向客觀世界與風土人情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指向具有實踐意義,實踐理論的科學知識與經驗。巜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是先後承接的兩個環節,“學”正是為了“習,”即實踐。孔子還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字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指導人生。
  • 正因為孔子哲學的這種實踐品格、入世品格,後人將其孔子的學說冠名為“道德哲學”,“人生哲學”。“為學的目的增加積極的知識,為道的目的是提高心靈的境界。”而孔子的“為學”就屬於科學的範疇和道德倫理的範疇。
  • “為學”與“為道”是兩種類型的學問,所謂“為學”即今天的科學,所謂“為道”即今日的哲學。“為學”在於面對外部的客觀事物進行探索,不斷地追求知識,故說“日益”。“為道”在於面對內在的精神世界進行修養,不斷地摒棄私慾,故說“曰損”。是針對不同的對象而說的。在於求得知識和超越知識直達哲學正是所需要的。

儒家做加法,在知識增加到一定程度也做減法,道家做減法,則在做加法做到一定程度的基礎上,否則無從減起。所以後世儒道合一、儒道合流,併成為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分清儒、道之別,弄清孔子的本來意思,從儒家與道家哲學思想上去研究探索是不矛盾的。


冷雨似箭


從“圍牆內和外”說起一一一

其實,千年來對儒、道兩家思想的分析,不是簡單的幾個字可以概括的,應從起源頭說起。

周朝衰敗,諸候紛起,天下大亂。如何讓天下從亂到治?儒家創始人孔子,他把治家、治學的道理引伸到治理國家,即恢復“禮”,我們今天還看到舊社會人稱“半部論語治天下”,即強調君君臣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讓人們進入“圍牆”內,存天理滅人慾,安分守己,不得撒野(破尊卑之序)。由於其束縛人的條條框框多,所以有人才提出做人的“加法”。

道家則不同。老子針對從亂到治,提從“無為而治”,即順乎自然,你當官的只要不貪不惡,民心自歸順,天下自然太平。我們現在看到的“道德經”就是這樣,教育大家修身養性,如在自然界萬物生長般,只要各自遵守規則,自然和睦相處。就如在圍牆外的人,自自然然地生活。所以,不是“減法”兩字可解釋完整的。

不過歷來都是:圍牆內的人,總有人要破牆而出;圍牆外的人,也有削尖腦袋要往裡鑽。對不同的學說,只有見仁見智了。即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