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只給孩子囤書嗎?小時愛閱讀長大卻沒興趣,其實這事怪家長

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曾說:

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

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

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閱讀的好處就不用我多說了,往大了看,“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朱永新先生曾這樣評價:“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

往小了說,一直被熱議的高考改革在語文方面首先就是閱讀量的大幅度增加。

以前卷面閱讀總量大約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0000字;

其次,涉及內容更加廣泛,包含哲學、歷史、科技等各個方面;

最後,類型也更為豐富,包含科技說明文、記敘文和篇幅較長的文言文、古典詩詞等各類文本。

還在只給孩子囤書嗎?小時愛閱讀長大卻沒興趣,其實這事怪家長

這意味著什麼呢?如果學生的閱讀還僅僅侷限在教材或者是狹窄的四大名著中,就很難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這也意味著,我們必須從小就開始重視孩子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厚積薄發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還在只給孩子囤書嗎?小時愛閱讀長大卻沒興趣,其實這事怪家長

可現實情況這並不樂觀。身邊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沒有養成“好讀書”的習慣,更談不上像黃庭堅那樣,將閱讀視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或者是安身立命的依靠。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是孩子從來就不愛讀書嗎?

如果仔細觀察,幾乎所有的孩子在一段時間內都會對書籍特別感興趣。

按照幼兒心理發育的節奏,在4~5歲期間,是兒童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候孩子會天然表現出接受能力快,對讀書感興趣的狀態,甚至有的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將一整本兒童書籍背下來。

估計應該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家長吧,當時是不是很慶幸?沒想到自己的孩子竟然天生就喜歡讀書,實在難得。

可惜,好景不長,如果放任不管,很多小時候明明很喜歡讀書的孩子,在進入10歲左右,便開始出現興趣下降的趨勢。孩子的注意力開始從書本轉移到其他事物上,不再把時間花在閱讀上。

10歲現象並不是個案。在《怎麼讓學生愛上閱讀:培養積極的終身閱讀者》這本書中提到,國際閱讀素養研究項目已經把10歲前後定義為兒童閱讀的“關鍵期”,這個年齡段是孩子閱讀發展的至關重要轉折點。

如果在這個年齡段,孩子學會了如何閱讀,能夠保持閱讀的興趣,那麼他們就會成為一個終身的閱讀者;而一旦在這個階段發生挫折,就會陷入閱讀的“消退期”,以前積累的閱讀興趣也會像潮水一樣慢慢褪去。

還在只給孩子囤書嗎?小時愛閱讀長大卻沒興趣,其實這事怪家長


還在只給孩子囤書嗎?小時愛閱讀長大卻沒興趣,其實這事怪家長

孩子的閱讀行為存在轉折點

很多家長都很奇怪,要說自己不重視讀書也就罷了。明明從牙牙學語就開始給孩子買書,大點還會領孩子去書店薰陶,家裡也從來不缺書,為什麼小時候愛讀書的孩子,長大後改變呢?這與讀書這種腦力活動本身有關。

閱讀有娛樂的功能,也有收穫信息的功能,但是對於那些能夠提高認知和改變思維模式的書籍,閱讀終究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是個體與文本進行激烈腦力互動的過程,更是思維挑戰和磨礪的過程。

所以,註定這個過程不能太輕鬆,也不能太困難。輕鬆會讓人感到無聊,困難會讓人望而生畏。如果總是由著孩子自己做主,孩子遲早會掉入其中一個陷阱,久而久之,已有的閱讀興趣就會被消耗殆盡,外在表現就是慢慢不喜歡閱讀了。

還在只給孩子囤書嗎?小時愛閱讀長大卻沒興趣,其實這事怪家長


還在只給孩子囤書嗎?小時愛閱讀長大卻沒興趣,其實這事怪家長

保持閱讀興趣的4個關鍵詞

那麼,怎樣才能夠一直保持孩子對於讀書的興趣呢?

上海市三林東校黨支部書記、《中國教育報》特約記者、從事多年閱讀研究和對外交流的研究員鄭剛建議我們要牢牢抓住這4個關鍵詞:

1.持續

首先要讓孩子在精神上明白,閱讀這件事並非是心血來潮的一時之事,而是漫漫人生的一世之事。

家長要努力在家庭中創造出持續閱讀的氛圍。英國兒童閱讀專家艾登·錢伯斯認為,不閱讀的孩子是由不閱讀的大人造成的。一個持續閱讀的成年家長,永遠是孩子閱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榜樣。

2.分享

分享是激發兒童閱讀興趣的不二法門。那些家裡不缺書,卻不愛閱讀的孩子往往就是因為缺少分享的機會。

當孩子讀過一本書後,如果家長能主動和他交流,鼓勵孩子說出書中的內容和有趣的觀點,或者是在家裡利用演講、改寫和續寫故事、表演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收穫,都能迅速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這些做法不但能激發孩子繼續閱讀的慾望,也能提高他總結和表達的意願,同時也能幫助家長判斷書籍是否適合孩子閱讀。

還在只給孩子囤書嗎?小時愛閱讀長大卻沒興趣,其實這事怪家長

3.適合

為孩子找到適合讀的書籍很重要,前面說了,太難或者太簡單都會讓孩子失去閱讀興趣。

那到底什麼樣的書適合孩子讀呢?可以從與孩子息息相關,能聯繫孩子生活的書籍入手,再不斷向外延展。

比如孩子喜歡看《海底小縱隊》我們就可以把介紹動物和潛艇的書籍介紹給他,孩子喜歡看《西遊記》我們就可以把介紹唐代地理和高僧歷史的書籍推薦給他。

總之,結合上一步“分享”,家長既要不斷鼓勵孩子挑戰自我,也要幫助孩子設定階段性目標,讓孩子一直在可挑戰的範圍內閱讀。

4.思維

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完善思維模式。具體來說,要提高孩子推理、解釋、整體感知、評價鑑賞、聯結、活學活用等多方面的能力。

想要達到這種效果,就要培養孩子帶著問題閱讀的習慣。利用他們天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去質疑、審視和重組文本。

帶著問題去閱讀,能讓孩子在閱讀中獲得主體感,而不是被動完成一項枯燥的活動。漸漸地,書籍的內容就會融入孩子的血液,成就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還在只給孩子囤書嗎?小時愛閱讀長大卻沒興趣,其實這事怪家長


還在只給孩子囤書嗎?小時愛閱讀長大卻沒興趣,其實這事怪家長

總結

關於孩子的閱讀問題,除了買書囤書,給孩子創造閱讀氛圍,我們更要明確兩個認識。

一是所有孩子都會在4~5歲時,出現一個閱讀敏感期,二是在9~10歲,孩子也會出現一個興趣轉折期。

想要孩子持續保持旺盛的閱讀興趣,家長們可不能對閱讀放任不管,要做好引導孩子廣泛閱讀、陪伴孩子經常分享,鼓勵孩子探索答案的工作。

最後,引用鄭剛研究員的話作為結語:“人生的黃金閱讀時間在童年時期,要讓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成人愛上閱讀非常困難。抓住了童年閱讀這個關鍵,就解決了一生的閱讀難點。”

關於我:​省心理諮詢師協會親子教育研究會成員,用通俗語言普及育兒知識,定期介紹好書。歡迎關注,一起和孩子成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