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父母

做称职的父母,从小对孩子进行科学严格的教育,不仅仅是家庭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关系到中国国民性格的塑造和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可以说,中国当今年轻的父母,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因为我们从现在孩子身上,可以看到中国的未来。

不称职的父母大概有这样一些表现:父母在孩子跟前没有一点自主可言,父母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节衣缩食,任凭孩子啃老,而毫无怨言;有的父母纵容骄惯孩子,家中孩子是老大,一切为了孩子,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我们没有享受到的东西,现在都要让孩子享受到,尽量满足孩子各种奢侈的欲望;有的父母简单粗暴,望子成龙心切,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将来必定成材,对孩子的事,事无巨细,大包大揽,把父母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剥夺了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在网上曾看到一张照片,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在街头竟让一个擦鞋女给自己的孩子擦皮鞋,擦鞋女背上背了一个熟睡中的孩子,两个孩子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类纵容娇惯孩子的事例不胜枚举。繁洐后代,哺育关爱子女,是人的本性。但是人的本性必须要用理智来约束,靠智慧去引导。顺应本性的事,不需要高深的文化教育水平,也不需要完美的道德修养而很容易做到。而违背本性的事,就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例如孝顺父母,对欲望的节制,对财富的淡泊,对子女严格科学的教育等等,做到这些需要善良的品性,还需要较高的文化教育和道德修养水平。这些善良的不称职的父母,他们的理智被人的本性所控制,他们的智慧被人的本性所误导。殊不知,你辛勤的汗水,百般的呵护,浇灌出来的也许不是艳丽的花朵,而是扎在父母心头上的仙人掌刺。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但不能成材,反而给父母造成许多烦恼和痛苦,成了父母最大的负担,这也是当今中国许多做父母的悲哀。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大腕,在事业上算是达到了人生的高度,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却是低能儿,有的孩子做出了不道德和犯法的事,令他们父母头上的光环大打折扣,就是最好的例证。现在有不少文章,过度渲染父爱和母爱的“伟大崇高”,父母对孩子的无私奉献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这是对中国父母的一种误导。例如有位母亲为了早上叫儿子上班,竟一夜没睡好;有对父母在冬天冰天雪地的早上,去送开公交车的儿子去上班;再看看高考场外,所有的父母一脸焦虑的神情,令人感慨可怜天下父母亲啊!这些善良的父母表面上是爱孩子,实际是放弃了严格教育孩子的责任,放弃了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吃苦耐劳的艰韧品格,是娇纵溺爱孩子的表现。中国现在存在的"啃老族”的现象,其结果造成这部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遇事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孩子成了父母的沉重负担。当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这样,著名演员姜文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去新疆偏远农村去锻炼的事例,令人敬佩,可惜这类事情真是凤毛麟角。

中国的传统教育历来倡导恭敬谦让,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独立、平等意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商品经济社会的需要。尊老爱幼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但在现实中它又是那么的蒼白无力。年老不是资本,年幼不必胆怯,年轻也不值得炫耀。值得尊重的是你的才学、胆识、修养和智慧。缺乏道德修养的老,不值得尊;没有教养规矩的幼,不值得爱。孔融让梨的时代早已过去,因为这种观念脱离了商品经济社会的现实,忽视了人的平等、自尊和独立,抹杀人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用这种观念教育出来的孩子,成年以后不能适应商品社会激烈的竞争现实。社会应该是公平的,人与人也应该是平等的,人们应该在公平的社会环境中平等竞争。在现实中,谁也不会因为你年老或年幼平白无故分你一杯羮。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谦让并不代表大度,而是无能怯懦的表现。竞争才是社会的本质,只有竞争社会才能进步,只有竞争自己才能获得幸福。

做父母的要学会善待自己,科学严格的教育孩子实际上是最好的善待自己。当今许多为人父母,尤其是老年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到了晚年,孩子却成了自己最大的负担和束缚。纠其原因,是做父母的对孩子放弃了科学严格的教育责任,一味娇惯溺爱所致。做父母的要想晚年过上自由快乐的生活,从年轻时就要学习如何严格教育子女,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尽早让孩子脱离父母的羽翼而独立生活。你所做的一切,看似为孩子,实则是为自己。尽管父母为孩子付出不求回报,但有回报总比没有回报更好。当你面临晚年的时候,孩子早已成材,那时你会得到孩子无尽的回报和关爱,孩子不仅不会成为你的负担,还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孩子一出生,最早接触到的就是父母。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性格特征和道德修养,都会给孩子的价值观和性格的形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尽早长大成材,必须从自己做起,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水平,不断塑造自己完美的性格,努力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的所做所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他的一生。在一个温馨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其性格一定开朗、自信、友善;反之在一个充滿火药味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性格一定孤僻、自卑、暴躁。那些青少年时期就刑事犯罪的,家庭的阴影无所不在,这是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我们了解到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许多父母和孩子之间实行AA制,表面看来是家庭成员之间开销费用的平均负担,实际是通过AA制,使孩子在钱财上不对家庭产生依赖性,从而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看来,在中国父母和孩子之间实行AA制,有其积极的意义。当然,由于中国的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以及中国国情的制约,要在中国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间实行AA制不是很容易的事,但国外这种AA制的家庭理念值得学习借鉴。逐渐让我们的孩子不要对父母产生过多的依赖性,尽早培养孩子经济上的独立意识,让谁也不会为你买单的思想从小就根植于孩子心中,从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果断艰韧,勇敢自信的性格特征,为以后的成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一本书名叫《美国式家庭教育》,非常好,推荐给中国的年轻父母。从这本书中我总结出美国几点家庭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再富不能富孩子,尽量给孩子创造艰苦锻炼的环境和机会;

二、尽量给孩子创造自由发展想象的空间,从来不把父母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

三、创造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环境和机会,孩子自己能做主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主,父母绝不包办代替。

四、重视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五、父母的财富属于父母,并不属于孩子,父母不会无限制地滿足孩子的各种消费欲望;

六、重视孩子文化知识和技艺的学习,但更重视性格的塑造和独立人格的培养;

七、重视孩子理财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从小树立必须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报酬的观念。

历史上,中国曾经也是世界上叱咤风云的强国。但从清代末期以后,尤其是到了近代,中国遭受内乱外患,逐渐衰落,国家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人民饱受屈辱和苦难,形成了中国懦弱的民族性格特征。一个人应该不断锐意进取,一个国家更应该面向未来,奋发向上。过去的灾难已经成为过去,要看到中国现在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为了中国的复兴、发展和强盛,重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华民族的威猛性格,当代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牢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坚定信念,应该担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从孩子的教育抓起,从自身的一点一滴做起,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之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