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書?古有《勸學》《誡子書》,今有齋藤孝的《深閱讀》

讀書有舍,每天讀書,每天進步一點點,歡迎關注閱讀。

培根說:“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書籍這艘思想之船運送的珍貴禮物,你收入囊中的又有多少?


為什麼要讀書?古有《勸學》《誡子書》,今有齋藤孝的《深閱讀》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快餐文化”已然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佔據主導地位,一味的追求速成,看似吸收的是濃縮的精華,其實失去了最有營養的成分。為什麼這樣說,《深閱讀》這本書做出瞭解釋。讀書對於大多數人,儼然也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

在《深閱讀》這本書中,副標題這樣寫到:“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乍一看似乎是一本讀書技巧的指南書,但本書作者齋藤孝,用大量的篇幅闡述了:讀書於我們的意義,為什麼需要讀書?如果你也徘徊在讀與不讀的邊緣,這本書可以使你重新捧起書本,點燃閱讀的慾望之火。

本書作者先從系統闡述讀書的本質意義開始,企圖喚醒更多的人行動起來,從徘徊的邊緣加入到讀書的隊伍。作者也以自己的視角講述了如何選書、讀書如何培養持續讀書的習慣

,以及如何增強讀書力的技法展開論述。

為什麼要讀書?古有《勸學》《誡子書》,今有齋藤孝的《深閱讀》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讀書的意義,為什麼需要讀書

這本書中作者闡述了讀書的三大意義:第一,獲取信息,比如考試或工作的需要;第二,消遣;第三,獲取知識,提升自我。

現實生活中,人類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而要克服眼前的困難,通過讀書可以培養解決問題、跨越障礙的能力。作者將這種能力稱之為“深潛力”。

“相較而言,我們平日面對的各種麻煩,不過是河流表層的濁水罷了。濁水喝著很苦,但只要向下深潛,就能找到清流。關鍵在於,我們首先得知道底下存在清流,然後還具備“深潛力”。”

而讀書,就能教會人類掌握這種“深潛力”。在信息洪流的時代,讀書已然 成為一件奢侈品。唯有堅忍地跨越這些障礙,我們才能尋見寶貴的清流。

信息爆炸的時代,看似我們生活在“信息過剩”的世界裡,對於個人,實則是“信息匱乏”,因為如果書讀得不夠,在網絡世界中,就只能在海量的信息表面漂流,完全無法深入其中。而讀書,可以使我們的知識層面,既寬廣又深厚。

讀書,對於普通人而言,是成本最低,也最直接簡單,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與諸多賢者對話,從而培養“多視角思維”。

為什麼要讀書?古有《勸學》《誡子書》,今有齋藤孝的《深閱讀》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

尼采說:“逃去孤獨裡吧,任強勁的風吹吧。”

所謂“強勁的風”,就是一流人物的思想和精神。事實上,普通人能夠真正接觸一流人物的機會少之又少,但是一流人物的書,任何人隨時都能閱讀。

讀書就像蜘蛛織網一樣,讀過的書越多,形成的知識網自然也會愈發結實而龐大。日積月累的堅持讀書,思想自會豐富,視角自會寬廣,思考問題的角度自會更深更廣,也會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讀書的關鍵在於,閱讀時要記得尋找那些能為己所用的內容。

讀書不僅能讓我們從賢者身上得到能量,豐富自我,它還像吸水紙一樣,能吸走我們精神上的負面能量,及時清除思想裡的垃圾。

《深閱讀》這本書對於讀書意義的大篇幅闡述,以期喚起人們讀書的興趣,也講述了持續讀書的好處。

為什麼要讀書?古有《勸學》《誡子書》,今有齋藤孝的《深閱讀》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

2、培養持續讀書的好習慣

讀書的目的之一,既是能夠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倘若一味的讀書,但在實際生活中起不到任何實際意義,不能帶來任何效用,也便失去了讀書的興趣和意義。培養持續讀書的習慣,其實也是在培養學以致用的讀書之法。

①自問自思,善於提出問題

好的讀書之法,一定是帶著問題去閱讀。如果讀書僅以書為中心,而不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為中心,只能稱之為初級閱讀。而高級閱讀,則是以解決自我的問題為導向。

通常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困難。而“問題發現能力”是社會人的必備能力。

有了問題,人們才會關心,並試圖找出答案。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在思考答案的過程中,又生出新的問題,由此逐漸揭示整體面貌。

讀書也是如此,養成邊提問邊思考的習慣,就能提高興趣和關注的持久力,也更容易容易吸收書中的內容。如果沒有問題,擁有再優秀的頭腦也是無濟於事。

經驗的積累會成為發現問題的一大助力。但是如果只基於自己的經驗來思考,“經驗值”就會很難提升,有時候勢必會陷入死衚衕。讀書的一大好處,就是能夠借鑑別人好的經驗,為增長經驗提供了多種途徑。

為什麼要讀書?古有《勸學》《誡子書》,今有齋藤孝的《深閱讀》

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裡淘金”。——趙樹理

②“輸出”使書中的精華成為自身血肉

讀書最好的覆盤,就是“輸出”。倘若書讀完了,還是一臉茫然,這種讀書無異於走馬觀花,也定是難以持續的。

作者在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說到讀書,很多人都是看過就算完,再不理會,結果好不容易從中瞭解到的知識,也會在達到“能夠使用”的水準之前就被忘的一乾二淨。”

有什麼好的方法嗎,齋藤孝也給出了方法,做讀書筆記,並儘量引用書中的內容。記錄時也無須太過考究,用方便自己看懂的方法即可。這樣就不容易忘卻了。

如果釣到的魚不加以處理,放置不管,就會腐爛。讀書也是一樣,如果只是一味閱讀,卻沒有任何思考和輸出, 時間一久也就跟沒讀一樣。

輸出的過程,就是加深自己對書的記憶和理解,也會有更深入的思考,這樣讀過的書就會印象深刻,通過輸出內化於己,成為自身地血肉。

不斷的輸入結合不斷的輸出,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效,這樣也會有助於提升讀書的興趣和動力。即使每讀完一本書,寫一篇最簡單的書評,時間久了,寫書評的功力也定會大有提升。好的書評還可以變現,僅僅是變現,也會賦予讀書很大的動力。

叔本華如是說:“光是不停地讀書,過後卻不深入思考的話,絕大部分知識都會流失,不會再精神中紮根。”

為什麼要讀書?古有《勸學》《誡子書》,今有齋藤孝的《深閱讀》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3、增強讀書的技法

光是眼睛看字不叫讀書。只要稍加註意,就能提升閱讀品質。

①轉化閱讀,將內容融入自身

與偉人、賢人共享視角。世界上的偉人、賢人和作家都有他們獨特的思維和視角,在閱讀其作品過程中,嘗試站在他們的視角,融入書中,去捕捉書中的事物,再輔以自己的思考,也會大有受益。

②“師事“閱讀

如果說某個作家的書對我們影響深刻,帶來積極正向的思考,我們便可以尊其為“師”。但我們閱讀的書並不一定僅限於該對象的作品。對他影響深刻的書,或是推薦的書,也可以拜讀。

沒必要始終追逐同一個人的腳步,在書的世界裡,同時擁有多位“師父”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這樣的方式會使思維變得靈活。

為什麼要讀書?古有《勸學》《誡子書》,今有齋藤孝的《深閱讀》

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雨果

②“吐槽“反思維閱讀

與“師事閱讀”相反的閱讀方式,這種方法是以“吐槽”為前提的。

我們常常會因為某些事“吐槽”,但是對於讀書而言,我們並不真的是去惡意的指責或憎恨某位作者或某本書,而是在愛著對方、理解對方的同時,敏銳的嚴加追問。

這種方式有助於鞏固記憶,會讓我們讀過的書印象深刻,吸收率也會得到提高。

縱觀《深閱讀》整本書,作者首先通過詳細闡述讀書的意義,以喚起更多的讀者重拾書本。其次從選書到讀書角度解說,再到介紹如何做到持續讀書,以及對於提升讀書的技能的方法簡述,都能讓讀者重新審問讀書的意義。

讀書的本質是以知識為基礎,經過自己對問題的思考,確立價值觀,並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在遇到問題時,是否能夠妥善應對,它取決於能否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質,確定優先順序,配合自身能力做出判斷,妥善選擇如何行動的能力。這種能力,讀書可以滿足我們。

為什麼要讀書?古有《勸學》《誡子書》,今有齋藤孝的《深閱讀》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

“讀書的人生”是不斷前進的人生。

得失存心知,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讀書有舍”,亦是如此。您的閱讀和指正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感謝您的關注,歡迎吐槽點贊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