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书?古有《劝学》《诫子书》,今有斋藤孝的《深阅读》

读书有舍,每天读书,每天进步一点点,欢迎关注阅读。

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书籍这艘思想之船运送的珍贵礼物,你收入囊中的又有多少?


为什么要读书?古有《劝学》《诫子书》,今有斋藤孝的《深阅读》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餐文化”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占据主导地位,一味的追求速成,看似吸收的是浓缩的精华,其实失去了最有营养的成分。为什么这样说,《深阅读》这本书做出了解释。读书对于大多数人,俨然也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在《深阅读》这本书中,副标题这样写到:“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乍一看似乎是一本读书技巧的指南书,但本书作者斋藤孝,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读书于我们的意义,为什么需要读书?如果你也徘徊在读与不读的边缘,这本书可以使你重新捧起书本,点燃阅读的欲望之火。

本书作者先从系统阐述读书的本质意义开始,企图唤醒更多的人行动起来,从徘徊的边缘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作者也以自己的视角讲述了如何选书、读书如何培养持续读书的习惯

,以及如何增强读书力的技法展开论述。

为什么要读书?古有《劝学》《诫子书》,今有斋藤孝的《深阅读》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读书的意义,为什么需要读书

这本书中作者阐述了读书的三大意义:第一,获取信息,比如考试或工作的需要;第二,消遣;第三,获取知识,提升自我。

现实生活中,人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要克服眼前的困难,通过读书可以培养解决问题、跨越障碍的能力。作者将这种能力称之为“深潜力”。

“相较而言,我们平日面对的各种麻烦,不过是河流表层的浊水罢了。浊水喝着很苦,但只要向下深潜,就能找到清流。关键在于,我们首先得知道底下存在清流,然后还具备“深潜力”。”

而读书,就能教会人类掌握这种“深潜力”。在信息洪流的时代,读书已然 成为一件奢侈品。唯有坚忍地跨越这些障碍,我们才能寻见宝贵的清流。

信息爆炸的时代,看似我们生活在“信息过剩”的世界里,对于个人,实则是“信息匮乏”,因为如果书读得不够,在网络世界中,就只能在海量的信息表面漂流,完全无法深入其中。而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知识层面,既宽广又深厚。

读书,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成本最低,也最直接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与诸多贤者对话,从而培养“多视角思维”。

为什么要读书?古有《劝学》《诫子书》,今有斋藤孝的《深阅读》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尼采说:“逃去孤独里吧,任强劲的风吹吧。”

所谓“强劲的风”,就是一流人物的思想和精神。事实上,普通人能够真正接触一流人物的机会少之又少,但是一流人物的书,任何人随时都能阅读。

读书就像蜘蛛织网一样,读过的书越多,形成的知识网自然也会愈发结实而庞大。日积月累的坚持读书,思想自会丰富,视角自会宽广,思考问题的角度自会更深更广,也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读书的关键在于,阅读时要记得寻找那些能为己所用的内容。

读书不仅能让我们从贤者身上得到能量,丰富自我,它还像吸水纸一样,能吸走我们精神上的负面能量,及时清除思想里的垃圾。

《深阅读》这本书对于读书意义的大篇幅阐述,以期唤起人们读书的兴趣,也讲述了持续读书的好处。

为什么要读书?古有《劝学》《诫子书》,今有斋藤孝的《深阅读》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2、培养持续读书的好习惯

读书的目的之一,既是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倘若一味的读书,但在实际生活中起不到任何实际意义,不能带来任何效用,也便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和意义。培养持续读书的习惯,其实也是在培养学以致用的读书之法。

①自问自思,善于提出问题

好的读书之法,一定是带着问题去阅读。如果读书仅以书为中心,而不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为中心,只能称之为初级阅读。而高级阅读,则是以解决自我的问题为导向。

通常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困难。而“问题发现能力”是社会人的必备能力。

有了问题,人们才会关心,并试图找出答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思考答案的过程中,又生出新的问题,由此逐渐揭示整体面貌。

读书也是如此,养成边提问边思考的习惯,就能提高兴趣和关注的持久力,也更容易容易吸收书中的内容。如果没有问题,拥有再优秀的头脑也是无济于事。

经验的积累会成为发现问题的一大助力。但是如果只基于自己的经验来思考,“经验值”就会很难提升,有时候势必会陷入死胡同。读书的一大好处,就是能够借鉴别人好的经验,为增长经验提供了多种途径。

为什么要读书?古有《劝学》《诫子书》,今有斋藤孝的《深阅读》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②“输出”使书中的精华成为自身血肉

读书最好的复盘,就是“输出”。倘若书读完了,还是一脸茫然,这种读书无异于走马观花,也定是难以持续的。

作者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说到读书,很多人都是看过就算完,再不理会,结果好不容易从中了解到的知识,也会在达到“能够使用”的水准之前就被忘的一干二净。”

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斋藤孝也给出了方法,做读书笔记,并尽量引用书中的内容。记录时也无须太过考究,用方便自己看懂的方法即可。这样就不容易忘却了。

如果钓到的鱼不加以处理,放置不管,就会腐烂。读书也是一样,如果只是一味阅读,却没有任何思考和输出, 时间一久也就跟没读一样。

输出的过程,就是加深自己对书的记忆和理解,也会有更深入的思考,这样读过的书就会印象深刻,通过输出内化于己,成为自身地血肉。

不断的输入结合不断的输出,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效,这样也会有助于提升读书的兴趣和动力。即使每读完一本书,写一篇最简单的书评,时间久了,写书评的功力也定会大有提升。好的书评还可以变现,仅仅是变现,也会赋予读书很大的动力。

叔本华如是说:“光是不停地读书,过后却不深入思考的话,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再精神中扎根。”

为什么要读书?古有《劝学》《诫子书》,今有斋藤孝的《深阅读》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3、增强读书的技法

光是眼睛看字不叫读书。只要稍加注意,就能提升阅读品质。

①转化阅读,将内容融入自身

与伟人、贤人共享视角。世界上的伟人、贤人和作家都有他们独特的思维和视角,在阅读其作品过程中,尝试站在他们的视角,融入书中,去捕捉书中的事物,再辅以自己的思考,也会大有受益。

②“师事“阅读

如果说某个作家的书对我们影响深刻,带来积极正向的思考,我们便可以尊其为“师”。但我们阅读的书并不一定仅限于该对象的作品。对他影响深刻的书,或是推荐的书,也可以拜读。

没必要始终追逐同一个人的脚步,在书的世界里,同时拥有多位“师父”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样的方式会使思维变得灵活。

为什么要读书?古有《劝学》《诫子书》,今有斋藤孝的《深阅读》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②“吐槽“反思维阅读

与“师事阅读”相反的阅读方式,这种方法是以“吐槽”为前提的。

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些事“吐槽”,但是对于读书而言,我们并不真的是去恶意的指责或憎恨某位作者或某本书,而是在爱着对方、理解对方的同时,敏锐的严加追问。

这种方式有助于巩固记忆,会让我们读过的书印象深刻,吸收率也会得到提高。

纵观《深阅读》整本书,作者首先通过详细阐述读书的意义,以唤起更多的读者重拾书本。其次从选书到读书角度解说,再到介绍如何做到持续读书,以及对于提升读书的技能的方法简述,都能让读者重新审问读书的意义。

读书的本质是以知识为基础,经过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确立价值观,并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在遇到问题时,是否能够妥善应对,它取决于能否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确定优先顺序,配合自身能力做出判断,妥善选择如何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读书可以满足我们。

为什么要读书?古有《劝学》《诫子书》,今有斋藤孝的《深阅读》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

“读书的人生”是不断前进的人生。

得失存心知,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读书有舍”,亦是如此。您的阅读和指正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感谢您的关注,欢迎吐槽点赞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