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暢銷書,買暢銷課,粉知識大牛,可我為什麼還是原來的我?

前段时间写过一篇文章《每个被生活虐过的中年人都是哲学家:100个普通人关于人生怎样才能幸福的真诚感言》(点击阅读),文中自述窘况的34岁单身女子说她买了很多书,刚看完房思琪,现在正在看《乌合之众》。这个女子的自述引来了水木社区一众网友的针砭,在看书方面,网友们是这么指正的:

1.少看点这些虚头巴脑的书。

2.不能完全反对看书,只不过,你看的这都是啥书?这些书直接可以归类为垃圾,完全浪费时间。这个年龄了,看的书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

3.你看的那些书,对提高你自己没半点价值,反而把你整个人弄的飘浮着,没有定力,你觉得你对人性,对社会规律的理解有多少?那些书没什么帮助的。

4.别买那些没用的课考那些没用的证看那些没用的书了,都是消费主义制造的焦虑,去做一些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吧。

5.《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没看过,感觉评分虚高,但是作者自杀了,这样阴暗的书对你目前的生活有什么帮助么?这类书适合生活幸福的人来拓宽自己的感受。你需要看一些真正对世界看的透彻的人写的书。

6.看那些没用的书和考证纯粹浪费时间,你的人生前30年是学习训练,接下来30年是通过学习的本领获取财富,然后安度剩下的30年。

7.乌合之众这种书建议少看,这东西就好像餐后甜点,看个热闹是好的,但是不能不吃主食就先吃零食了。勒庞本质上是个敏锐的老愤青,他写的这东西能搏一搏眼球,但是缺乏理论功底,而且论证方法也很粗疏,既没有实证研究更没有量化研究。虽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但是这东西很容易把人引歪的。其实要是为了愉快的阅读可以看看各类经典小说嘛,要是还想有点深度可以看看艺术史啊,经济史啊什么的。

8. 少看书,多活动。真的,我是觉得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心绪,书读的越多,越容易脱离现实。尤其是都工作十年了,应该是偶尔有需求的时候,针对需求找本专业类书看看。文学书,尤其不能看,越看越感性。人还是世俗一点好。

9. 如果自己没有思想,那么书籍也不能带给你,尤其是畅销书。

10.房思琪,乌合之众,还有霍乱时期的爱情,百年孤独,东野圭吾,跟着文艺畅销榜去看书,并不代表你就有文化了。最可怕的就是,没有多少文化,却很文艺。吃不得苦,沉不下去,没有过人的天赋,也没有过人的家底儿,对自己认识不清楚。实际上你这样的伪文青,是一二线城市最不缺的,现实一点吧。

看畅销书,买畅销课,粉知识大牛,可我为什么还是原来的我?

这些网友对畅销书的认识,我是赞同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被无效信息和垃圾信息堵塞我们的脑回路、侵蚀我们的思想,比乱读书更重要。读书学习,通过前人的记述来了解这个世界的真实,是年少时候的事情,因为这个时段人生经历太浅,需要快速吸纳书本上记述的知识来认识世界。

可是成年以后,当世界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除了培养专业技能的专业知识外,那些泛泛的认识世界和人性的知识,可能更多地需要我们去经历去感悟去思考,而不能一味地去迷信书籍。不迷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书上所记述的情景可能和你遇到的不一样,就算表象相似,底层逻辑也不同,书上提供的药方治不了你的病;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出版业太发达,出书本质上就是一门生意,为了赚钱而粗制滥造甚至胡说八道的书太多,而这样的书往往都会被包装成畅销书,这样的书又有什么知识含量呢?

看畅销书,买畅销课,粉知识大牛,可我为什么还是原来的我?

过去的十多年里,创业圈里有两个高调的灵魂导师,一个是俞敏洪,一个是马云。他们两人的演讲几乎都能让年轻人灵魂再造。但是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但凡俞敏洪演讲,几乎都要提自己看了多少本书,读北大5年看了800多本书的光辉历史几乎成了俞老师的标签,俞老师现在写公众号,也在文中频繁地向读者介绍自己又看了什么书。

与俞老师相反,马老师几乎从来不提自己看了什么书,更没有看过几百本书的光辉历史。可是,平心而论,马老师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好像比俞老师更深一些,印象中,俞老师好像除了煲的一手好鸡汤外,在社会发展的众多议题上,都没有说出马老师那样振聋发聩的惊世之言。而且,新东方的市值也不及阿里巴巴的零头。

当然,俞老师和马老师都是伟大的创业者,都是年轻人的灵魂导师,都是我辈仰慕的高人,我绝无轻视俞老师的意思,也没有这个资格。我只是觉得,或许,人成年以后,不乱看书,多用心去感悟生活,去思考世界,或许也能获得真知灼见,这或许比乱看畅销书,被一些文痞骗子收智商税更好些。

看畅销书,买畅销课,粉知识大牛,可我为什么还是原来的我?

我是个很懒很懒的人,也是一个读书极少极少的人,兴趣很窄小,生活很单调。书架上就那几本破书,记得有一次大学老同学来我家,看了一眼我那小小的书柜里那几本大学时就有小破书,一声叹息:“这么多年了,你读的还是这几本书啊!”当时我真的很羞愧。

后来我买了不少书,写此文时,我看了看身旁的书架,那里摆放着诸多畅销书:人类简史、全球通史、中国简史、乌合之众、三体、万历十五年、了不起的盖茨比、百年孤独、战争与和平、江南三部曲、繁华、致青春、莎士比亚、四世同堂、失乐园、平凡的世界、林毅夫的书、吴敬琏的书.......这么多书,我只认真看过《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稍微翻了下,别的大部分连塑封都没去掉。

其实我挺焦灼的,书架上这么多的书,都是我内心沉甸甸的任务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把它们看完呢?愁死了。


我看书少的原因在于看得太慢,喜欢拿着书细细地品。记得读大学时同学们都喜欢在学校周围的小书店租书看,一天五毛或者一块钱,可以拿几本书,但过期不还要收罚金。有同学一天能看好几本,而我三五天也看不完一本,因而常常延期归还,租金加罚金下来,和买盗版书也差不多了,后来我就不租了。

我的兴致一直都挺寥落,不会狂热地追谁粉谁相信谁,年轻时候没这么干过,中年就更加懒得费这心思。就说在这波移动互联网推动的知识经济大潮中吧,我追了几天“东吴相对论”,追了几天“罗辑思维”,看了几期“吴晓波频道”,然后就都放弃了。

想当年有个朋友特别粉“罗辑思维”,是那种罗胖说什么他信什么的铁粉,可以期期不落,可以大老远跑去参加活动,可以高价买票听跨年演讲的那种粉。当然,粉罗胖之前他也粉过别的思想先锋。也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积极拥抱知识大咖的他,到底超出了我多大距离。但其实我都懒得关心这些,我的知识和见识够应付我的生活就行了,一定要跟着这些贩卖“知识”的大咖们用他们“散装”的一家之言把自己弄的那么“博学”干嘛?有必要吗?

作为一个普通中年人,把陪伴孩子的时间拿出来陪伴知识大咖,掏钱买大咖们贩卖的那点有趣但无用的知识,顺道买来无尽的焦虑,有意思吗?罗斯柴尔德家族怎么掌控世界,文在寅怎么复仇,管我鸟事!关键是,这帮靠解读这些东西赚钱的人,瞎咧咧的这点所谓的知识是正确的吗?我何不保持眼睛的干净和头脑的清净去用心思考身边的事情呢?

看畅销书,买畅销课,粉知识大牛,可我为什么还是原来的我?

什么“樊登读书会”,什么“罗辑思维”,你没时间读书,他们替你读了,然后用简短的话语告诉你,你想读的那本书说了什么,然后你就觉得你读过那本书了?还能更扯一点儿吗?这就像你迷恋的女神,你没有能力搞定,别人去帮你搞定,品过了,回过头告诉你什么滋味,然后你就满足了?如果这也能满足,那真是有病。

观点,是最没有用的,书中最不值钱的,恐怕也就是观点了,替你读书的人,只能替你转告书中的观点。而一本能启迪智慧或愉悦身心的好书,就像一盆炖烂了的鸡汤,营养全在汤里,需要一小勺一小勺地慢慢品,而不是把汤都倒掉,只拎出那只营养严重流失的鸡尸体。

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方便了,无数以前不读书的人,现在喜欢上阅读了。可是阅读内容的生产却日益沦为一个下三滥的行当,如今越烂越离谱的内容越流行,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生产内容的人,不造点下三滥的内容都没法在圈子里混,我都快混不下去了。

广泛的“阅读”造就了无数“知道先生”,他们什么都知道,上知特朗普,下知金元帅,谈起国际政治经济阴谋来都自成体系头头是道。看看现在的朋友圈,动不动就掐成一片。没办法,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知道真相,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最高明,同时也觉得持不同意见者就是个傻B。都如此,朋友圈还怎么和谐?

看畅销书,买畅销课,粉知识大牛,可我为什么还是原来的我?

朋友圈不和谐倒在其次,关键是见面后能不能不掐。现在我渐渐觉得跟朋友谈论国际政经形势是个很low的事,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很多,又几乎每个人都很片面,根本没法聊。最高级的办法就是谁都不说这些大而空的事,专注于我们自己的点滴生活最好。

也真是吊诡,本来高级的事情如今变得这么低级,本来低级的事情如今反倒高级了。

也是,看了那么多畅销书,报了那么多畅销课,粉过那么多知识大牛,懂了那么多醍醐灌顶的大道理,可我依然是我,生活还是原来那个样子,这些事能有多高级呢?还是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多陪陪孩子更高级。

推荐公众号"在作文里成长“主笔杨昇老师主讲的中学生作文培训课,关注可以免费听学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全套课程

本公众号文章推荐(点击下面标题阅读):

1. 一个西北五线小城的城乡风貌

2. 父母和儿女,也是一段浅浅的缘分

3.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农村呢?

4. 结婚更多是为了找个伴共同对抗生活的难处

5. 剩男剩女:寻爱的路上到底是运气太差还是自己太傻?

6. 最后一班回家的车和那个深爱你的人

7. 农村孩子啊,你知道现在城市孩子读书有多用功吗?

8. 每个被生活虐过的中年人都是哲学家:100人谈幸福人生

9. 平凡的生活也能如此动人,这部韩剧为何感人至深?

10. 中国的历史和世界的现实告诫我们:”外国人永居“还是应该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