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時代的要求——管仲的變法圖強,以及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

管仲這個人在歷史上是一代賢相,在齊桓公稱霸之前,管子就對齊國進行了改革,也可以說,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進行改革的人物。

順應時代的要求——管仲的變法圖強,以及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

一、管仲在軍事和鄉野方面的改革  

首先說在軍事方面的改革,《國語》說要"三其鄉伍其鄙",然後"作內政而寄軍令"。實際上要點就是把對民事的管理和軍事組織結合起來。所謂"三其鄉伍其鄙",就是要把鄉一分為三,這個鄉主要是指能夠出戰士的鄉。那麼整個齊國有多少鄉呢?二十一個鄉。其中工商之鄉六個,也就是劃了六個鄉是不參與戰爭的,他們要為戰爭提供服務,提供戰爭所需要的各種物質基礎。所以實際上是士鄉十五,這士鄉十五一共組織了三支軍隊,齊桓公領導一支,然後另外兩個齊國的貴族——國氏跟高氏——各領導一支。這就是三鄉軍隊。管仲這樣組織軍隊,有一個基本的原理,就是利用大家的互相熟悉,"五人"是最基本的活動軍事單位。管子實際上就利用了這種人與人之間的血親意識、鄉里意識來組織軍隊。

順應時代的要求——管仲的變法圖強,以及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

二十一鄉都是齊國的基本民眾。"國"的範圍就是一個土圍子。在土圍子裡你得吃飯,得種地,得有工商業,還得用城邑保護這麼一片地區。所以土圍子外還有一個周邊地區,這就是所謂的"鄉"。但我們知道齊國它不可能光管一個臨淄及周邊地區,它還有泰山以北的廣大地區,實際上這些地區往往都是"野人"居住的地方。他們也有城邑,也有統治者,但是整體被征服了,所以他們就被作為"鄙"進行管理。這就是"國野"制度。這種行政區域的劃分,蘊含著一種軍事精神。所以為什麼齊國率先稱霸?這跟管子用軍事精神管理是分不開的。另外就是管子為了管理鄉野,還實行了一種比較公正的改革,即"相地利而衰徵"。什麼叫"相地利而衰徵"?就是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收糧食。廣大的鄉野,每一塊田地質量不一樣,產量也不一樣,你不能說你有五畝地,他有五畝地,你那五畝地是山坡地,非常瘠薄,他那五畝地是水田,是便於灌溉的肥沃田地,卻收一樣多的糧食,這就不公平。所以他要"相地利而衰徵"。管子治國,治纖治細,他非常講究,要考察每一塊地的質量。憑藉這樣的精神,他能夠鼓動民心,這就是改革。

順應時代的要求——管仲的變法圖強,以及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

另外還有一項關乎軍事的改革,就是在士、農、工、商組成的鄉里邊,他強調士跟士住在一起,農跟農住在一起,工跟工住在一起,商跟商住在一起。就是要重新規整,要"定民之居"。這某種程度上是和歷史發展的態勢相悖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士、農、工、商不雜居是非常僵化的一種劃分,為了方便,就把工、商的居住地點劃得很死,這非常不好。這個改革有點逆歷史潮流而動,逆歷史潮流而動就難以持久。它和商鞅變法用土地刺激戰爭熱情是不一樣的,殺人以獲得土地,這符合人性。所以為什麼齊桓公死後,齊國的霸業難以持續,有這方面的原因。

二、改革後的齊國順應戰爭時代的要求  

經過管仲的一番變革,齊國率先適應了春秋這樣一個戰爭時代的歷史要求。管子這個人很有意思,《論語》裡邊對管仲的評價還是比較真實的。孔子的學生子貢和子路都質疑管仲不是個仁人志士。管仲一開始輔佐的是公子糾,公子糾跟齊桓公小白兩人爭位,後來小白贏了,公子糾死了。另外一位輔佐公子糾的大臣叫召忽,就死節了,而管仲不但不死節,還一轉臉就輔佐了公子糾的敵人小白。

順應時代的要求——管仲的變法圖強,以及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

魯閔公元年(前661),戎狄開始進攻衛國。衛國在黃河北岸安陽這一帶。西周初期,周公的弟弟、文王的兒子——康叔被封建在這裡,有殷商背景,而且也是個老牌國家,在春秋之前是一等大國,很親貴的國家。但衛國多年來不思進取,再加上那個衛懿公好仙鶴,讓仙鶴坐戰車,招搖過市,這就得罪了國民(有資格穿上鎧甲去打仗的這些人)。結果,戰爭來了,穿著盔甲的國人就說,既然允許仙鶴坐戰車,那就讓仙鶴去打仗,你找它吧。這種情形下,衛懿公只好臨時組織了一支軍隊,去迎戰敵人。

在衛國軍隊打了敗仗以後,有兩個史官被抓了起來,一個叫華龍滑,一個叫禮孔。他們兩個商量了一番,覺得應該回去報信,就跟那個狄族的首領說:"我們兩個是史官,掌握著衛的祭祀大權,也就是說國民聽我們的,我們先去報信,讓國民開城。"結果狄人就放了他們,他們兩個回去後,就向本國傳達了一個消息,說這城不能守了。這一消息傳開後,國民一窩蜂逃離了城市,向東南跑。北狄過來以後,民眾連個依託都沒有,毫無組織地撤退,結果被北狄砍瓜切菜般屠殺。民眾向東南渡過黃河後,數一數倖存的人數,一個幾百年的老牌國家,最後還剩下730人,這是非常慘痛的。

順應時代的要求——管仲的變法圖強,以及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

這個時候衛國的臣民就盼星星、盼月亮地希望諸侯能伸出援手。在這個時候,齊桓公遵循著"諸夏親暱"這樣一個大原則,率領諸侯沿著黃河一岸佈防,是很名正言順的。當然,實際上他只能守住黃河的東南,黃河西北岸基本上已經淪陷了。由此可見,那次北狄入侵是一次很大的異族進入中原事件。

三、齊桓公的霸業之程    

齊桓公把局勢穩定了以後,先在曹這個地方給衛國建了個臨時都城。衛國君主代代更迭,衛懿公死了,戴公即位,接著戴公也死了,然後衛文公即位。但衛國人不能總是在臨時都城裡待著,於是齊桓公又組織諸侯,在今天的河南滑縣,花了幾年時間替衛國人把都城給建成了。衛國人住進新的都城,很高興,連喪亡之痛都忘掉了。以上就是齊桓公的霸業。

順應時代的要求——管仲的變法圖強,以及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

這一霸業使中原諸侯看到,齊桓公是肯幫忙的,他能夠用自身的力量去保護大家,所以大家都聽他的。但是對管仲而言,他的目標不僅僅是通過改革打造一個強大的齊國,實際上他還有更遠大的目標,那就是匡正天下。他在葵丘之會公佈了這麼幾條:不要像周幽王那樣,因為小老婆生了兒子,就動輒把立好的太子廢掉;另外就是"毋曲防,毋訖糴"。什麼叫曲防?曲防就是以鄰為壑。大家都是周文王之後,鬧洪水了,你不能修個溝,專門把水往鄰國引,讓洪水流到鄰國去。引申之意就是不要用災害傷害其他鄰國。"毋訖糴"是什麼意思?"毋訖糴"就是鄰國發生災荒了,你不能囤積著糧食,不往外放。另外不要專殺大夫,要尊重賢人,等等。這個本來應該是周天子來公佈的,可是周天子家裡邊正上演庶子奪取權利的戲碼,沒工夫搭理這些。但這樣一來,名不正言不順。所以齊桓公攘夷可以,可要真正匡正這個天下,他是辦不到的。齊桓公、管仲在這個意義上是悲劇性人物。

結語:  

總而言之,我覺得孔子還是看得比較真切的,當時如果沒有一個人挺身而出,那戎狄氾濫,華北地區的諸侯國可能就淪陷了。淪陷了以後,華北地區的人群就只能"被髮左衽"了,中原華夏這種建立在城邑、農耕基礎上的文明生活,可能也就喪失了。

參考文獻:

《論語》

《國語》

《漢書·藝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