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定風波》:人到中年,懂得與自己和解

蘇軾的《定風波》,該詞在高中語文課本中是必背古詩詞,蘇軾創作詞的背景是在因為

“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已有兩年的時間,這時他在經歷過數次貶謫後,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在這首詞中,表達了蘇軾因為貶謫一事,從未走出的失意,到豁然開朗的心境,體現了蘇軾超脫豁達的人生理想。

蘇軾《定風波》:人到中年,懂得與自己和解

《定風波》全詞內容是: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瀟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作者說,三月七日的時候,在路上走著,天突然下起了雨,但是跟著自己的僕人提前拿著雨具先走了,和蘇軾同行的人都覺得這雨下得太大了,自己淋成了“落湯雞”,實在是太狼狽了,但蘇軾自己卻不這麼認為。不一會,天晴了,蘇軾就趁此作者這首詞。

詞中的大意是:

不用去聽林中雨落的聲音,不如一邊吟誦著,一邊悠然地走著,我們拿著竹仗,穿著草鞋走得很快,勝過騎馬,有什麼害怕的?穿著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這一生依然可以度過。

春風裡泛著絲絲涼意,把我從酒醉中喚醒,山上剛剛泛晴的陽光此時正照在我的臉上。我回頭望了一眼走過風風雨雨的地方,嘴裡唸叨著,回去吧,既然風吹雨打都可以,也無所謂晴天的萬里無雲。

統觀全詞,我們可以看到,蘇軾是把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再聯想到自己在社會中的遭遇,最後用哲理的話啟示自己,顯得十分通透。

蘇軾《定風波》:人到中年,懂得與自己和解

與自然相融,有水乳交融的大境界

蘇軾在淋雨的過程中,觸景生情,別人都在這場雨帶給自己的狼狽,可蘇軾卻說自己穿著草鞋,拄著竹仗趕路,與騎馬的人沒有什麼區別,同樣都得在這雨中,與雨相伴。蘇軾在雨中“徐行”,可見他在這雨中,並未像旁人一樣四處躲雨,口懷抱怨,而是非常淡定的說——我們不如說著唱著歌,慢慢走吧。

此處恰好也體現了蘇軾意在成為自然中的一份子,與天地共生,與自然相融,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蘇軾《定風波》:人到中年,懂得與自己和解

與社會相處,突破仕途困境

蘇軾在寫這首詞時,已經46歲了,過了四十不惑,將到五十知天命的時候,人人都認為這是一個施展抱負、為國貢獻的年齡,而蘇軾卻經歷了中年危機,經歷著人生最艱難的時刻,“烏臺詩案”險遭牢獄之災,渡過“生死劫難”的蘇軾,此時深刻的感受到了世事變遷,人生難測。

於是,他用“誰怕”來對抗這自然的風雨,貶謫的失意。緊接著,又用“一蓑煙雨任平生”來體現自己那種無懼陷害、無懼災禍,甚至無懼生死的心志,一個“任”字,足以見得他已經開始看透官場,倒不如面對這一切,即使風雨交加,我走著唱著玩著做著詩,只要自己覺得快樂,人間就是值得的!

蘇軾《定風波》:人到中年,懂得與自己和解

與自己和解,人生尚有來路

人這一輩子,都在學會與自己和解,原諒自己的不完美,原諒自己的平庸。而蘇軾被貶黃州,他心中的煩惱與苦悶更與何人說?但,他卻始終記得,不能只沉浸於傷心難過,而更應該找點事情做,化解眼前的傷心,於是,他在黃州帶領家人開墾坡地,並自居“東坡居士”,研究美食,把當時最便宜的豬肉,換個新的方式成就“東坡肉”。

蘇軾被貶黃州,是與自己和解的第一步,再之後,他貶至杭州,在杭州疏西湖、築蘇堤,在潁州疏浚築堤,在惠州修建長堤,受百姓愛戴,以至於“三日飲不散,殺盡村西雞”來報答蘇軾對百姓做的實事,在儋州,蘇軾更是建立了鄉貢,為宋朝輸送了不少人才。

蘇軾《定風波》:人到中年,懂得與自己和解

蘇軾這一生中,敢於與自己和解,在晚年時,他對自己的功業坐了簡單的總結: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一生仕途坎坷,但卻寵辱皆忘,悲喜不驚,真正做到了“一蓑煙雨任平生”,四次被貶,卻在被貶之地心繫百姓,為民貢獻。這也應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第一重: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而蘇軾,也是在不斷貶謫的過程中,把自己的人生過得自然、灑脫,稱得上“曠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