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兩週年記:信託業“正本清源”成色好

自2018年4月27日以來,資管新規落地已滿兩週年。其間,針對信託業的相關配套監管細則相繼出臺,助推行業穩步、規範向前發展。

儘管資管新規一度是信託公司2018年整體業績下滑的影響因素之一,但業務空間受到壓縮的同時,信託業亦規避較多風險,並將其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實際效果來看,資管新規確實有利於信託業長期發展,而且推出的時間恰到好處,可以說有預見性地主動把系統性風險裝進籠子。

整體來看,信託業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在與“剛性兌付”解綁後,信託公司面臨真正的市場化競爭,而核心競爭力便是主動管理能力。疫情不改資管蓬勃向上之趨,疊加資產荒,信託產品仍是相對較為理想的資產配置標的。

配套細則出爐

4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就《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據悉,《徵求意見稿》共計7章77條,修訂重點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一是進一步規範明確信託公司行政許可准入標準,強化與其他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等有效銜接;

二是落實進一步對外開放政策,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託公司1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

三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優化許可流程程序,簡化申請材料;

四是強化監管導向,匹配行業發展實際,鼓勵信託公司開展本源業務,引導信託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助推信託業轉型發展。

金樂函數信託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徵求意見稿》主要是對原有與信託公司有關行政事項制度的一個系統化總結,同時與2019年11月的《信託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進行呼應,擬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託公司1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

有信託業內人士林峰(化名)對記者分析,這是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在資管新規後對信託公司一系列配套政策進行完善的動作之一,目的在於促進信託行業規範發展和業務轉型。

“對於信託公司來說,短期內仍難以徹底擺脫對舊有業務模式的依賴。引導信託行業健康發展、業務迴歸本源需要一個較長時間。”林峰進一步指出。

事實上,3月底,有消息傳出,業內多家信託公司收到監管要求,對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信託融資業務進行壓縮,並制定融資類信託壓縮計劃。

另一方面,即將出臺的《信託公司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調高了資金信託的風險係數,降低了服務信託、公益信託的風險係數。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新政都將促使融資類信託規模縮減,家族信託、養老信託、慈善信託、服務信託等本源業務規模擴張。

化解存量風險

“資管新規發佈已滿兩週年,從實際效果來看確實有利於信託業長期發展,而且推出的時間恰到好處,可以說有預見性地主動有效地把系統性風險裝進了籠子。”廖鶴凱告訴記者。

儘管資管新規一度是信託公司2018年整體業績下滑的影響因素之一,不過記者注意到,在去槓桿的過程中,一些相對積聚了風險的項目融資受限,資金池業務也被禁止,可以說業務空間受到壓縮的同時信託業也規避了很多風險。

事實上,一年多來,信託業風險項目的情況備受關注。

截至2019年末,信託業風險項目個數為1547個,較2018年末增加675個;風險資產規模為5770.47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3548.6億元,增幅159.71%。

央行4月17日發佈了2020年第2號工作論文《系統性金融風險溢出效應研究》,其中提到,非銀金融機構抵禦風險能力較弱,應注重對信託、金控等非銀金融機構風險監控。

論文提出,信託業作為資金供需方的中轉樞紐,在剛兌尚未完全打破的情況下,極易受到資金供需雙方的風險傳導影響。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信託業仍處於風險高發期,而在剛性兌付沒有完全打破,信託業轉型仍在進行的時刻,加強對信託業風險的監控必然是監管的重點工作。

此前,業內一度存在“資管新規對於信託是否太嚴格”的聲音。

“對於資管新規對於信託太嚴格的聲音一直都有,其實也不只是信託,涉及到的機構都有類似的情況。”廖鶴凱告訴記者,而實際執行過程中也是考慮到了各方聲音和實際運行情況,包括實際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審時度勢的做了符合實際變化的執行調整。

在風險暴露充分的背景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存量風險化解將成為信託行業一項重要的任務。不過,從信託行業自身的風險抵禦能力來看,行業風險仍在可承受範圍。

陣痛中積極待興

有分析認為,在與“剛性兌付”解綁後,信託公司面臨真正的市場化競爭,而核心競爭力就是主動管理能力。

隨著市場上部分信託風險項目逐漸暴露,投資者一定程度上愈發謹慎。如何看待現階段信託公司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印象?

廖鶴凱告訴記者,部分投資者受到個別信託公司違規操作帶來的大面積風險事件的影響,對信託行業的信心和形象從信任到審慎觀察,不過行業整體還是穩步前行,絕大多數投資者還是審慎樂觀的態度,特別是在金融市場跌宕起伏的這幾年,信託業把風險控制在了合理的範圍內,總體保持了穩中向好的態勢。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如何進一步發揮信託牌照的價值也受到關注。

有分析認為,隨著競爭機制市場化,信託產品發行面臨新挑戰。隨著監管政策的趨於統一,各類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產品投資範圍將基本一致,信託牌照原有的優勢將逐步喪失。

廖鶴凱對記者分析,信託公司在我國分業監管的模式下,作為“金融百貨公司”,是獨特的具有跨市場操作功能的平臺,這種平臺作用在監管模式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將長期發揮作用。而且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信託業資產託管效能的發揮還有很大的空間,也就是信託最原始的本源。

長期看好的同時,短期或仍一定程度上面臨困境。

記者注意到,有研究報告指出,短期內受疫情影響,目前超過50%的客戶購買信託產品的意願降低。

光大信託近期撰文指出,短期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影響經濟基本面,推升避險情緒,疊加經濟下行週期,社會悲觀預期高企,降低個人投資者風險偏好和對信託產品購買意願,限制非金融機構投資者購買能力,但由於資產荒的加劇、流動性的充裕,部分金融機構在信託產品配置方面恢復較快。

此外,基於對理財經理的調研,疫情短期影響了信託產品發行進度,隨著復工復產的實現,信託產品市場將逐步恢復正常。展望未來,疫情不改我國資產管理行業蓬勃向上的發展趨勢,疊加資產荒,信託產品仍是相對較為理想的資產配置標的。

廖鶴凱告訴記者,相對於其他金融產品,信託的均衡性還是目前得到了大多數高淨值投資者的認可。形象是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維護的,問題總是會有的,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投資者恢復信心的重要部分。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