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法聖商君傳》第二十七章歸櫟陽風塵僕僕,強秦策橫空出世

衛鞅風風塵僕僕地趕回櫟陽,已經黝黑精瘦地變了一個人。在魏國公叔府為吏時,雖然算不上清閒,也不過都是些案牘之事,偶有閒暇便埋首在如山的法令典籍之中。

而自入秦以來,短短三個多月,卻將整個秦國的各個角落踏勘一遍,此中的辛苦,除了衛鞅本人,恐怕無人能夠體察。尤其是在商於大山中走了一遭,更是險些屍骨無存。

然而衛鞅並沒有覺得任何的辛勞,卻是興奮異常,匆匆回到櫟陽,尋了一家便宜的客棧落腳,想要把這短短几個月來的見聞思量整理出來,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秦方略,再做打算。

秦國之行,讓衛鞅深深瞭解秦川大地上居住的這群老秦人。山東六國多言虎狼秦國,既是說老秦人好勇鬥狠,一如虎狼,更是暗諷老秦人不通教化,蠻荒未開。老秦人好勇鬥狠,一如虎狼的虎狼之性,衛鞅深有感觸,只是不分場合不分時宜地好勇鬥狠,並沒有為老秦人帶來多少好處,反而有窮兵黷武之嫌。

至於老秦人不通教化,蠻荒未開,在衛鞅眼中反而視如珍寶。正是因為老秦人沒有過多地受到中原文化的薰陶,才使得老秦人保留了最為原始的厚重樸實,這是在山東六國蕩然無存的品質,即使是同為蠻夷之邦的楚國,幾乎也是一樣。

因為這種厚重樸實,才使得老秦人更為團結、更為堅韌,堅韌到上千年的血火洗禮也沒能使得老秦人滅族,反而愈發壯大了。如今的窘境也不過是一時之困,只要方法得當,老秦人的崛起,只在數年之期而已,而讓老秦人能夠迅速崛起的方法,衛鞅相信舍法家其誰!

山東六國的變法狂潮經久不息,自管仲首開變法強國之風,列國紛紛效仿,不斷推出各種變法改革措施,直到李悝在魏國推行系統的法治體系,才將法家推向第一個頂峰。短短十數年,魏國這個新興諸侯便成為了列國霸主,且已持續數十年之久。

然而魏國朝堂局勢的變化,卻在昭示著魏國變法的沒落了,同時也意味著李悝的變法漸漸失效。在魏國修習法令數年的衛鞅,深徹洞察到了此中的關鍵,那便是此前的所有變法,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整個社會結構,而是僅僅根據一時一事之需,通過法令的手段做臨時性地治理和調節。這種治理方式無法形成長久的效力,所以都只能生效一時。

衛鞅在秦國的細緻踏勘,使他看到了一縷曙光,一縷構建徹底法治國家的曙光,老秦人求治之心,便是這縷曙光的源頭。因為有了老秦人的這份求治之心,衛鞅堅信,秦國乃是推行自己徹底法治思想的絕佳之地。這裡唯一不確定的,便是秦國廟堂,便是秦公,是否有此決心與恆心,能夠與自己攜手重構秦國。

這一絲疑慮始終縈繞在衛鞅心頭難以消除,然而衛鞅無暇多想,他要抓緊時間,將自己的治秦之策整理出來,但有長策在手,再想其他不遲。一旦靜下心來,衛鞅便思如泉湧,將自己十數年的法家修為和秦國國情相結合,洋洋灑灑地寫開去。

連載《法聖商君傳》第二十七章歸櫟陽風塵僕僕,強秦策橫空出世

“鞅踏勘秦國三月有餘,深察秦國治道之弊,亦深察秦國民生之艱,大要言之如左:

其一,秦國治道,新舊參半。昔日穆公,求治圖霸,然穆公之策,所遺寥寥,獻公新政,時日倉促,欲效中原,十行三四,故言秦政新舊參半。如此多變之治道,官府行治混亂,民眾無所適從,此乃治道弊端之首也。然此弊端,非秦獨有,列國皆然,皆因無長策可依也。

其二,有田無耕,民力靡費。秦川千里沃野,更有荒地山林,何止千里。然囿於祖制,未能盡地力之教,使關中多荒蕪之地,卻有失地之民,故言有田無耕,民力靡費。欲強秦國,便在盡地力之教,秦川若盡為沃野,何愁秦國不強。

其三,有戰無功,有功無賞。秦國舊制,沿襲周室,貴族庶民,天塹之別。商於大山千里,流民無算,傷兵聚集,皆因庶民有戰無功,有功無賞之故。長此以往,民心漸失,老秦氏族,又堪幾戰?欲強秦國,便在一體功罪,同功同罰,若百萬老秦人盡皆死戰,天下誰人可敵?

其四,氏族分治,法令不行。封地自治,上古而起,然其弊端,一如其壽。渭北莽莽,其治不一,良莠不齊,不為國用。若遇弱君強臣,或有傾覆之虞,三晉所為,只在眼前。欲強秦國,便在統一治道,國無二法,則無一民不為國用,無一民不為國庇。

其五,目無法紀,私鬥成風。老秦人血性無雙,快意恩仇,動輒舉族私鬥,死傷無算,內耗如此,秦國安得不弱。此亦封地自治之弊也,若國無二法,禁絕私鬥,悍勇之民悉數從軍,則秦軍必強,秦國必強。

其六,陳規陋俗,隔絕文明。老秦人世居西戎,遊牧之風猶存,多所寒食、竭澤而漁、濫坎濫伐、濫行祭祀而火災頻發、舉家同眠之舉,有違天道,有違人倫,而使老秦人揹負蠻荒之譽,虎狼之名。若能移風易俗,歸化文明,則以秦人之樸實厚重,必為天下表率。

秦國弊政若此,故雖有穆公之賢,唯強一代,獻公之明,唯強數載。今雖上有秦公求賢令求治之誠,下有萬千老秦人求富求強之心,然欲求何種富強,唯請秦公思之。

天下治道,百家紛呈,然其根本,皆在其二,一曰強國,二曰利民。百家治道,多重強國,故強一時。法家治道,首在利民,次在強國,可為長久。蓋因民為國本,民不富何以國強,不利民何以利國。

仁政之治,國、民兩弱,此周室之所以衰微也;暴君之治,國強而民貧,此夏、商之所以衰亡也;若得國、民兩強,非法治而不能也。

法治之要,一曰信,二曰平,三曰恆。

國府無信,法令形同虛設,縱有萬千良法,不能行之,不如無法,故首在立信。

行法貴平,但有一人壞法,便壞法治根基,國君、庶民,俱為一體,奉法而行,方為法治之邦。

法治初行,切忌短視,為一時之利立法,未行而廢,輒立新法,實為法治之大忌,蓋因法治根基未立,朝令夕改,民無所適,法失其信,故需持之以恆,鞏固根基,而後因時修法,方不壞法。

法治既立,方可言道。治國之道,一賞、一刑、一教也。

方今大爭之世,求存為第一要務,故今日之賞,必出於農戰,必合於法度,無論貴賤,皆可受賞。如此則舉國一心,民務農耕,兵務死戰。

貴族雖罪不刑,庶民輒受重刑,乃法治之大忌也,刑無等級,國君、卿、士大夫、將軍、庶人,一視同仁。有功於前,有敗於後,不為損刑。有善於前,有過於後,不為虧法。如此則刑罰有威,舉國歸治。

博聞、辯慧,信廉、禮樂、修行、群黨、任譽、清濁,不可以富貴,不可以評刑,不可獨立私議以陳其上。如此則舉國一教,投機取巧之徒遠遁,賞刑皆出於法。

治道既明,方可言治。治國之綱,大要有九:

一曰軍功爵,廢世卿世祿制,行新軍功爵,爵出一途;

二曰農爵,納糧得爵,充實國庫;商旅不得以財得爵,士子不得以言得爵;

三曰刑法,廢除封地自治,舉國一法,禁絕私鬥,依法治罪,實行連坐,民眾相互查糾,以免逃罪;

四曰墾田,開阡陌,廢井田,鼓勵墾荒,統一田賦,統一工賦、商賦;

五曰郡縣,推行縣制,國府而下,郡、縣、鄉、裡,統一治道,明令職守,使政出無私門;

六曰明法,郡縣各置法官、法吏,為民解法,使民盡知,極盡公正。

七曰固法,禁絕儒家詩書壞法之言,禁絕遊宦之民;

八曰度量衡,統一度量衡,集市設官制度量衡,禁絕奸商害民;

九曰易俗,禁絕家族聚居,男子成年後即行分室,禁止寒食、竭澤而漁、濫砍濫伐等。

此為治秦之綱要,若欲行之,則每綱之下,尚有數十至數百條法令需一一擬定,非一朝一夕之功。法令雖成,仍需數年乃至十數年之堅定推行,更非三年五載之力。

秦川之地,中原視為蠻夷,唯鞅視若珍寶,民風質樸,秦公明銳,皆求治心切,此乃千載之良機也。若無此等秦國,若無此等老秦人,縱有法治之想,亦難行之。”

衛鞅放下聿,反覆斟酌了幾遍,確定無誤後,開始刻簡制書。連續忙了數日,總算將這篇《強秦策》確定下來了。

然而縈繞在衛鞅心中的那個疑慮仍舊沒有打消。自己窮盡半生所學,彙集成此卷《強秦策》,卻不知秦公能否識貨。須知此策實乃亙古未有之舉,顛倒乾坤之策,普通君主莫說肯用,便是看上一眼,恐怕也要大呼離經叛道、奇談怪論。

然而秦公畢竟不同於一般君主,其《求賢令》便是明證,其胸襟氣度、眼界抱負,都不是一般君主所能比擬的。然而要秦公完全認可這卷《強秦策》,衛鞅心中卻又沒了底氣,還需有辦法探明秦公的本心才能出此強策,否則不但暴殄天物,還可能引來無妄之災。

就在衛鞅苦思良策的同時,秦公和景監卻是憂心忡忡。一卷雄文,終於算是打破了山東士子不入秦的百年禁錮,招來了近百位士子。然而一次次策對下來,卻只留下了不到五十個士子,且多是農學、兵學之士,且大多才學平平,最多隻是郡吏之才,只有兩位士子堪當郡守。

秦公當然沒有吝嗇,一經確定,立即將兩位士子任命為內史郡和北地郡的郡守,原郡守都是老秦士族,被秦公升任了軍中要職,一切便沒有引起太大波瀾。此時秦國雖然仍舊設有隴西郡,然而除了雍城周邊數十里,基本都在義渠的控制之下,所以隴西郡形同虛設,由雍城令兼任郡守。

十月朔日,已經沒有一位士子策對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求賢風波,眼見得就要慘淡收場了。畢竟僅僅靠兩位郡守,是無力扭轉秦國當下的頹局的。沒有一位乾坤巨匠、不世之材,秦國便還是那個秦國,滿腔熱血的入秦士子們,恐怕不出三年,便會和現在的秦國士族打成一片,甚至沆瀣一氣。

嬴渠梁夙夜憂嘆,已經開始準備自學諸子百家,從中尋找能夠強秦的治國之道。然而此時的秦國,哪有如此多的閒暇時光,每日繁冗的政務之餘,嬴渠梁便將自己泡在了書山之中,不到四更天絕不睡覺,短短的一個月下來,明顯地瘦了一圈,幾乎都要脫形了。

景監也是憂心如焚,卻又痛恨自己沒有治國大才,眼見得秦公如此憂心,卻不能分擔萬一。便每日也陪在秦公身邊,和秦公一同修學,也是常常三更方歇。便是如此,兩人一個月下來,也沒整理出完整的思緒來。

儒家、道家之學,雖為天下顯學,但是其用於治國,特別是此大爭之世,顯然難以勝任。讀來讀去,一致認為還是法家相對靠譜一些,畢竟有管仲變法而稱霸諸侯,李悝變法而強魏數十年的成功先例。然而細讀下去,卻又千頭萬緒,無從下手了。

就在這一日景監三更天剛剛回到府中之時,一陣敲門聲響起。

有詩讚曰:

秦公夙夜心如焚,直道求賢未得人。

誰料大才屈客寓,筆下強秦策已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