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興趣班和不上興趣班的孩子,這些差距很明顯,家長可別光心疼錢

#育兒有方法#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漸激烈,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讓孩子不會從一開始就落後於人,會選擇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想要讓孩子學得一門技藝傍身,希望孩子能借此在未來活得更好。但,很多家長卻覺得,興趣班這種東西報不報無所謂,只要孩子學習好就行了,浪費那份錢幹什麼?

小祥和小林是同班同學,兩個人的家庭條件差不多,學習成績也比較接近,加上兩家住的也比較近,所以兩個孩子從小便是朋友。兩個人本來以為,他們會一直是朋友,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初中甚至是高中,他們都會一起走下去。但,他們兩個人卻在升入小學後不久就形同陌路了。

上興趣班和不上興趣班的孩子,這些差距很明顯,家長可別光心疼錢

原來,小林的媽媽覺得,孩子除了學習之外,還應該有一技之長,於是便給孩子報了個小提琴班。小林的音樂天賦很高,在小提琴班裡如魚得水,很快便徹底愛上了小提琴。聽了小林的話,小祥的心裡對小提琴班也充滿了渴望,於是便讓媽媽也給他報名,這樣他就可以和小林做伴了。然後,小祥媽卻以學樂器是不務正業為理由,拒絕了小祥的請求。

上興趣班和不上興趣班的孩子,這些差距很明顯,家長可別光心疼錢

小祥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卻還是沒有多說什麼。可是很快的,小祥就開始埋怨媽媽了。因為,小林在學習小提琴之後,和小祥的共同話語越來越少,在一起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少,關係更是越來越差。甚至有一次,小林公開的說小祥粗鄙,是下里巴人,這讓小祥覺得很傷心,但卻無法挽回跟小林的友情了。

上興趣班和不上興趣班的孩子,這些差距很明顯,家長可別光心疼錢

事實證明,報興趣班和不報興趣班,孩子的境遇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報興趣班和不報興趣班的孩子會有很多明顯的差距,家長可別不以為然。

1、孩子的朋友圈差異明顯

可能有人會覺得筆者小題大做,但事實上,因為興趣不同,最終導致好朋友分道揚鑣的例子可謂是一抓一大半。有一部電視劇裡有這樣一個橋段:學習西方樂器和民族樂器的兩撥學生,本可以好好相處,但卻因為受不同文化感染,最終在彼此之間築起了高高的柏林牆,這還是同樣都報了興趣班的孩子,那如果其中有一方是沒報興趣班的額孩子呢?結果顯然已經不言而喻了!

上興趣班和不上興趣班的孩子,這些差距很明顯,家長可別光心疼錢

2、孩子的課外活動項目大相徑庭

一個報了興趣班的人,課外活動自然是跟自己的興趣有關的項目。而對於那些沒報興趣班的孩子,他們的興趣可能就是打遊戲,瞎玩,或者是隨隨便便的打發時間。這其中的差距,難道還不夠明顯嗎?

上興趣班和不上興趣班的孩子,這些差距很明顯,家長可別光心疼錢

3、孩子的信心和氣質相差十萬八千里

不得不說的是,一個報了興趣班的孩子,他的氣質會被薰陶得逐漸改變。學藝術的,會感染上藝術氣息;學書法的,會染上一身書生氣。反過來,那些沒報過興趣班的孩子,除了少數特例之外,其他人在氣質上必然是比不過那些在興趣班學習的孩子們。另外,有一技傍身的興趣班孩子們,他們的信心必然要比普通孩子更加充足。

上興趣班和不上興趣班的孩子,這些差距很明顯,家長可別光心疼錢

看完了本文,家長們還覺得報興趣班沒用嗎?

我是楠姐,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育兒經驗,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楠姐,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