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皇后被廢,真只是打了宋仁宗嗎,真正的原因卻是利益紛爭

隨著《清平樂》的熱播,我們開始被其中的劇情吸引,也為郭皇后的無理取鬧,爭風吃醋而打了宋仁宗,最後導致她被宋仁宗廢掉。

對此我們可能都表示不能理解,身為皇帝和皇后,都是身貴有尊嚴的人,皇后的廢立,都要按照複雜的程序來執行,怎麼就說廢就廢,更讓人不解的是,為什麼宋仁宗就被打了一下,就這樣不識大體而不顧夫妻之情要廢后。導致這樣的結果,也許早就已經埋下了禍根了,這一巴掌打過來,只是讓宋仁宗找到廢后的理由而已了。


郭皇后被廢,真只是打了宋仁宗嗎,真正的原因卻是利益紛爭


生於豪門,家世顯貴,皇親國戚

仁宗郭皇后,其先應州金城人。平盧軍節度使崇之孫也。天聖二年,立為皇后。

郭皇后,具體名字不詳,她是郭崇的孫女。郭崇,原本的名字叫郭崇威,為了避諱後周的周太祖郭威而改名叫郭崇。

郭崇的先祖,在唐朝之時就一直作為代北(古地名)的酋長,所以說身份和地位都是很高。到了五代之時,郭崇到了弱寇之年,又成了後唐應州的騎軍都校,由此可見,郭崇是一名軍事將領。

到了後晉,由於石敬瑭為了自身的利益,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而郭崇所屬的應州就在割讓之中,郭崇毅然帶領著軍隊南迴,不做契丹的臣子,郭崇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堅持原則,這也看到了其對契丹統治的不滿。

後來郭崇跟隨郭威一起起義,建立後周,在後周的周太祖郭威、周世宗柴榮時期,多次隨軍參加北征等戰役,為後周立下了汗馬功勞,官至同平章事(即宰相)。


郭皇后被廢,真只是打了宋仁宗嗎,真正的原因卻是利益紛爭


宋太祖“黃袍加身”後,郭崇也追隨宋太祖一起打拼天下,深得宋太祖的信任,在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去世,享年五十八歲。

郭崇的兒子郭守璘之妻李氏,是宋太宗趙光義的明德皇后李氏的姐姐,正因為此郭守璘官職得以另任。而郭崇的另一個兒子郭允恭則繼承了其父的官爵,郭允恭的第二個女兒就是配給宋仁宗的郭皇后。

所以說郭家與宋朝的關係密切,又有親緣關係,地位自己顯貴。

事出劉太后,從此埋禍根

天聖三年(公元1025年),此時是宋仁宗即位的第三年,仁宗太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出生,這時也有十五歲,正是到了選配對象的年齡。正是這樣,劉太后對此事很是關心,很快就選好了兩個相貌端莊年齡相仿妙齡女子作為皇帝的正副室。


郭皇后被廢,真只是打了宋仁宗嗎,真正的原因卻是利益紛爭


作為郭崇孫女,郭允恭二女的郭氏與另一位張氏的女子就成了最終的人選。當郭氏和張氏女子由下人帶到劉太后和宋仁宗面前時,具體事情是劉太后安排,所以底細劉太后應該比較瞭解。當二人站在面前時,劉太后明顯的對郭氏比較喜愛,而仁宗看上眼的是張氏。

劉太后和仁宗商量時,劉太后希望立郭氏為後,而仁宗希望立張氏為後,這對母子在這件事情上就此產生了分歧,仁宗雖然年輕氣盛,但一切大權全都是由劉太后說了算。

到了天聖四年,在劉太后的支持和安排下,郭氏被立為皇后,而仁宗喜歡的張美人就此不得立。仁宗把對劉太后的不滿也遷移到對郭皇后身上,也慢慢地疏遠郭皇后,對郭皇后日常中的行為舉止有看不習慣的地方也越來越深,只是懼於劉太后,而不得一忍再忍。正是因為從一開始兩人就產生了隔膜,雙方又沒有彼此加以溝通,月積年累,最後導致積怨加深,為後來的事件帶來了隱患。


郭皇后被廢,真只是打了宋仁宗嗎,真正的原因卻是利益紛爭


仗勢打壓後宮

仁宗因顧忌劉太后的聲威,而總是處處讓著郭皇后,郭皇后比仁宗小一兩歲,應該也是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不加以周全考慮,從而總是給人難堪。

郭皇后依著在劉太后在背後的關係,總是趾高氣揚,對待皇宮的嬪妃下人,總是高人一等,語出傷人,自然告罪了不少人。

仁宗從一開始就對郭皇后有所不滿,平時也是很少與郭皇后聯繫,這自然引起了郭皇后生氣。1033年,郭皇后的大靠山劉太后去世,仁宗頭上的那座大山從此倒下,壓抑了十幾年的仁宗,這回要做回自己了。


郭皇后被廢,真只是打了宋仁宗嗎,真正的原因卻是利益紛爭


劉太后去世後,仁宗更少與郭後聯繫了,沒有劉太后管著的仁宗開始放飛自我。而郭皇后以為劉太后去世,自己也一樣能像平時放任、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仁宗開始在別的嬪妃上上心,尚美人和楊美人得到了仁宗的寵幸,郭皇后當然怒火中燒,時不時找事,有一次更是聽說楊美人在仁宗面前有說到自己的不是,已經忍無可忍的郭皇后,居然怒氣衝衝的趕到要打楊美人,宋仁宗本想上前調解,不料卻被郭皇后打到了仁宗的脖子上。

同樣積有對郭皇后不滿的仁宗,想到一開始自己就是想立張氏為後,卻受劉太后的阻止才立了郭氏,對此已經是相當不滿了,現在居然還被郭皇后把了一掌脖子,仁宗心中的積怨一下暴發,龍顏大怒,當即說要廢了郭皇后。


郭皇后被廢,真只是打了宋仁宗嗎,真正的原因卻是利益紛爭


責難和得罪重臣

一肚子悶氣的仁宗一回到內宮就與閻文應商量廢后之事。閻文應是什麼人?他就是仁宗身邊的一個內臣,天天陪在仁宗身邊,這樣的一個人,自然一切都為討好仁宗而有得罪郭皇后。雖然郭氏為皇后,但是閻文應作為仁宗身邊的寵臣,面對仁宗不歡喜的人,自然也會不把郭皇后當主子看待,二人自然產生了很深的積怨。

閻文應自己會贊成仁宗的廢后之事,宋仁宗感覺廢后是一件大事,很是不安,又去找宰相呂夷簡來商量,希望他能給出出主意,聽聽他的見解。沒有想到的是,作為一介重臣,當朝的宰相,居然也同意仁宗廢后。

原來呂夷簡在早期為相之時,宋仁宗想親政,無奈大權都掌握在劉太后那裡,仁宗就去找呂夷間商量。呂夷簡就建議仁宗把依附在劉太后身邊的重臣都罷去,不想仁宗無意中卻把這事和郭皇后說起,郭皇后反說,呂宰相也是劉太后身邊得寵的重臣,怎麼不一起罷免,最後呂相也被一起罷免。


郭皇后被廢,真只是打了宋仁宗嗎,真正的原因卻是利益紛爭


最後呂相聽說了被免相位是郭皇后後,就對郭皇后有所怨恨,不久呂夷簡很快就官復相位,現在聽到仁宗找自己商量要廢郭皇后,呂相當然一百個舉手同意了。最後在仁宗和宰相的一致決意,一眾大臣的反對下,郭皇后被廢。

廢后抑鬱而終

郭皇后被廢后,遷居長樂宮,就此被打入冷宮,還給賜名清悟,讓其靜心修道。後來仁宗年長明白事理,對當年衝動把郭後廢掉一事有所感悟和念及舊情,想再次召她入宮,無奈被郭清悟謝絕。

從郭氏拒絕被複召入宮看,還是一直對被廢一事耿耿於懷,沒有原諒仁宗對她做出這樣的決定。整日在居所悶悶不樂,心情抑鬱,沉默寡言,後來得了小病,仁宗知道後,就讓閻文應帶著御醫去給郭氏就診,不料,沒出無天,卻傳來郭氏去世的消息。宮內外都懷疑是閻文應從中做了手腳,因為當年就是他有參與廢后的事情,此次怕郭氏再次入宮對其不利。


郭皇后被廢,真只是打了宋仁宗嗎,真正的原因卻是利益紛爭


逝者如斯,從郭氏被廢后這事中,仁宗為了維護自己作為皇帝的顏面和地位不被侵犯;而閻文應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位不受剝奪;呂夷簡為了能守住自己的相位與尊嚴而作出了這樣的行為,而劉太后則是希望仁宗能聽從自己的安排。各方都在這個事件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各方為了各自的利益和權勢而不得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而作為最大的受害者郭皇后,也為自己的年輕衝動、傲慢而付出了代價。

看劇只是讓我們瞭解一個大概,而讀了此文,希望你從中有所收穫,在今後的人生路上做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