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必喝酒是有根據的 但抽絲剝繭找到的理由頗讓人無語

在我國,飲酒不在其是否美味,而是因為它能讓人們在社交中如魚得水,凡是需要談個事情,亦或拉拉關係,總會吃頓飯喝頓酒,尤其男人們,這讓人費解。但是讀讀歷史,就會恍然大悟,繼而感嘆中國傳承之力的強大。

社交必喝酒是有根據的 但抽絲剝繭找到的理由頗讓人無語

人類歷史悠悠綿長,酒相伴左右起起伏伏。從人類誕生開始就有了酒,但是酒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的,有盛行的時候,也有遭禁的時候。在酒盛行之始,也就是夏朝和周朝,人們由於喜歡它的味道,飲酒成風,如太康縱情酒色、紂王釀造行船等,這樣放縱的結果就是朝政禍亂、臣民起義造反。

有了前車之籤,後世之君便開始嚴令禁酒,如商湯力推戒酒戒奢政策,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酒的味道太誘人,始終屢禁不止,直到西周開始提倡“酒禮”和“酒德”,以疏禁結合的方式遏制酒風過盛,才將酒的發展引入正規。

社交必喝酒是有根據的 但抽絲剝繭找到的理由頗讓人無語

西周強烈表示,只有在五禮之時才能飲酒。五禮即嘉禮、賓禮、軍禮、凶禮,這樣以來,人們只有在社交之時、待客之時、出征之時、哀悼之時才能飲酒。這就奠定了我國酒的社交屬性。到唐朝,人們又開始把酒與吟詩作畫、彈琴跳舞等高雅的活動結合起來,只要有文人墨客、貴族小姐公子聚集的場合必然有酒助興。酒漸漸增加了一個文化屬性。

此外,酒也是陰謀、陽謀的載體,很多歷史都在飲酒談笑間扭轉,項羽劉邦之爭、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魯爽醉酒導致劉義宣起兵失敗……

社交必喝酒是有根據的 但抽絲剝繭找到的理由頗讓人無語

如今,我國酒類日益豐富,白酒文化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它的社交屬性愈發明顯,文化屬性和其它作用反而漸漸弱化。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商業合作、接待賓客,還是親朋小聚、人逢喜事,都會喝上一頓酒。只要有酒,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會瞬間拉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