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歷代皇帝中論仁,我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皇帝”,取自“三皇”中的皇字和“五帝”中的帝字,是中國封建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秦始皇是我國古代第一位皇帝。

皇帝作為古代巔峰職業,擁有著生殺大權,每位皇帝的喜怒哀樂,性格,愛好,思想等,無一不影響著其統治的疆域。皇帝隨便說的一句話,可能都會讓國家掀起滔天巨浪。

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往往不是隻言片語就能敘述清楚,古人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選擇用諡號來進行概括。

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槍聲中宣佈退位止。正統朝代皇帝總數為494人,如果加上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還有一些政變、奪權所建立的政權,再加上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中國皇帝共有1000多位!

這些皇帝在死後都會由後人根據他的一生評價出一個諡號,算是蓋棺定論。諡號歸結起來分:“美諡”,“平諡”,“惡諡”,像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仁都是美諡,惠帝都是些平庸的,質帝、衝帝、少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厲、靈、煬,荒,幽都是惡諡,哀、思也不是好詞。

宋仁宗:歷代皇帝中論仁,我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宋仁宗趙禎畫像

序言

在眾多美諡中,“仁”代表了一種道德範疇,以人為本,富有仁愛,有仁義,施仁政。整個封建時期,能獲得仁諡的皇帝僅有五位:宋仁宗趙禎,明仁宗朱高熾,元仁宗孛兒只斤 愛育黎拔力八達,遼仁宗耶律夷列。

其中宋仁宗趙禎以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和善,在位取得仁宗盛世而被後人譽為千古第一仁君。

宋代最出名的幾個皇帝中,宋仁宗無疑是人氣最高的一個。據史書記載,宋仁宗駕崩的消息傳出來以後,“京師(汴梁)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就連“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遼國的遼道宗耶律洪基聽到這個消息,還抓住宋朝使者的手號啕痛哭,還專門為宋仁宗建了一座衣冠冢,此後,遼國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不熟悉趙禎生平的人,看到這會覺得:有沒有這麼誇張啊,好像這位皇帝也沒有做出多大貢獻吧,讓百姓為他哭喪的話還好辦,生前做幾場秀,表現出自己是一位聖明仁君,再給點好處給百姓,估計就可以讓全國百姓都念著他的好,死後掉些眼淚吧。或者,死前來道遺旨,指明死後全國百姓要為他哭喪。

可是遼國呢,那可是敵對國家啊,趙禎做了什麼大事讓遼國奉其御容如祖宗,這可是認敵做父啊。

不瞭解宋仁宗的人,自然不知道大家對他的那種感情到底有多深,不知道宋仁宗有多麼好,但瞭解宋仁宗的人只會說一句話:這個皇帝是真的好呀,真不愧是第一仁君啊!

生平經歷

宋仁宗全名趙禎,他是宋真宗趙恆的第六子,其母為李宸妃,宋朝第四位皇帝。早年曆封慶國公、壽春郡王、升王,官中書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

乾興元年(1022年),年僅十三歲的趙禎即位,由於太年幼還沒有處理朝政的經驗,開始是由章獻明肅皇后劉氏垂簾聽政,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死後才開始親政。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宋仁宗趙禎在位中期爆發第一次“宋夏戰爭”,經三年交戰後,雙方簽訂“慶曆和議”。期間,遼朝趁機重兵壓境,迫宋增輸歲幣,史稱“重熙增幣”。慶曆三年(1043年),任用參知政事范仲淹等開展“慶曆新政”,企圖遏止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及“三冗”現象,但因反對勢力龐大,改革旋即中止。

趙禎在位期間,北宋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史家將其在位及親政治理國家的時期概括為“仁宗盛治”,《宋史》贊曰:“《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那麼為什麼宋仁宗的歷史評價那麼高?

宋仁宗:歷代皇帝中論仁,我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宋仁宗是一個寬厚仁慈的人,史書記錄了很多他寬於待人的事蹟。

對下人仁慈.

宋仁宗有次在吃飯的時候,從飯中吃到一粒沙子,雖然不要說是古代了,就是是現在,米飯中吃到沙子也是很正常的。可是皇帝在御膳中吃到沙子,那性質可就不同了,往輕來說是御廚們偷懶沒檢查清楚,最起碼要挨板子的,嚴重來說是傷害龍體,那可是要砍頭的啊。

在古代,下人和奴婢的性命是不值錢的,這事要是遇到其他皇帝或者達官貴人的話,那煮飯的下人挨頓打肯定是免不了的,。可是宋仁宗就不一樣了啊,他雖然說被沙子磕到嘴巴不舒服,但是第一時間想著的是不能讓別人特別是太監總管看見,不然那煮飯的御廚肯定會遭難了。他還特意吩咐身邊的宮女不要說出去。

若是其他皇帝想喝水,想喝湯,吃到沙子,大都會選擇隨心所欲,而仁宗卻不會首先考慮自己,而是為下人可能受到的罪責而擔憂,可見他的確是仁慈到骨子裡了。

還有次,宋仁宗在大批隨從陪伴下在御花園散步,走著走著就隔一會回頭看下,還越走越快,大家都不知道仁宗到底怎麼了。等他們一行人跟隨仁宗回宮後,仁宗屏退眾人,來到嬪妃宮裡著急的對她說:“朕渴壞了,快倒水來。”

妃子看到宋仁宗這麼口渴,就問:“陛下為什麼在外面的時候不讓僕從伺候喝水,而是一路忍著口渴呢?”宋仁宗就說:“朕回頭看過了,沒見著他們準備水壺。恐怕是朕一時興起要走一走,他們忘了準備吧,要是朕叫了水喝,他們拿不出來,肯定要被處罰的。不就一口水嗎,朕忍一忍就過去了,回來再喝也是一樣的。”

這件事感覺宋仁宗就有點作秀了,皇宮這麼大,走回後宮才喝水的話那渴的多難受啊,就不能直接了當的吩咐下人馬上去附近找水解渴啊。他要真仁慈就不要和妃子說,萬一那妃子傳出去後被有心人知道了,還不是一樣可以借題發揮,趁機處罰那些陪同的下人啊。

對待有才有能力的人,他就更加仁厚了

宋仁宗對下人都能如此的仁慈了,對那些有才能的人,宋仁宗表現的也是更加的仁厚。

包拯以清正廉潔,斷案如神而聞名於世,據說有次包拯因為宋仁宗提出要想廢掉皇后,改立張貴妃為後,按照宋朝的規矩,如果提拔的官職太大,皇帝是不能一人做主的,還要徵求朝臣們的意見。一天早朝,宋仁宗剛剛提起此事,就遭到了大臣們激烈的反對。

其中特別是包拯更是言辭激動的時候,唾沫星子噴得仁宗一臉,但仁宗並不怪罪包拯,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建議,匆匆退了朝。

其實包拯已經不是第一次這麼做了,之前包拯反對任命仁宗寵妃張氏的伯父張堯佐為三司使,趙禎便改命張堯佐為節度使,包拯帶領七名言官與趙禎理論的時候也是噴了宋仁宗一臉,宋仁宗也是一邊抹臉一邊接受建議。想想包拯也是因為相信宋仁宗的人品才敢這樣做的,不然那不是找死嗎。

宋仁宗對待讀書人也是很大度的,像蘇澈,柳永這些名震天下但沒有考取功名的人,因為心有不平,就造了一些謠,或者寫了一些不恰當的詩,宋仁宗都是選擇寬厚處理的。柳永還得罪過宋仁宗,宋仁宗還因同情他三度落榜,出於對老年考生的同情,特開恩科,對歷屆科場沉淪之士的錄取放寬尺度 ,柳永才得以入仕。也因此,柳永非常愛戴趙禎,作“願歲歲,天仗裡常瞻鳳輦”來歌頌他。

宋仁宗在位期間,湧現了大批有才能的人為他效命,如范仲淹、王安石、 蘇軾、蘇轍、司馬光等。而宋仁宗也以仁厚,知人善用,善於納諫,對下屬寬厚以待來回報他們。

趙禎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在封建時代,算是很難得的。因此,他被歷史學家稱譽為“守成賢主”。

宋仁宗:歷代皇帝中論仁,我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宋代交子,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

一心為百姓謀和平,處處為百姓著想,施仁政

趙禎非常愛民,他從不驕奢淫逸,非常節儉,完全沒有皇帝的架子,而且處處為百姓著想。

宋仁宗上位之前,宋朝已經因為土地兼併嚴重,軍隊也有很多問題,“三冗”現象很嚴重,導致民間農民起義和兵變在各地相繼爆發。他為了改變這些現狀,也為了讓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宋仁宗立志開展革新,他多次以“天下事責大臣”,意圖有所作為。

在宋仁宗的責令下,范仲淹、富弼提出了“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的十項改革主張,歐陽修等人也紛紛上疏言事,趙禎大都予以採納,並漸次頒佈實施,頒發全國。

可惜,由於新政觸犯了貴族官僚的利益核心,遭到他們強烈的阻擾,各項改革也被廢止,新政徹底失敗。這次改革雖然失敗,卻為後來的王安石變法起到了投石問路的先導作用。

《宋史 仁宗本紀》的記錄中,宋仁宗幾乎每隔幾段,就有一次仁宗為百姓做善事的記錄:或是下令減少某一地方的賦稅,或是下詔賑濟某地災民,或是因為某地的自然災害、邊境戰爭失利而下詔自責、停止宴飲歌舞。每逢水旱災害,他要麼在宮廷內誠心祈禱上天賜福,早日結束災害;要麼光著腳站在庭院裡,自己罰站,以向上天謝罪。他幾乎每隔幾年,就釋放數百名宮女出宮,讓她們回家過自己的日子。這些善事的密度之高,在中國的歷代皇帝中,是不多見的。

宋仁宗很珍惜每個普通人的生命,全國判處死刑的案子都要由他親自複審,每年經他由死刑改為其它刑罰的人數動輒上千人。對於濫用死刑的官員他是十分憎惡,他給吏部的規定是:如果一個官員在斷案時錯殺了人,則終生不能再提拔。

對外政策也很仁義

宋仁宗不單是對自己的百姓仁慈,對其他國家的百姓也是一視同仁的。有次遼國發生了旱災,很多遼國的災民湧入了宋境,宋仁宗命令地方官員等同於本國的人民一樣給予救濟。

高麗國自唐朝以來都是向中國稱臣納貢的,當時向宋稱臣的高麗國因為受到遼國的慫恿,每年的納貢越來越少,這讓宋朝的朝臣很不滿意,遼國實力強大欺負我們就算了,只能忍,你一個小小的高麗國還敢瞧不起人。

於是,就有大臣提議:派兵打下高麗國,教訓一看,也可以殺雞儆猴。宋仁宗說那只是國君的罪過,現在出兵的話,也不一定殺得了高麗的國王,還會殃及兩國的黎民百姓,還是算了吧,貢物少就少點吧。

當然,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擔心打個高麗國可能都會很困難,而且還會被遼國趁火打劫吧。再加上宋朝其他的沒有,錢大把,也看不上高麗國那點納貢,還不如賣個好名聲呢。

宋仁宗:歷代皇帝中論仁,我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遼道宗耶律洪基

總結

雖然說史記中記載的一些趙禎的事蹟在我們看來,就像是明星在作秀,賣人設一樣,通過隨從和百官的宣傳,讓百姓知道我宋仁宗是一位仁慈,賢明的好皇帝。

宋仁宗在任期間,宋朝的經濟飛速發展,異常的繁榮昌盛,雖然當時常有戰亂,但是宋仁宗依靠經濟的強大,買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和平。

很多人認為正是宋仁宗的仁政誤國,特別是對周邊國家的只要和平、不打仗、不死人,仁宗是什麼條件都可以接受,導致大宋王朝進入了不可挽回的沉淪之中。

但是,一個皇帝能用一生都在做仁事,施仁政,對百姓有仁愛,對敵人有仁義。關鍵是對自己還生性恭儉仁恕,生活質量還不如那些達官貴人。

論能力,他不如宋太祖趙匡胤雄才大略,論學問,他不如宋徽宗多才多藝,但論生前死後的名聲,他卻是宋朝18位皇帝中最好的,宋仁宗在位42年裡,執政寬簡,為人溫良,他把一個“仁”字,貫穿於治國的全過程。

“為人君,止於仁”,千古第一仁君這一稱號不是他自封的,而是後人對宋仁宗一生的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