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孔子當官的弟子都有誰?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局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據說他有弟子三千人,但是其中可以稱為賢人的只有七十二個。或許是因為孔子的思想早期並沒有得到當時諸侯國家的接受,或者是弟子本身不願意出仕為官從政,所以在這七十二賢徒裡真正做官從政的沒有幾個,下面我們就大概的講述一下。

204、孔子當官的弟子都有誰?


第一個,冉耕,曾任魯國的中都宰。

冉耕,字伯牛,中國春秋時代末(前544年~前439年)魯國人,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在孔門中以德行著稱,有很高的威望。孔子對冉耕十分器重,他在魯國做司寇的時候,冉耕為中都宰。最後患病早逝,孔子十分難過。備註:中都宰是中都的地方官,掌管刑事。

第二個,仲由,做衛國大夫孔悝的蒲邑宰。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人,孔門十哲之一。他性情剛直,好勇尚武,之前作為孔子的弟子兼護衛陪伴周遊列國,後來後做衛國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以政事見稱,為人伉直,好勇力,任內開挖溝渠,救窮濟貧,政績突出,轄域大治。最後死於衛國內亂,被砍成肉醬。孔子聞其死,傷心流淚,死前不吃肉醬。備註:同中都宰,蒲邑宰就是蒲邑的地方官。

204、孔子當官的弟子都有誰?

第三個,端木賜,曾任魯國、衛國之相。

端木賜,字子貢,衛國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因為其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所以曾任魯國、衛國之相。而且此人善於經商,所以有端木遺風之說,它指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的風氣,後來他本人成為中國民間信奉的財神。

第四個,言偃,曾任魯國武城宰。

言偃,字子游,春秋末吳國常熟人,是孔子七十二門徒之中唯一的南方人。他以文學著名,曾任魯國武城宰,用禮樂教育士民,境內到處有絃歌之聲。

第五個,宓子賤,曾任單父宰。

宓子賤(前521年或502年—前445年),名不齊,字子賤,春秋末年魯國人,在《呂氏春秋•察賢》記載,他為單父宰時,用“無為而治”的辦法來治理,結果是“身不下堂而單父治”。

結語: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在孔子的弟子當中,當官從政的並不多,而且大多為一地的地方官,比如冉耕、仲由、言偃、宓子賤,只有一個端木賜,曾任魯國、衛國的相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