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奶茶的出處已經不可考,世界各地都有其蹤影,倒是加了粉圓的「珍珠奶茶」是 30 年前才開始從臺灣流行到全世界的新鮮事物。

在臺灣,有二間店鋪宣稱自己是珍珠奶茶的發明者,一個是臺南市的翰林茶館,另一個是臺中市的春水堂。這兩家爭出處還曾經互相告到法院,但因為都沒申請到專利和商標,至今也沒個結果...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今天找的流水線是,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第一,但絕對正宗的麥雪的茶珍珠奶茶製作工藝~據說是 1987 年一名員工把木薯粉圓加進冰奶茶裡,Q 彈軟糯的「珍珠」和香甜順滑的奶茶,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了...

種植茶園

珍珠奶茶的經典原料底就是紅茶,茶樹會茂盛地長在山區的種植園裡,茶園通常都得有涼爽潮溼的空氣和肥沃的土壤。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採摘茶葉

茶葉是得靠人工採收的,因為既要保證最大限度地採摘合適的茶葉,又要避免傷害脆弱的茶樹。一般採茶工每天可以採收 30 公斤,熟練的話一天還能翻番,採好的茶葉就立刻裝袋送到茶廠去。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室外萎凋

剛採摘的茶葉含水量高達 75% ~ 80% ,茶廠第一步就是室外晾曬降水分,這種處理方法叫做「萎凋」。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在這個過程中,葉片變得柔軟易於揉捏成條,葉中所含酶的活性會增強,促使澱粉、蛋白質、不溶性原果膠等成分發生分解和轉化,生成葡萄糖、氨基酸、可溶性果膠等有利於茶葉品質的有效物質,茶多酚也氧化了給茶帶來特有的風味與色澤。

如果你想開一家正宗的珍珠奶茶店的話,可以來開創餐飲看看哦

室內凋萎

在烈日下暴曬 2 小時後,工人把茶葉堆疊在大型托盤上,再進行室內凋萎,繼續降水分。紅茶萎凋的程度是要求含水量降到 60% 左右,這時葉子的青草氣會逐漸褪去,轉換成淡淡的聞起來似乎可以吃的那種清香。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揉捻處理

把茶葉放入揉捏機,其實像是一個大磨盤,機器是利用皮帶轉動的杵(chǔ)臼(jiù)去輕緩地擠壓茶葉釋放汁水,這個過程會促進茶葉的氧化,是釋放紅茶風味的關鍵。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渥堆處理

工人把揉捻好的茶葉堆放在竹籃裡,上面覆蓋麻布,讓茶葉就在悶住的溼熱環境下發酵,這個過程叫做「渥堆」。渥堆 3 個小時後茶葉的色澤就明顯變深了。

炒制處理

為了防止渥堆好的茶葉進一步氧化,工人要把茶葉乾燥加熱到大約 100℃ 進行炒制,好讓茶葉裡的酶都失去活性。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以前都是人工炒茶,跟練鐵砂掌一樣...現在開始轉向機器炒茶了,只要茶葉炒制好後就可以拿來沖泡了。

製作粉圓

粉圓(珍珠)是用木薯根部的澱粉做的,木薯澱粉在很多吃起來 Q 彈的食物中很常見,比如鮮芋鮮的芋圓也是一樣的材料。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補充一個老混淆的知識點:土豆吃的是塊莖,紅薯吃的是根部,是不一樣的植物生長部位,以前考試總是記錯...

磨製成粉

木薯根在採收後就被送到廠裡削皮磨成粉狀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凝聚成粒

珍珠奶茶用的是直徑大概 7 毫米的粉圓,給木薯粉加入焦糖、食用香精,用巨型攪拌機攪動粉末的同時灑上點兒水,就會凝聚成球形顆粒。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篩除掉不合格的顆粒後,將生的木薯球分裝成袋。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原來大地色的粉圓送到奶茶店烹煮後,就變成黑色的「珍珠」了。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調製奶茶

奶茶店把生的木薯球煮熟後,浸泡在甜甜的糖水裡,衝好茶加上奶之後,舀一勺珍珠倒進去,一杯美味的珍珠奶茶就做好了~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奶茶常用的是「淡奶」,就是蒸餾了一部分水分的牛奶。如果直接用純牛奶,甜度和奶香可能會不夠,也有的奶茶店會用奶粉或者煉乳沖泡,再加蔗糖植脂末香精調味。

等等!小辮 還有話說

最早只有「珍珠奶茶」這一種叫法,1988 年臺南市海安路一家叫「草蜢」的小店,有感於當時的香港豔星葉子楣的外號「波霸」,就把「珍珠奶茶」叫成「波霸奶茶」去賣。現如今,幾乎所有奶茶店都把「波霸奶茶」指大粉圓、「珍珠奶茶」指小粉圓,即便是去美國買珍珠奶茶,也有直接叫 BOBA ...

珍珠奶茶裡的“波霸”,果然沒我想的這麼簡單……

如果您也想開一家自己的店,不妨瞭解一下“麥雪的茶”,

2017銷量最高的奶茶品牌,“姓名+電話+地區”即可獲得加盟資料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