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如何培養自己的興趣呢?

《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這本書很吸引我,懷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我也很好奇我的生命還有什麼可能發生的美好的事情?我究竟還有多少未發掘出來的興趣愛好呢?

因為我一直認為興趣愛好是作為一個人最起碼要擁有的特質,從這個興趣中自己能真正獲得精神上的愉悅,而且這個興趣可能也會成為自己的終身伴侶,只要你不放棄它,每次沉醉其中,都有享用不完的快樂和興奮,真的是難得的人生寶藏。

讀這本書之前我認為興趣是受一個人的遺傳基因影響的,有些人愛跳舞是因為天生身體柔韌性比較好,四肢協調所以愛跳舞,而我天生柔韌性不好,對音樂節奏的把控也不是很好,所以對跳舞沒興趣。

小時候有段時間自己的特別愛彈電子琴,然後我爸媽就給我買了一臺新的電子琴,彈完一個暑假就把電子琴遺忘了,感覺自己的手指靈活度不高,而且樂譜對我來說不太好識別,進而斷定自己沒有音樂細胞所以對彈琴自然而然失去了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如何培養自己的興趣呢?

讀完這本書顛覆了我對興趣的認知。

興趣與其說是一種天賦,不如說是一種自我技能———那些生活得有趣的人,往往是下意識掌握這種技術的人,而我們大部分人可以通過有意識地學習,讓自己活得有趣。

那在學習如何培養一個興趣之前首先要了解到興趣的金字塔結構:感官興趣,自覺興趣,志趣。

原來自己以前認為的我所擁有的興趣都屬於第一個階段,感官興趣,通過直觀的感官刺激產生的興趣。

比如說我喜歡拍照,看電影,旅遊,而這每一個興趣也都一直是自己的感官感覺,只是喜歡,享受當時即刻帶來的視覺和聽覺的享受,這種興趣算是比較膚淺的。

要想到第二個階層自覺興趣,就需要我們自己在這每一個興趣裡面加上自己的思維,把興趣發正成為能力,掌握能力之後又會促進我們去學習和體驗更多,這樣的能力-興趣循環才是自覺興趣裡的最好表現形式。

比如說旅行,不僅僅是享受當下的美景,拍幾張美照,更深層旅行的意義在於遇見不同的人,體驗當地不同的風俗,瞭解更多這個國家的歷史人文,如何在旅行中遇見到了不一樣的自己。這都屬於直覺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如何培養自己的興趣呢?

第三個層次是志趣。這個就是潛在興趣,包括內在的發動機——志向與價值觀。

一個人內控的興趣,明確的方向和強大的動力可以體現出志趣是有多強。這是在第二個層次能力之上的尋求價值的興趣,從這也是能看出來一個人能否取得真正的成功。

愛迪生在受挫1000次之後仍然持有不斷研究發明的動力,足以證明他是一個擁有無比強大志趣的人。

他說:我的人生哲學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奧秘,並以此為人類造福。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比這種服務更好的了。

工作和揭秘大自然的奧秘就是愛迪生一生的志趣,可見這種志趣給他的成功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伴隨一生的志趣對我們常人來說很偉大,對愛迪生自己來說也許很享受。

那理解了興趣金字塔,就很容易知道如何養大一個興趣呢?

這三步比較重要:

  • 沉浸在足夠多的感官體驗中
  • 儘快掌握更多的知識
  • 給自己找一個兌換價值的方式。

比如說手帳這個興趣就是自己才開始培養起來的,從眾多的體驗中發現手賬原來這麼小眾,這麼有意思,一本好的手帳能發現生活有更多的可能。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如何培養自己的興趣呢?

所以由寫手帳產生的快樂和興奮是自己沉醉其中所獲得的。這樣就可以大膽地告訴別的小夥伴:我愛寫手帳,手賬就可以是我接下來可以培養起來的愛好。

接下來自己就多花時間學習有關手賬的專業知識,可以上線上課程也可以買書來學習,不斷積累,充實自己這方面的知識。

最後給自己找一個兌換價值的方式:譬如說可以成為手帳達人,最終實現知識變現。

總的來說,一個擁有豐富多彩興趣愛好的人一定是一個有趣的人,有趣的靈魂必然吸引另外一些有趣的靈魂,這樣的話我們的小圈子充滿了樂趣,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