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第二輪暴發!這個東南亞確診最多的國家,到底怎麼樣了?

新加坡4月25日新增618例新冠肺炎病例,累計12693例。截至發稿時,新加坡共治癒出院956例,死亡12例,仍有重症24例。

新加坡衛生部表示,本日新增病例中,絕大多數是外籍勞工,只有7人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目前新加坡是病例最多的東南亞國家。為進一步遏制社區感染,新加坡政府已將阻斷措施實行期延至6月1日。同時新加坡加大新冠肺炎檢測力度,截至本月20日,每100萬人中有2萬1400人接受檢測。

目前,新加坡正面臨著疫情第二輪暴發的巨大壓力,成為東南亞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現在,在新加坡新增病例中,主要來自外籍勞工感染。

其實,一直到3月中旬前,新加坡確診病例都處於低位,單日新增一般不超過兩位數;但是,新加坡的防控效果卻沒能保持到最後;3月後期,新加坡全國出現多起聚集性疫情,確診病例呈指數型增長。

4月初,新加坡實施了被稱作“斷路器”的抗疫措施,要求除了特殊行業外,全國實行在家辦公、學校停課;餐飲業僅提供外賣服務,禁止堂食等。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1日發表電視講話,又宣佈把代號為“斷路器”的抗疫舉措延長四周至6月1日。

疫情當下,當地僑胞的工作和生活亦受到不小的影響。他們怎麼樣了?

工作、生活模式改變

“疫情下,旅遊業務受到的打擊很大。”在新加坡從事餐飲和旅遊行業的楊光告訴中新社記者,目前旅遊唯一的業務是偶爾有人預定從新加坡飛中國的機票,但現在機票價格高,有些航空公司又不再針對航班變動退現金,“這給我們工作造成一些壓力。”

楊光坦言,多虧線上業務,她的麵點餐廳雖減少了收入,但整體業務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為了生活,員工們也不希望停工。”楊光說,她和先生為大家購買了口罩、防護帽等防護品,縮短了工作時間,每日都到店裡和員工們一起工作,“這時候給大家傳遞信心很重要。”


劉芊杄在某醫院做行政管理工作。她坦言,醫院專科現在只能接緊急或是影響生活、不馬上就醫便會有危險的病人,其他醫務需求則需要暫緩開展。

“現在心態還比較平靜。”自4月3日開始居家辦公以來,劉芊杄只有在每週一會去超市添置生活必需品。“其他時間儘量待在家裡,保護好自己、維持好員工,也算是為社會盡一份力。”

楊新莉在新加坡主要從事教育旅遊業。疫情發生以來,其公司業務也受到很大程度影響,目前員工都處於居家辦公狀態,收集資料、組織員工開發新的研學計劃等,為疫情後開展工作做好準備。

“疫情也為大家提供了沉澱、思考的機會。”楊新莉說,平日幾乎都是工作狀態,現今在家煮煮飯、放慢下生活,也挺好,“凡事都有兩面性,要正面看待。”


新加坡瓊州天后宮、瓊州樂善居是慈善團體。瓊州天后宮、瓊州樂善居主席符永平表示,今年4月15日是媽祖誕辰1060週年,但因疫情,相關慶典被取消,但他仍倡導大家自行祭拜祈禱,“心常繫念媽祖,祈求媽祖解救眾苦。”

盡其所能 守望相助

面對疫情,受訪的華僑華人社團及僑胞或守望相助,或收到來自祖國的溫暖。

新加坡華源會會長王泉成告訴記者,“斷路器”實施前,華源會組織了義工為一線的工作者製作賀卡、小點心以表達感謝,並向會員和有需要的本地民眾、本地機構分發了口罩等物資;也通過網絡宣傳,倡導大家少外出、保持個人衛生、以正確途徑獲得信息等。

疫情下的新加坡街道,平日擁堵,現在連車都很少看到。

符永平表示,疫情下,他們對樂善居的居民採取更為積極的多方面防範措施及教育。

“這對樂齡人士尤其重要。”符永平說,因為這一人群屬於高風險群體,容易被感染卻難康復,所以通過教育及情緒疏導等,提高大家防範意識,減輕大家恐慌心理。

疫情下,為緩解外籍勞工的困境,楊新莉團隊為他們籌集了資助款項,也進行了物資捐助;看到一些華人餐廳生意受影響,他們又將餐廳電話發到朋友圈、分發給朋友團隊採購等,“總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大家互相幫忙。”

“疫情面前,我們也感受到來自祖國的溫暖。”劉芊杄表示,當地僑胞也收到了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的慰問,及口罩等防護物資。

相信當地抗疫舉措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外籍勞工病例在過去幾周激增,目前已超過新加坡總病例的一半。

另據新加坡人力部統計,全國43個外籍勞工宿舍共容納超過20萬名外籍勞工。新加坡政府針對外籍勞工感染群加大抗疫力度,包括封鎖已出現感染群的外籍勞工宿舍,禁止人員流動;將從事必要領域服務的勞工遷出宿舍;派遣醫療隊伍全面進駐43個外籍勞工宿舍等。

“針對外籍勞工,新加坡政府採取的舉措體現了人文關懷。”楊新莉介紹,新加坡政府採取措施,減小其居住密度,同時為安撫他們惶恐不安的心情,即便在不做工的情況下,也會為他們每天分發100新幣的補助。

“個人覺得新加坡政府的防範措施做的相當不錯,政府也撥出款項給大家可謂用心良苦。”符永平表示,鑑於當前新增感染主要來自外籍勞工,只要新加坡政府對其執行嚴格的阻斷隔離措施,相信新加坡的疫情就可以得到控制。

“政府根據每天病例情況逐步調整應對措施,希望在防抗疫情的同時,減輕對經濟造成的傷害。”王泉成表示,隨著政策加緊,抗疫成效也開始顯現。

盼國際疫情形勢儘快好轉

作為一個缺乏農業基礎,經濟發展多靠轉口貿易的國家,新加坡的經濟發展與國際疫情形勢緊密相連。

“若疫情長期得不到控制,擔心生活必需品、糧食等開始漲價。”劉芊杄坦言,希望新加坡國內疫情早日得到控制住,也希望國際疫情形勢儘快好轉。

華人餐廳聚集的Chinatown在此次疫情裡受打擊最嚴重,陸陸續續已經有很多關門

“覺得前途還是有些渺茫。”楊光說,疫情下,餐廳的包裝材料需要5月中旬才能進口到達,感覺旅遊行業一時也不會好轉,希望大家提高防護意識,早日控制住疫情。

“在很長一段時間,新加坡經濟可能面臨一些困難。”楊新莉表示,好在中國與新加坡就開展防疫合作及確保供應鏈暢通已達成共識,給了新加坡人希望,“我們利用疫情期也做好一些後續工作準備,相信一切會慢慢好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